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5第16周试题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周考试题(01.06)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修辞学思想的全球意义中国古代有没有修辞学思想?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不止一次地断言:“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那么,中国或东方古代是否有修辞和修辞学?西方学者所持的“东方或中国乃至非洲无修辞学”论,是基于怎样的逻辑呢?在此问题上,难道上帝真的漠视了他的东方子民了吗?显然不是,中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修辞和修辞学,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人类使用语言,使用符号,就存在修辞和修辞学,因为修辞是人们能动地使用语言以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为。“东方或中国乃至非洲无修辞学论”,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作出的判断,其中折射着文明的偏见。西方的古典修辞,就是以城邦社会为语境的演说、劝服和论辩。其经典模式是由“诉讼”“议政”“典礼”三种演说和“觅材取材”“布局”“谋篇”“文体风格”“记忆”“表达技巧”等五个步骤,以及“人格”“情感”“逻辑”等说服要素构成的范畴体系。我们称之为“三说”“五艺”“三素”。如果以此模式框定其他文化和文明中的修辞或修辞学形态,无论是亚洲、非洲、美洲,都是不合适的。“西方之外无修辞学”的观点是狭隘的,它反映的是某些西方学者的自大与傲慢。什么是“修辞”“修辞学”,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修辞”“修辞学”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乃至文明概念,即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乃至文化和文明中存在不同的修辞形态,“修辞学”也具有不同的含义。但是,这不等于说,众多的“修辞”“修辞学”观不存在任何交集。相反,尽管存在上述方面的差异,“修辞”“修辞学”依然是一个相对明晰的概念。简单地说,“修辞是人类的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符号交际行为,是人们依据具体的语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及其他文本,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一种社会行为”。显然,运用语言等媒介符号进行思想、观念、情感交流,以实现信息共享、行为协调的传播行为,是人类修辞的共性。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规律,即揭示如何高效地实现人类语言等信息交流规律的学问。从现存的文献看,说服、论辩现象,或者说“长短术”“纵横术”,是我国先秦时期典型的修辞形态,特别是在战国时期,以门客、游说之士为最。但是,除此之外,当时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形态。《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策士论辩的记载,属于论辩修辞。而《诗经》《论语》等,则是文学和教育话语,也是当时的修辞形态。而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则遍布先秦诸子的著作。随着国际修辞学研究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国和东方有修辞、修辞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古至今,中国不但有修辞实践和修辞学思想,而且修辞形态多样,思想十分丰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也具有像古希腊一样悠久的修辞学传统,也有论辩、说服、演说传统。在世界共融环境下,了解中国修辞学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有助于增进东西方的学术交流,有助于促进大同世界的建构。”(选自2013年第5期《北京大学学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些怀有偏见的学者套用西方的古典修辞学传统,来分析中国和东方修辞学,得出了中国和东方没有修辞学的结论。B.依据客观公正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来判断,没有演说、劝服和论辩活动的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C.用西方古典修辞“三说”“五艺”“三素”的经典模式来框定其他文化和文明中的修辞或修辞学形态是规范、合理的。D.这种观点源自某些自大、傲慢的西方学者对东方的歧视,这些学者认为除东方之外的地域才有修辞学传统。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修辞学”不是一个历史概念,而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乃至文明概念,它在东方和西方各有不同的含义。B.“修辞学”是明晰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乃至文化和文明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修辞形态。C.从现存的文献看,我国先秦时期已经有了自己的修辞形态,它们就是门客、游说之士在说服、论辩中采用的“长短术”“纵横术”。D.《春秋左传》《战国策》中关于策士论辩的记载,《诗经》《论语》中的文学和教育话语,都是当时的修辞形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修辞是人们能动地使用语言以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为,所以只要人类使用语言,使用符号,就存在修辞和修辞学。B.作为一种具有共性的人类语言传播行为,修辞具有普遍性,但是中国古代的修辞形态与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形态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C.修辞是人类的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符号交际行为,是揭示如何高效地实现人类语言等信息交流规律的学问。D.部分西方学者提出的“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的观点现已有所改变。中国和东方有修辞、修辞学是不争的事实。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2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节选自《汉书·赵充国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傍:临近B.此皆骁骑难制.制:制服C.诸君但欲便文自营.营:考虑D.令靡忘以赎.论赎:赎罪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B.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C.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D.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充国为人沉勇有谋略,通晓兵法,并熟悉民族事务。在抵御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赵充国审时度势,立下丰功伟绩。B.少数民族之间订立同盟,皇帝心中不安,询问赵充国。赵充国认为少数民族之间联盟并非第一次,应及早做好防范。C.皇帝担心赵充国年老不能为将,故意以需要多少军队来试探他。赵充国表示难以预测,需要亲临前线才能制定方略。D.罕羌首领靡忘向赵充国表示希望回到原来的土地,率族人归降。赵充国赐他们粮食让他们回去,这与朝廷想法一致。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译文:(2)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水调歌头定王台①南宋·袁去华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8.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5分)答:9.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句子是,。(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书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中国之蒿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3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