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毕业学分授予学位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四年204工学学士及其自动化二、培养目标、特色与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既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科研设计部门、生产部门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工作,又能在教育、行政和相关技术部门从事教学、技术管理、技术推广、技术应用等工作的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二)专业特色本专业按照“三元育人”(健全人格+复合专业+实践能力)的办学理念,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牵引,以城市建设,城市经营,城市服务人才要求为导向,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培养适应现代化城市需求的机械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含材料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完成规定的学业并考试合格,取得204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一)教学时间安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按4学年安排,每学年2学期,共8学期。全学程共208周,其中课堂教学(含复习考试)119周,专业实习和课程设计33周,毕业设计7周,军训2周,毕业教育1周,寒暑假44周(含社会实践2周),机动2周。具体安排见附表1。(二)课程结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课程结构见附表2和附表3。(三)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见附表3。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详见附表3。3.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直接体现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详见附表3。4.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也称综合素质课,其目的是拓展知识面,强化职业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文理渗透,包括科学素质和艺体素质两个模块。5.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指与本专业密切联系或相关性较强的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详见附表5。6.实践课实践课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军训、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详见附表4。五、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1、高等数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28学时8学分内容简介:高等数学课程是以变量为研究对象,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本课程概括地讲述了一元微积分、多元微积分、无穷级数及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课。2、大学物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96学时6学分内容简介:大学物理课程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3、线性代数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2学时2学分内容简介:线性代数课程是以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课。4、理论力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静力学基本公理,约束与约束力,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简单桁架内力计算方法,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运动学点的运动合成,科氏加速度,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方法,刚体平面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方法。动力学基本概念,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刚体对于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动能、势能、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及其在静力分析中的应用。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与振动特征量。5、材料力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材料力学课程主要介绍轴向拉压、剪切、扭转、截面几何性质、梁的拉曲线方程、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四个古典强度理论、欧拉公式、虚功原理、三弯矩方程,动荷问题,疲劳等,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课。参考书目:《材料力学》,魏兆正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6、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性质:专业课32学时2学分内容简介:以选择材料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以金属材料为重点,同时介绍了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工程应用;在此基础上根据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零件选材及工艺路线的制定进行了阐述。7、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28学时8学分内容简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主要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8、AutoCAD课程性质:专业课48学时3学分内容简介:AutoCAD课程主要介绍AutoCAD关于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基本操作和相关技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及上机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能独立绘制各种工程图。9、机械原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备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共性问题和“三基”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和开发创新能力。10、机械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设计或选用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机械的能力;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1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性质,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旋转矢量表示法,RLC串联电路的分析及计算,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负载的星形、三角形联结的分析及计算,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及性质,磁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12、机床电气控制及PLC本课程内容包括机床电气控制技术、PLC原理及应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实验指导3部分。第1部分,详细阐述了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分析和设计方法;第2部分,详细介绍了PLC基本原理、编程器PLC控制系统设计、PLC应用、常用的PLC等;第3部分,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和电路、内容及步骤等。1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应用及常用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单片机在各种产品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设备维护能力。14、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性质:专业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主要介绍液压技术的基本知识、液压油、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控制阀、辅助装置、液压基本回路、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增强学生对液压系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15、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性质:专业课64学时4学分内容简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器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和机床夹具设计等知识,以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和设计中等复杂零件夹具的能力。1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性质:专业课48学时3学分内容简介: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典型零部件的互换性、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尺寸链。为帮助读者理解教材内容,每章均配有习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可供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含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电子、车辆工程等方向)及仪器仪表、热能动力工程类专业等本科生教学使用。17、CAD/CAM软件应用课程性质:专业课48学时3学分内容简介:CAD/CAM软件应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的2D及3D特征、复杂实体的建模进阶、高级实体特征与曲面特征、产品建模——装配、视图外观与模型修复、平面工程图、Pro/ECAM基础等。18、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性质:专业课48学时3学分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和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等基本知识。六、附表附表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学期时间分配表附表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附表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表附表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表附表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课程表附表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学期时间分配表单位:周学年学期教学周复习考试机动军训(含入学教育)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毕业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学期小计寒暑假学期学年一Ⅰ162122142552Ⅱ1613121627二Ⅲ16142142552Ⅳ1622121627三Ⅴ162122142552Ⅵ162220727四Ⅶ12182142552Ⅷ127120727总计10811223371216642208208附表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项目学分%学时%毕业总学分学时2041002560100其中公共基础课必修课344220.660873628.6选修课8128专业基础课必修课555527.088088034.4专业课必修课435928.968894436.9选修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