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纲)第一编行政法之公法理论基础第一章行政的公共性第一节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①一、人类社会结构分化(一)朱国华《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发展研究》(二)李劲《公民社会与社会层级结构重塑》二、公民社会概念(一)“公民社会”概念的中国语境语义1、翻译与语义2、中国学者对“公民社会”概念的阐释性归纳(二)“公民社会”概念的西方语境与视角1、“公民社会”概念的描述性定义22、“公民社会”概念的价值性定义3、“公民社会”概念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性定义三、公民社会理论的基本架构(一)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特征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4、社会运动四、公民社会的文化特征(一)个人主义(二)多元主义(三)公开性和开放性(四)参与性(五)法治原则五、国家与社会关系(一)传统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特点(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1、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历史形态古希腊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元1世纪西塞罗《论共和国》16世纪17世纪17世纪约翰·洛克《政府论》19世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9世纪近代市民社会理论18世纪托马斯·潘恩《常识》182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9世纪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1葛兰西《狱中札记》1951塔尔科斯.帕森斯《社会体系》196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20世纪现代市民社会理论1989柯亨和阿拉托《市民社会与政治理论》2002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2000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21世纪现代公民社会理论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32、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形态公民社会理论代表人物理论背景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元1世纪西塞罗《论共和国》公民社会对抗国家理论18世纪托马斯·潘恩《常识》拉尔夫•达仁道夫英国在北美的专制主义和干预主义政权1公民社会制衡国家理论19世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7世纪约翰·洛克《政府论》)国家权力和机构膨胀的宪政国家(美国)公民社会从属国家理论19世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私人利益泛滥和矛盾冲突的时代公民社会国家共生理论20-21伯恩哈德东欧问题公民社会参与国家理论麦克莱蒂美国多元主义模式、瑞典社团主义模式公民社会互补国家理论20-21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国家良性互动说20-21邓正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滚动式驱动理论20-21施雪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3、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理论特点之变迁理论阶段立场转变实质分离领域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城邦治理公民社会与野蛮社会一元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经济与政治经济领域与国家分离二元现代市民社会理论伦理与文化公共领域(社会)与政治经济三元现代公民社会伦理文化与社会三大领域均衡与全球公民社会三元均衡第二节公共性理论一、公共性的含义二、公共性的具体规定性(1)共在性、共处性、共和性。(2)公有性、公用性、公利性。(3)共通性、共谋性、共识性。(4)公意性、公义性、公理性。(5)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4公共性之规定性原理含义根据特点动力共在性共处性共和性共在性人作为“类”的存在。在自然事实上,当人有了自我和他人的意识的时候,人与人就已经“在”一起了。自然史、人类学1、原始的共在性2、等级的共在性3、不合理的共在性原始等级冲突:优势等级者的辩护与维护,劣势等级者的思想启蒙和实践斗争。结论:原始等级共在性成为问题;人们共同思考如何相处的问题;共在问题转变为共处问题。共处性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交往并通过战争建立了制度。哲学、政治学和法学1、文明初期共处性2、制度等级共处性3、相对合理共处性制度等级冲突:革命与反革命或温和演变。结论:制度等级冲突成为问题;人们理性思考如何相处的问题;共处问题转变为共和问题。共和性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共和主义1、“公”2、“共”3、“和”①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1、自由观;2、政体观;3、美德观;4、平等观;5、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辨证。公有性公用性公利性公有性公有性,即社会对所有人之共有性、非私人独占性、非排他性。主要包括公有物和公共权力。公法和财产法属于所有权问题非排他性、非歧视性公用性公用性作为公有物的基本属性,是指对公有物的使用不得设置排他性、歧视性的限制,更不允许私人获得设置此类障碍的权利。属于使用权问题公利性公利性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价值的保障与尊重。属于收益权问题既然作为人类共在、共处和共和的共同体,因而无论其公共所有物,还是自身公共事务,都应该归其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和由其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即呈现出利益的共同性即公利性。共通性共谋性共识性共通性共通性之“通”的涵义,简单地讲就是由内在的交流而达到的契合。人性论、认识论等初级1、为了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们之间需要共谋,即共同商议、谋划。在这里,社会的公共性即由共通性转化为共谋性。2、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通性,人们之间才可以通过共谋而协调行动,形成无压迫和强制的平等关系,才能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有了共通性,才有共谋性,并借以达到共识性,这是公共性在人际交往和交流中内在的逻辑。共谋性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通性,人们才能够不谋而合或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获得“通主观性”后而共谋。中级共识性有了共通性,才有共谋性,并借以达到共识性。高级5公意性公义性公理性公意性公意是指人们形成的共识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公众舆论、公共价值。哲学、政治学和法学1、以公共利益为目标。2、合法性基础。为了树立共识的权威性,就需要把共识变成人们的一种公意、公义和公理,成为公共的理念。公义性作为公共性的公义性是以公意性为前提的,但比公意性更具有合理性。如果说公意性以公共意见为依归,那么公义性就是以公共意义为依归。1、形式为职业精神、信念原则及其规范。2、功能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公理性作为公共性的公理性指的是公理的自明性、普遍接受性、普遍认同性和普遍有效性,是人们行为中所体现出的与公理的契合性。1、公众意见、集体偏好与社会意志转化成的形而上的观念。2、人权即最基本的公理。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所谓公开性,就是“公之于众”、“让众人知道”,即公共事务对所有成员不是什么秘密,能为人们所知。哲学、政治学和法学知情权1、民主性2、参与性3、知情权公平性作为公共性的公平性,指的是公众具有相同的机会和权利参与公共事务。1、民主性2、参与性公正性作为公共性的公正性,指的是公共事务、公共活动可以满足每位成员的需要,有利于每位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人权目的之根本性①学者刘军宁:共和思想的原则准绳概括为“公”、“共”、“和”:1、公:共和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共和政体是公平、公正的政体,能够实现正义的政体。2、共: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3、和:即用和平的方式参与和处理政治事务和政治纠纷。[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月1日。]②社会的公共性是需要人们自觉建设和维护的,社会成其为社会的根本所在。公共性作为一个规范性范畴,其内在规定性有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对公共性的历史样态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解释和建构。各种公共性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公共性历史发展内在逻辑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理论概括。三、公共性的模式四、公共性范畴的的不同研究理路(一)公共哲学的研究理路(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理路6(三)公共伦理学的研究理路第三节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一、公共行政二、公共行政与哲学角度的公共性三、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之归纳第二章公共行政第一节行政哲学一、行政及行政哲学的涵义二、行政哲学的定位及其限域(一)行政哲学的定位1、行政哲学的层次定位。2、行政哲学的性质定位(二)行政哲学的限域三、行政哲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四、行政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公共行政的认知图式一、认知图式二、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三、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假设关于公共行政研究的认知图式假设,可以将其直观的表示成图1。第三节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变迁一、“范式”解读(一)“范式”的含义7(二)四种理论范式周晓虹认为:可以将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视为两对既有一定的区隔、同时又互为过渡的“连续统”。由它们可以进一步获得四种理论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社会批判范式社会释义范式目的理解、预测和控制社会事实理解社会行为及决定或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强烈批判现实社会,强调知识的反思性及指导行动的意义理解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行动者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假设人的行为是社会结构的派生现象社会行为或受制于外部刺激因素或受制于人类的本能事物的本质存在于对现实的否定之中社会现实是由人的有意义的社会行为建构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实验室实验历史—社会的分析方法实地研究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功利主义帕雷托最优,精神分析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法兰克福学派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日常生活方法论等(三)范式的主要内容(四)范式的特点二、古典公共行政学(一)古典公共行政学的兴起(二)古典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三)古典公共行政学的缺陷三、新公共行政学的兴起(一)古典公共行政学面临的挑战(二)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三)新公共行政学的缺陷四、(新)公共管理学(一)公共管理学的兴起背景1、主要原因2、“新公共管理运动”与“企业家政府理论”(二)公共管理学的特点81、作为实践的公共管理的特点①2、作为理论的公共管理学的特点(三)对公共管理学的评述五、新公共服务理论(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三)简要评述六、公共行政管理的新趋势:公共治理理论①[英]克里斯托夫.胡德:《一种适合于所有季节的公共管理》,。9(一)治理的涵义(二)公共治理的要素(三)基本思想七、公共行政理论范式革命(一)范式危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质疑1、“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质疑2、“官僚制理论”的挑战3、“科学管理理论”的失效(二)范式改良:新公共行政理论(三)范式革命:治理理论的形成1、民主行政理论2、新公共管理理论3、善治理论要素内涵合法性是指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联系,从法律的角度看是合法的东西。并不必然具有合法性。只有那些被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体认的权威和秩序。才具有政治学所说的合法性。合法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便越高。取得和增大合法性的途径,是尽可能的增加公民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所以善治要求有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最大限度的协调公民之间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以便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与认可。法治法治的基本意义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的直接目标是规范公民的行为,管理社会事务,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但其最终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其他基本政治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治与法治相对立,它既规范公民的行为,但更制约政府的行为,它是政治专制的死敌。法制是善治的接班呢要求,没有健全的法治,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善治。透明性是指政治信息的公开性。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包括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律条款、政策实施、行政预算、公共开支以及其他有关的政治信息。透明性要求上述这些政治信息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的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透明程度越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责任性是指人们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公共管理中,它特别地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责任性也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责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的履行他或它应当履行的职能和义务,就是失职,或者说缺乏责任性。公众,尤其是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越高。在这方面,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大个人以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