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庞维铭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前些年,我校处于教师紧缺、生源差的办学时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连续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教学成绩。今天,我们实现了“化茧成蝶”的质的飞跃。既然“成蝶”,如何“乘势奋飞”,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命题。开学初,我们提出了“提高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的工作方向。如何实现学校健康发展呢?很多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教师队伍放在首位,才能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跨跃式发展。下面通过理解“两主”思想,处好“三个关系”,夯实“四个支撑点”,来澄清思想,集中精力,按既定目标努力工作。“两主”思想。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两主”思想,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正确理解和运用二者的关系,才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使其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才会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过去人们对“主体”和“主导”的意义含混而无所适从,其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教与学关系内在规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自然的客观存在,更在于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首先,人们熟知,有学生才有学校,学生是学校存在的自然的外在的因素,人群集聚到一定的数量就具备学校存在的条件,不论“公立”和“私立”学校,因此都会应运而生。其次,从教与学的内在关系来讲,学生的发展状况是教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反应了教师的工作成效。因此“谁上考场谁就是主人”,就是主体。2、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因素,2现在流行的学生“择校风”,不仅“择校”,还要“择师”,足以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头重要的。举两个例子,说明“两主”间关系:学生如一粒种子,自身存在着“萌发”的愿望,教师的工作就是“主导”其“萌发”,给“种子”以“阳光”(情感),“水分”(知识),“适当的温度”(环境)。又如:学生如氯酸钾,高锰酸钾,它自身蕴含着氧元素,但是否能产生氧气,取决加热的条件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催化学生。但是必须说明,教师决不是单纯的二氧化锰,反应前后其物质性价不改变,而是教师要在其“主导”的“反应”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在此必须强调,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只有教师专业发展了,才会给学生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前面两个例子中的大的“实验”环境,必须由学校——学校的领导班子去积极营造的,因此,是否能创造条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责任在学校的领导。讲这个问题是想让我们的干部、教师在“两主思想”上形成“认同”,凝聚教育合力,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三个关系”1、处好“干群关系”是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干群关系是建立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基础之上。干群关系和谐,责任在干部。首先,干部的工作方向、态度,必须为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干部工作的第一任务。只有教师专业得到发展了,才能实现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是干部的工作方法问题,干部“带头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我校的干部大多数都一线代课,有利于在工作中多指导,积极解决教师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抱怨,成为教师成长的“高级秘书”。追求“认同”,是处好干群关系的不二法门,教师认同的过程就是调3动积极性的过程,干群的认同不仅能增强执行力,而且会得到共同发展。2、“师生关系”就是教育力,就是教育质量。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亲其师,信其道”,是任何一位教师提高教育质量所谙熟的秘诀,因此“师生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怎样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放下架子做教师”。这是开学前培训会议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要义是“笑着做教师,蹲着看学生”,目的在于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视角定位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上,将“挑剔”的眼神转换成“欣赏”的目光,将麻木的神态转换成企盼的神情……实现尊重教育的起步,把处于好心的“管人家”转变成“为人家好”。第二是怎样认识课堂,“课堂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这是因为不论任何人的成长,都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完善的。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不论是自觉的还是通过外力的矫正。如果课堂上学生不犯错误,就很难暴露思维障碍,也就失去了课堂的意义。我认为学生犯错误不仅是其自身成长的必须过程,更是教师的重要教育契机和资源。第三“做正确的事”为师生关系铺平道路。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有围绕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才会赢得学生,收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我曾为看到的两个大人领孩子逛公园的一幕而深思:“一对夫妇带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散步。刚进公园的时候,孩子特别兴奋,东奔西跑,在父母身前身后蹿来跳去。当他们走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步伐开始慢下来,可父母仍然按照自己的速度朝前走。起初在父母的引诱威胁之下,还能跟上父母的步伐,可随着体力的消耗,孩子开始不愿意走路,非要父母抱着走不可。父母觉得这是孩子在偷懒,认为不能放纵孩子的这种行为,于是仍然坚持要孩子自己走。最终孩子大哭之后,父母不得不抱看孩子散步,最后父母也不堪重4负,只好早早离开公园回家去了。”我想父母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希望带孩子出来走路,最后反而培养了孩子要父母抱着走路的习惯。让他们更意外的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居然在自己身上:没有放慢自己的散步去适应孩子的进度,却让孩子加快步伐来适应自己的进度,在这种超越自身能力的过程中,孩子不但对散步丧失了兴趣,还学会了依赖父母来达到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刚开始时,哪个学生不是兴奋不已,对学习充满兴趣?可两、三周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变得越来越差。我听课时曾遇到过类似的课堂情景,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乐意听教师讲课,过了五到十分钟之后,还能够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我相信并不是因为学生天生就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像孩子的步伐跟不上父母的步伐一样。如果我们不调节自己的教学进度去适应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自然无法使学生“信其道”,怎能谈及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又怎能处好“师生关系”。3、家校关系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和家庭要在“教育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上,构建和谐互动的家校关系。我认同,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家长要学习教育方法,与学校合作),才有孩子“天天向上”的说法。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都有差别,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愿望是一致的。学校有责任引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拍共振。现在教师们有很多反映,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分,而不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的现象。举一例比较:信誉楼商厦的服务,因为满足人们购物的欲望,能做到让顾客“认头”掏钱;而我们为实现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难道不能让家长“认同”“合作”吗?因此家校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学校,在于我们为家庭教育服务的意识、方法还有差距。“放下架子做教师之二”的培训内容里面,5提到的“站在家长的位置做教师”,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为实现其健康发展,真心实意地为家长们指导,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我们要通过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培训、家访、学校开放日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家长们“带着问题来校,满怀希望回家”。让有效的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