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1.脱机输入输出方式(Off-Line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具体内容是将用户程序和数据在一台外围机的控制下,预先从低速输入设备输入到磁带上,当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在直接从磁带机高速输入到内存,从而大大加快了程序的输入过程,减少了CPU等待输入的时间,这就是脱机输入技术;当程序运行完毕或告一段落,CPU需要输出时,无需直接把计算结果送至低速输出设备,而是高速把结果输出到磁带上,然后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磁带上的计算结果由相应的输出设备输出,这就是脱机输出技术.2.若这种输入输出操作在主机控制下进行则称之为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答:S1↘S3→S4↗S2答: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影响: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答:动态性: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进程是有生命周期的。它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销而消亡,它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是在各种状态间转换的。程序是一组指令的序列,存放在某存储介质上,其本身不具有活动的含义,因而是静态的。并发性:多个进程实体可以同时存在于内存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运行;而程序(没有建立PCB)是不能参与并发执行的。独立性:在传统OS中,进程是一个独立运行、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而程序(没有建立PCB)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在多道环境下运行。答:PCB,即进程控制块,是进程管理的数据结构,包含了一个进程的描述信息、控制信息、资源信息的。PCB的作用主要包括:标识进程的存在;动态地记录进程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如进程状态、中断现场、进程的优先级等,提供给OS的进程管理和进程调度使用;实现进程的间断性运行方式;实现与其他进程的同步与通信。PCB随进程的创建而产生、在进程执行的过程中动态地记录进程各信息的变化。当一个进程完成其功能后,系统则回收PCB,进程也随之消失。因此,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答:a.请求系统服务;b.启动某种操作;c.新数据尚未到达;d.无新工作可做.a.调度性。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在引入线程的OS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b.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OS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c.拥有资源。无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始终是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而线程除了拥有一点在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资源外,本身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d.开销。由于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和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等,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和设置的现场信息也要明显地多于线程,因此,操作系统在创建、撤消和切换进程时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线程。二答:1)面向用户的准则:周转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截止时间的保证、优先权准则。2)面向系统的准则:系统吞吐量高、处理机利用率好、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答: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CPU分配给就绪队列中响应比最高的进程。既考虑作业的执行时间也考虑作业的等待时间,综合了先来先服务和最短作业优先两种算法的特点。该算法中的响应比是指作业等待时间与运行比值,响应比公式定义如下:响应比=(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即RR=(w+s)/s=1+w/s,因此响应比一定是大于1的。短作业与先后次序的兼顾,且不会使长作业长期得不到服务响应比计算系统开销,增加系统开销适用于批处理系统答: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产生死锁的原因:(1)竞争资源。(2)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2)请求和保持条件;(3)不剥夺条件;(4)环路等待条件。答:1.T0时刻资源分配:尚需Need=最大需求Max-已分配Allocation最大需求已分配2.T0时刻安全性:可供work+已分配Allocation最大需求Need时刻安全性:已分配3.进程请求资源:可用Available-请求Request=系统剩余尚需Need进程请求资源:系统剩余进程请求资源请求系统剩余该状态是安全的,因为存在一个安全序列(1)该状态是安全的,因为存在一个安全序列P0P3P4P1P2。下表为该时刻的安全序列表。资源情况进程P0P3P4P1P2Work1622165419871991129911Need00120652065617502356Allocation00320333001410001354Work+Allocation1654198719911299113121417(2)若进程P2提出请求Request(1,2,2,2)后,系统不能将资源分配给它,此时系统中的资源将无法满足任何一个进程程P2,系统还剩的资源情况为(0,4,0,0)此时系统中的资源将无法满足任何一个进程的资源请求,从而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容易引起死锁的发生。答: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每当访问指令或数据时,将要访问的程序或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引入了动态重定位;具体实现方法是在系统中增加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来装入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之和,从而实现动态重定位。答:利用地址变换机构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变换,通过页表来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变换,将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转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块号。答: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是为减少内存的碎片,出于系统管理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是出于用户的需要出发。2)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决定;段的长度不固定,由用户决定。3)分页的地址空间是一维的,从0开始编址,而分段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每个段的段内地址是连续的,也从0开始编址,但段间可以不连续,它们离散地分布在内存的各个分区中。答:虚拟存储器有以下特征:?多次性:一个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亦即在作业运行时没有必要将其全部装入,只需将当前要运行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即可;以后每当要运行到尚未调入的那部分程序时,再将它调入。多次性是虚拟存储器最重要的特征,任何其他的存储器管理方式都不具有这一特征。因此,认为虚拟存储器是具有多次性特征的存储器系统。?对换性:允许在作业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换进、换出,也即,在进程运行期间,允许将那些暂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从内存调至外存的对换区(换出),待以后需要时再将它们从外存调至内存(换进);甚至还允许将暂不运行的进程调至外存,待它们重又具备运行条件时再调入内存。换进和换出能有效地提高内存利用率。可见,虚拟存储器具有对换性特征。?虚拟性:能够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所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内存容量。这是虚拟存储器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特征,也是实现虚拟存储器的最重要的目标。?虚拟性是以多次性和对换性为基础的,多次性和对换性又必须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基础上。所以最本质特征应该是离散性。答:在进行地址变换时,首先去检索快表,试图从中找出所要访问的页。若找到,便修改页表项中的访问位。对于写指令,还须将修改位置成“1”,然后利用页表项中给出的物理块号和页内地址形成物理地址。地址变换过程到此结束。答:访问过程中缺页情况(M=3)页面走向最近最长时间未使用的页面4最近刚使用过的页面缺页访问过程中缺页情况(M=4)页面走向最近最长时间未使用的页面44最近刚使用过的页面缺页4332432143214321432143√514354135431543√25432√143215321543√√√432432132143143243543543543543√√2432√13215215√√√√当M=3时,缺页次数为10次,缺页率为10/12=0.83=83%。√√√√当M=4时,缺页次数为8次,缺页率为8/12=0.66=66%。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可以减少缺页次数,从而降低缺页率。三答:第一层:用户空间I/O软件第二层:设备独立性软件第三层:设备驱动程序第四层:中断处理程序答:设备控制器的组成由设置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I/O逻辑。功能:接收和识别命令;数据交换;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地址识别;数据缓冲;差错控制。答:共有四种I/O控制方式。(1)程序I/O方式:早期计算机无中断机构,处理机对I/O设备的控制采用程序I/O方式或称忙等的方式。(2)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适用于有中断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中。(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I/O控制方式:适用于具有DMA控制器的计算机系统中。(4)I/O通道控制方式:具有通道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答:在实现后台打印时,SPOOLing系统应为请求I/O的进程提供以下服务:(1)由输出进程在输出井中为之申请一空闲盘块区,并将要打印的数据送入其中;(2)输出进程再为用户进程申请一张空白的用户打印表,并将用户的打印要求填入其中,再将该表挂到请求打印队列上。(3)一旦打印机空闲,输出进程便从请求打印队列的队首取出一张请求打印表,根据表中的要求将要打印的数据从输出井传送到内存缓冲区,再由打印机进行打印。答:(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3、简述中断处理的过程。答:(1)最低层为对象及其属性说明,主要包括文件、目录、磁盘存储空间等三类对象。?(2)最高层是文件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分为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图形化用户接口等三种类型。?(3)中间层是对对象进行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是文件系统的核心部分,拥有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文件目录管理、地址映射、文件读写管理及文件共享与保护等诸多功能。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子层:?①I/O控制层(又称为设备驱动程序层),主要由磁盘驱动程序和磁带驱动程序组成,负责启动I/O设备和对设备发来的中断信号进行处理;?②基本文件系统层(又称为物理I/O层),主要用于处理内存与磁盘或磁带机系统之间数据块的交换,通过向I/O控制层发送通用指令及读写的物理盘块号与缓冲区号等I/O参数来完成;?③基本I/O管理程序层(即文件组织模块层),负责完成与磁盘I/O有关的大量事务,包括文件所在设备的选定、文件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的转换、空闲盘块的管理及I/O缓冲的指定等;?④逻辑文件系统层,负责所读写的文件逻辑块号的确定、目录项的创建与修改、文件与记录的保护等。答:解决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解决快速搜索,文件命名冲突,以及文件共享问题。答: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答:(1)连续组织方式:要求为每一个文件分配一片连续的磁盘空间,即一组相邻接的盘块。主要优点:顺序访问容易;顺序访问速度快;主要缺点:要求为每一个文件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事先必须知道文件的长度;不能灵活的删除和插入记录。(2)链接组织方式:在采用链式组织方式时,可为文件分配不连续的磁盘空间,即多个不连续的盘块,再通过每个盘块上的链接指针,将同属于一个文件的多个离散的盘块链接成一个链表,由此所形成的物理文件称为链接文件。主要优点:消除了磁盘的外部碎片,提高了外存的利用率;插入、删除和修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