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映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今天,同这么多工艺美术大师见面,我很高兴。对于我来说,能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些事情,实为余年有幸。你们聘我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名誉理事长,我表示感谢。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为你们跑龙套,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摇旗呐喊!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而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没有自己的文化和文物的民族,就等于没有历史。历来文化与文物相结合,就是珍宝。故宫里的文物,哪一件不是珍宝呢?什么叫珍宝?就是凝结着和浓缩了一定民族、一定历史时代文化的最宝贵的工艺美术作品。中国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就可以称作华夏珍宝。在中国历史上,工艺美术作品往往都是收藏品,还不能称之为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艺美术作品大多成为了商品。对中国的工艺美术,要精心保护、精细发掘、大力弘扬、大胆创新。发展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应坚持依靠科技、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方针。中国工艺美术仅靠休闲把玩是发展壮大不起来的。依靠科技,是不断提高工艺美术工业化水平和不断创新的关键。不依靠科技,就只能在历史和传统中兜圈子。走向市场信息、走向世界,是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只有走向市场、走向世界,中国工艺美术及产品才能发展和弘扬。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优胜劣汰,淘汰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在新世纪的盛世,中国工艺美术要继承传统,发扬优势,发挥潜力,为国争光。要大力发展,使之成为产业,实现资本积累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地方的工艺美术作品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这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适应,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不适应。要尽快实现家庭作坊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否则,就不会有大的发展,也进入不了市场。我讲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要正其名,兴其业。目前,还是有许多过去计划经济的观念束缚着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还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和政策。应尽快调整行业结构,改革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建议加强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只看到国宝中的“物宝”,还要看到其中的“人宝”。没有“人宝”,就没有“物宝”。要进一步完善师承制度和办学制度,还可以考虑接收外国留学生。在培养人才和技艺传承方面,要解放思想,要有新发展。无论是什么制度,都是为人服务的,为民族服务的。我们的制度,就是要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服务。要制定保护和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建立振兴中国工艺美术的制度和机制。家庭传承当然是个有效的方式,要不这几千年怎么传下来的?但是,在我们一些行业里面,人们似乎还比较保守,只把技艺传给自己的子女或亲属。不开放,一些技艺或技术就失传了,那岂不太可惜了!中国应该有“华夏珍宝馆”!工艺美术的内涵和外延也要进一步扩展。如,宝剑是否可以纳入工艺美术的范畴?盛世出艺术。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精美的珍宝是难以做出来的。建议设立中国工艺美术的保护、发掘和创新基金。要开拓思路,多渠道地筹措资金,集腋成裘。这个基金不用来搞奖励,而要实行社会化管理,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基金主要用于保护、发掘工艺美术珍品,将失传的东西重新做出来。同样的产品不一定都要用传统的方法制作,也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如釉里红等。现在,大师们的观念也要转变,既要虚心学习和积极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也要不怕别人学习甚至仿制自己。赝品历代都有。当然,我们要注意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大师们的工艺和作品各具特色、各有韵味,但不能搞封闭,捆住自己的手脚,不敢勇于创新。思想观念不转变,行业的发展就会受束缚。保护是需要的,发展是根本的。不发展的事物,是站不住脚的。总之,要使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有一个大发展,一要大力弘扬传统,二要大力培养人才,三要大胆学习创新。最后,我想说的是:“壶内世界小,壶外天地大”。谨与大家共勉。2004年2月3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供稿)中国的吉祥文化(续)张道一(三)取吉利和讨口彩吉祥的内涵,在民间用通俗的话说叫做“取吉利,讨口彩”。过去杨柳青的民间木版年画艺人,有三句关于创作的口决:书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这三句口诀既可以作全面完整的理解,也可以分别解释,已是带有很高的理论概括。其中的“出口要吉利”也就是所说的“讨口彩”。由此看来,民间艺人由于长期生活在大众之间,对于吉祥文化,是深知个中三昧的。前已述及,这是一种“人之常情”。不论什么人,谁不希望凡事有个好兆头、有个好结果呢?可以说这种兆头就是吉祥文化的表现,而其结果所产生的效应也是如此。如果兆头和结果都相反怎么办呢?当然在人们的经验中早已解决了这一问题。若是“流年不利”,就设法避开,或者以“相生相克”来“逢凶化吉”,结果是导致出了种种迷信的举动。举凡人的需要不外两种,一种是对于物质的需要,一种是对于精神的需要。物质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用,这五个方面又分成两个层次,低的层次是生存,高的层次是享受;精神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文化素质的提高,其中艺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两种需要固然有所区别,但在获取和满足的过程中,往往是不可分的。而且在这过程之中,才会显示出社会的、法制的、伦理的、宗教的、教育的、政治的等问题,都要加以合理的解决。吉祥文化的定位,无疑是在精神方面,而且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它可以渗透到各类艺术之中,以不同的艺术形态出现,也可以相对独立,或者结合到衣食住行之中,体现为某种物质需要的形式。积极的、健康的吉祥文化,不但可以助人向上,提高素质,加强民族的凝聚力,而且能够和谐生活和人际关系。所以说,吉利要“取”,要积极的索取和获取,口彩要“讨”,要能动的讨教和讨取。人生应该是吉利祥和的。二、吉祥文化的发展——心理素质与特定环境(一)农耕文化的社会背景吉祥文化的产生,是全人类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说,不论什么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吉祥文化。然而,由于各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不同,即使同是一种吉意,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都有差别,就像见面时中国人握手、西方人拥抱一样。中国人欣赏孔雀开屏的时候,在传统法国人的眼光中则是女人的不正经。这些相反的对照,只是一种比喻,不存在是非和好坏的问题,是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传统文化的见解不同,对于蝙蝠或孔雀来说毫不相干的。再者,是吉祥文化的普及度和覆盖面,中国可能是最高的,表现的也最突出。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地域大,二是民族多,而更重要的是封建社会的延续性强,无疑在这类文化上所积淀的也就多。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它的解体和消亡至今还不到一百年。所谓传统文化,是直接在这种制度下产生和发展,并流传下来的,吉祥文化也不例外。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即位秦国的国君时只有十三岁。公元前二百三十八年亲政后,开始了他的雄心谋略,十年之间,消灭了割据称雄的六个大国,结束了战国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直接由皇帝任免。秦始皇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做了不少有益的事,但“焚书坑儒”也挫伤了文化的发展,从此开始了对于思想的大禁锢。汉代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限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儒家的宗教化倾向逐渐加强,至宋代“理学”的兴起,使中国人的思想戴上了沉重的枷锁。我们现在所推崇的“女红文化”,实际上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女红”也称“女功”,是指妇女的织绣、缝纫之类。在旧的礼教下,有所谓“三从四德”的教条,“三从”就是规定妇女“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总之,女人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品德、言语、容仪、女功四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把妇女的操针弄线也纳入封建的社会规范,在政治上是相当严酷的。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定式,并非全是由生产和生活的性质所形成的自然分工,也不全是一部桃花源里的田园诗。作为“女红”来说,虽然它也确实体现了女性之巧和女性之美,这同封建社会的“四德”是有质的区别。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至高无上,是“天子”,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一人之下,皆为顺民,否则就是叛逆不道。在这种氛围中,人们说话、做事、交往、集会,都得小心谨慎。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五十年前的中国,早已是推翻了皇帝的国家,可是在饭店、茶馆的柱子上依然贴着“莫谈国事”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标志警语,说明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是难以一下子改变的。就像中国人在近代史上经历过两次剪辫子一样,因为它直接关连着政治和观念。三百年前满人入关建立起清朝,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告示是血淋淋的;三百年后革命军剪辫子,几乎是重演了一遍历史,虽然内容和目的变了,但形式是一样的。现代的青年人可能会问,在那“莫谈国事”的年代,大家谈些什么呢?其实也不难,从近处说,是谈“天气”,“今天天气……哈哈哈”,所以至今还留下“谈天”、“聊天”两个词;从远处说,则有很大的内容是谈“吉祥文化”,因为它几乎是上下贵贱和老少男女都咸宜。它贯穿中国人生活的所有方面,成为一个传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风俗的不可抗拒往往是无形的。它的源头可能很小,甚至是极少数人的作为,只是要看作俑者的影响力,如果影响力很大,就会推波助澜起来。“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帛”,上行下效,有过之而无不及。五代时的潘妃缠了小脚在金莲花上跳舞,不过是取悦一个东昏侯,绝不会料到竟由此刮起了大风,一刮就是一千年,给中国妇女酿成了身心的灾难。现代的美学家恐怕讲不出“三寸金莲”美在哪里,可是那些迂腐的古代文人门却在诗文中大加赞美。这种扭曲了的畸形审美,包括那些缠足的女士们已是最后一代,也是祖母一代,当她们忍受痛苦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甚至许多年之后,有时还会在斜阳下产生出一种无名的“幸福”的回忆。对此我听到过不少。(二)追求圆满和合的心态吉祥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求得心理的平衡。不论做什么事,在事前所寄托的希望,和对事后结果的成败,成功了很高兴,需要祝贺,失败了虽不顺心,也需要安慰,所有这些都与吉祥文化相联系。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也须要精神上的支撑和慰藉。我们所说的精神和物质的不可分,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清楚。在传统的吉祥图中,人们画了“和合二仙”。明明是两个神仙,却又将他们画得不修边幅,像是两个天真的少年,一个手捧圆盒,一个手持荷花。与其说这是神仙,不如说是对“和合”两个字连在一起的形象说明。这个词的含义和相敷演的形象,不论对谁都是合适的,因为它符合中国人的一般心态。在电影和电视发明之前,戏剧作比较的包涵是所有艺术中最大的,而当艺术理论家再作深入研究时,以中西方的戏剧作比较,又认为中国的戏剧包涵得更多更大。西方的话剧、哑剧、舞剧、歌剧都分得很清楚,另外还有正剧、悲剧、喜剧、闹剧等,一般也分得很清楚。但是在我国,戏剧的出现虽然比西方晚,可是一出现便强调了一个“合”字艺术的大综合,几乎把所有的艺术种类都综合进去了。为了有所区别,便使用了“戏曲”这个名称。不仅如此,在表现人生和反映社会上人们的悲欢离合总是交揉在一起。西方的悲剧可以从头悲到底,但是我国的戏曲却最终要有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大团圆”。譬如《梁山与祝英台》属于悲剧,但最后的收尾是“化蝶”,一对青年恋人,生前不能结合,死后化为蝴蝶双双飞舞。这种戏剧的结局之所以是中国式的,就因为中国人的追求圆满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中国吉祥文化的产生,是与以上所说的制度、环境、条件、约束等分不开的。千百年来,人们形成了一种适应,习惯而自然了,也就找到了自我慰藉和相互表达的形式。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素称“以农立国”,但是在历史上,几千年来并没在真正解决全民的吃饭问题,亦即基本的生存条件。当人们的衣食住行得不到满足时,在精神上、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是想发财致富和宝贵荣幸。这是一种理想,甚至是幻想。即使是虚幻的,也是美好的。问题在于,数千年的农业社会,把广大农民锁在了那一片片的土地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的乞求就是“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