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千百年来“进藏难,难于上青天”的传说一去不复返了。这条蜿蜒1142公里——从格尔木至圣城拉萨的神奇“天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一次亘古未有的穿越,也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最伟大的穿越,被国外媒体誉为“与长城媲美的工程”。为什么西藏是我国最后一个修建铁路的省区?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走向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探索问题看图片说说你的感受平原地区对线路限制较小,线路较平直探索问题看图片说说你的感受盘山公路山区地形复杂的地区线路多弯曲。具体线路走向受地形影响明显。京张铁路——“人”字形公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秦岭主峰太白山平原地区对线路限制较小,线路较平直,但要尽量少占好地。山区对线路限制较大,线路弯曲,多呈之字、人字或8字形,尽量沿河谷走向,工程技术要求高,成本造价也比较高。1、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走向探索问题比较中国地形和铁路线的分布。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第三阶梯,海拔低,线路多,密度大第二阶梯,盆地、高原、山地交错,交通线路密度比但三级阶梯低第一阶梯,广阔的高原,谷岭并存,高寒,线路稀疏2、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地形条件优越的平原等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线网密度较大,多呈网格状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交通线较稀疏,一般沿河谷延伸。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1.交通线密度与地形类型有什么关系?2.交通线密度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3.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沿海、沿河是发展水运的必要条件。海岸情况、水深条件、泥沙运动、河流水文情况等是影响水运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既不沿海也没有河流的条件下,就只能发展陆地运输。阅读“南船北马”南船北马课堂小结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影响明显对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影响明显对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