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初备:梁增新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且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2.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3.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重难点:【学前预习】一、自学教辅文体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二、复习展示阶段。(默写杜甫的名言警句):1、会当凌绝顶,。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读书破万卷,。4、安得广厦千万间,,。5、露从今夜白,。6、烽火连三月,。感时花溅泪,。三、自学阶段。阅读下面文字,大概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在教辅上圈点批画。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2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三、背诵三首诗。【课堂活动】《秋兴八首》(其一)时代背景简介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3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鉴赏诗歌:“三看一读”: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读出感情。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题目是什么意思?2、诗句的字面意思?3、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背景:《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系国家之感。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鉴赏:(师生双边活动,交流探究)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什么?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4、“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赏析“赴”字之妙。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7、中间两联用了什么手法?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修辞手法赏析。“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作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9、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10、“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11、诗人本人的命运与王昭君有何相同之处?【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课堂练习】西施滩(崔道融)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罗隐)5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2)“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如何朗读?(3)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4)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6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2)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本诗小结】(教师随堂提问1-3个学生,以成果展示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将回答相互补充,生成一个理想的答案)【课堂练习】(PPT展出,开火车回答)一、字音辨识萧森()急暮砧()万壑()朔漠()渚清沙白()环珮()潦倒()繁霜鬓()青冢()二、一词多义识①画图省识.春风面②鄙夫寡识③因笑谓迈日:“汝识(zhi)之乎?”哀①风急天高猿啸哀②君将哀而生之乎③秦人不暇自哀④谁为哀者苦①艰难苦恨繁霜鬓②必先苦其心志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④天下苦秦久矣向①独留青冢向黄昏②回车叱牛牵向北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⑤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7独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③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⑤鳏寡孤独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三、词类活用玉露凋伤枫树林四、古今异义1.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今义:很多年,终身或一辈子2.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今义:艰苦困难古义:今义:今义:痛苦愤恨3.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今义:一万里的距离4.画图省识春风面古义:今义:画图画五、名旬默写1.风急天高猿啸哀,。2.无边落木萧萧下,。3.,生长明妃尚有村。4.江间波浪兼天涌,。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意,他的《登高》是这样直接描述的:,。六、文字常识杜甫(712~770),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世称。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尊称为“”。杜甫一生写下了干余首诗,其中著名的是、、《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迁移提升】(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登岳阳楼杜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洞庭湖怎样的景象?答: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形象?答:(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8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