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正迁移的实效性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正迁移的实效性策略袁小鸣(四川省达县马家乡中心小学)摘要: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对已经掌握的不同数学知识进行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教师若能把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迁移,那么学生今天的学习将会对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更为持久的积极的影响。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正迁移策略一、迁移与学习迁移的含义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先前的学习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叫正迁移,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一种叫负迁移,起阻碍作用,使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而要防止负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泛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年龄特征,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不仅能应用,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教师就必须创造条件,促进学习正迁移的发生。二、学习迁移与数学教学的关系由于迁移,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才能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能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对已经掌握的不同数学知识进行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诸如此类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都是数学学习的迁移现象。一方面,教学在促使迁移产生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以迁移规律为指导,以迁移为目标,着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迁移具有明显的反作用促进力,表现在: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习迁移,加强能力培养,是必要的、可行的。三、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迁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说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1、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已有学习经验的概括水平对迁移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概括水平越低,迁移范围就越小,迁移效果也越差;反之,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越好。。在数学学习中,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其意义就在于这些知识的概括水平高,容易实现广泛的、效果良好的迁移。2、学习情境实现成功的迁移,取决于知识与情境的关联程度。一个数学对象在单一而非复合情境中学习时,情境间的迁移往往相当困难。当学生用学习情境中材料的细节,即过于具体的无关信息详细解释新材料时,知识尤其容易受情境制约。但是过度情境化,尽管情境可能真实,由于情节过于复杂具体甚至无关,或者涉及因素过手琐碎而缺少综合性。在这种情境中学习,常常造成学生所学知识的弹性缺失,仍然无法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迁移到新的情境。3、问题的表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表征问题,也可以提高数学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表征所要解决问题,能增加正向迁移的可能性,减少先前解决问题中策略应用不当的负向迁移影响。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掌握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从问题的原始状态开始,从无到有地实现问题的解决。4、认知结构数学认知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范畴与基础,数学认知过程优化的目标体现在构建数学认知结构上,而数学认知过程优化的过程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上。比较理想的迁移是不需要有任何提示,个人就能自发地迁移合适的知识。但是提示有时是必要的,提示能够极大地促进迁移。5、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对迁移也有很大的影响。优秀的学习材料的特性、教师的积极指导、良好的迁移媒体等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四、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为迁移而教”是现代教育流行的颇有吸引力的口号,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若能据此把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迁移,那么学生今天的学习将会对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更为持久的积极的影响。(一)重视学法的指导,提高迁移意识学习方法包括概括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应用原理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研究探讨的方法等等。因此,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构思技能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服务于学生的“学会”、服务于学生的“会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指导学法纳入课堂教学结构之中,深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做到:示范引导,授之以学法;依据教材,展示学法;总结规律,揭示学法;设计练习,体现学法;区别情况,指导学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迁移意识。(二)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学习迁移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依据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知识的前后联贯与单元纵横之间应体现出内在的关系和联系。在呈现教材时,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以外,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组织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实现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已有知识与新课题之间的相同点,因此教学次序要合理,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复习旧的,知道新的。前面的学习是基础和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发展和提高。(三)注重思想渗透,培养迁移品质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连接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纽带和桥梁。学习一门课要达到优秀的水平,决定性的因素是掌握该门课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数学活动中和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出隐含于基础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有远见和洞察力,游刃有余的进行知识迁移,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时代。(四)注重理解、把握关键特征,促进学习迁移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理解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这是显而易见但又经常容易被忽略的事实。刚学完某个新知识就急于去做难题,就属于这个范畴。这正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常常新授课刚结束,就要求学生解难题。学生难题解不了,只好用强行记忆来弥补,强记忆弱迁移和强记忆负迁移在所难免。这种现象的结果是被迫机械学习,能力无法提高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适当安排一些反例能帮助学生注意先前没有注意的新特征。恰当的反例不仅可用于知觉学习,还可以用于概念学习。(五)创造学习情景的类似,促进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常常发生在两个相似的学习情境之中,学习情境与日后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境越相似,越有助于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相似的情境,这样就可以增强现实感,有效促进迁移,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较多使用数学模具将能增强现实感,增强形象感,有利于学习的迁移。(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越是基本的东西,越具普遍性,也越具概括性,越易产生广泛的迁移。基本原理必须要透彻理解、深入理解,死记硬背的概念原则不能被概括化,仅仅口头记住是不能迁移的。概念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如果其经验背景不足以掌握某概念、原理,就必须扩充学生的经验背景。充分提供有关概念或原理的实例有助于发生自下而上的迁移。学生将已学过的概念、原理应用于实际课题的具体化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理解。因为解决具体的、接近实际的课题比解答抽象问题要难得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其所隐含的抽象概念和原理,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会反过来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学生对间接经验的理解,只有与本人的直接经验相结合,互相印证,才具有实际意义,才能把基础知识同化于认知结构中。(七)创设迁移氛围,提高迁移能力一个学生,通过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辅导,能够了解和掌握许多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等于学习迁移的形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但不能将其应用到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例子是很多的。因此,教师积极创设迁移氛围,有意识地注意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就成为提高迁移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并且让课堂成为培养迁移能力的主阵地,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得学习迁移得以充实、优化,甚至重组、整合、走向开放。(八)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与生长点,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在数学教学中,从复习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关键是必须精心选择复习的内容,并顺利过渡到新知识,使之成为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连接点”。在数学中,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如果能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往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09年10月19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