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三四一内容提要五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背景“美丽乡村”的内涵及创建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类型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意义一、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背景2019/12/305每当踏上故乡的路,想起村头那棵优雅的槐树,想起家门口那棵春天里总是开满白色小花的老枣树,还有那株开满一束束紫色花朵的苦楝树,微风轻来,那故乡般馨香的味道;想起村庄后面长长的河坡,少年时代我每天从这里上学放学;想起下雨后那沟满河平的大地,那深绿油亮的庄稼,那湿润清新的空气,这种回忆总是让我感到幸福。(梁鸿)2019/12/306“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019/12/307“中国的城市像欧洲,而农村像非洲”。农村承载着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富;农村稳定,则国稳定。”2019/12/309•1920年,借鉴日本“新村运动”的经验,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毛泽东也专门撰写文章,探讨在中国建设“新村”的途径。•20-30年代“乡村建设实践活动”1926年,晏阳初带领一批专家学者到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进行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建设”。想通过贫民教育活动,尽快使农村“现代化”起来。1928年,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实践他的“乡治”主张,即在农村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以此复兴农村,实现中国的“自救”。“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引发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农村问题的空前关注。1935年,从事乡建运动同仁合影于邹平。前右一为梁漱溟,前左二为晏阳初2019/12/3011•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60年: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谱写了农村改革进程的辉煌篇章。2004年至2015年又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新的丰碑。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后一个《决定》提的是“两个文明都搞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七大:“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十八大: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19/12/3015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美丽乡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2月22日,农办科[2013]10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扶贫开发千村百镇示范工程2019/12/3020现阶段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二)已经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三)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有需要,发展有基础,群众有期盼,上级有要求。二、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一)创建“美丽乡村”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二)创建“美丽乡村”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三)创建“美丽乡村”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三、“美丽乡村”的内涵及创建目标•农业部: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洛阳市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洛阳市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出台了《洛阳市“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对美好乡村示范村在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保障到位、管理民主等六个方面均有明确要求。“五美”:•(一)村貌悦目协调美村落外观视觉协调悦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一种外部美。•1、外立面美化工程;•2、线杆美化工程。•(二)村容整洁环境美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一种内部美。•1、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村庄绿化美化工程;•3、房前屋后美化工程;•4、公共场地美化工程景观环境整治街旁绿化庭院绿化庭院绿化•(三)村强民富生活美既要“青山郭外斜”,还得“仓廪俱丰实”。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是一种有形美。1、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四)村风文明身心美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是一种无形美。要加强教育引导,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有良好风尚的高素质农民。1、开展生态文明宣传;2、倡导生态文明生活方式;3、组织农民素质培训。•(五)村稳民安和谐美村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配套齐全、保障到位、生活安宁无忧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是一种状态美。1、完善民主管理机制;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3、强化公共服务。•坚持三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不放松,在完成以农村垃圾清理、污水治理、规范村庄杂物堆放秩序和建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为重点的达标村建设基础上,到2015年,全市打造提升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美好乡村”示范点100个;2016年——2020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力争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将示范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0%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60%以上,村集体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基本化解村级债务等。洛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洛阳市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思路:•试点先行、重点培育、示范带动、全面推进。•2013年,全国确立11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和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这4个乡村入选。•河南省确立70个试点村,洛阳市孟津县、嵩县、宜阳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等6个村入选。洛阳市确定首批66个示范村。偃师市7个、孟津县7个、新安县6个、宜阳县6个、伊川县6个、汝阳县6个、嵩县7个、洛宁县7个、栾川县9个、老城区1个、洛龙区2个、伊滨区2个。四、美丽乡村建设类型(一)国外农村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1、韩国新村运动:发展农村工业1970年韩国发起“新村运动”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0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效果十分明显,突出变化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2019/12/3046韩国新农村运动脱贫、自立、实现现代化2、日本造村运动:发展一村一品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的是由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它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等。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是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同时开设各类补习班,提供农业低息贷款。日本农村从消灭城乡差距开始,到推进农业生产环境整治,到提升农村生活水准,到着手营造农村景观,再到注重生态环境整治,经过了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3、德国城乡等值化:农民变成企业职工二战后的德国,农村问题长时间比较突出。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的凋敝使城乡差别迅速拉大,城市也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巴伐利亚州开始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弱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此后,这一发展方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从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2019/12/3050法国普罗旺斯特色生态管理理念模式,沿途所有的旅游设施简单、生态,结合农业特色旅游。2019/12/3051波兰农村龙头企业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形象深入人心。2019/12/3052荷兰:靠经营单一化确保专业化荷兰的气候条件并不优越,却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温室种植功不可没。荷兰的家庭农场“擅长减法”,强调经营品种的单一化。2019/12/3053西欧古镇经验:•反哺:补贴农业、建设农村、厚待农民•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让农民爱上农村(二)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2014年2月24日,在“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产业发展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生态保护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城郊集约型——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镇王家庄村;•社会综治型——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文化传承型——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渔业开发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草原牧场型——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环境整治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休闲旅游型——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街道;•高效农业型——福建省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产业发展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2019/12/30572008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高家堂村(生态农居)浙北魅力第一村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的完美结合生态保护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奇峰如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古榕如云休闲旅游型------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文化传承型——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三)洛阳市美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