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的含义★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IMF)真正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念;(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3)一国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该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国际收支的概述•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增加趋势。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原理,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导致资本项目逆差,只有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但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资本项目也是顺差。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双顺差15年以上,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思考: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第二,加剧了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第三,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第四,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原因之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原因之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原因之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原因之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原因之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世纪初由于世界经济巨头均实行低利率的政策,导致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氛围下,也导致全球资本以各种名目,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战略投资,以各种身份涌进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经济周期▲国民收入▲经济结构▲货币价值▲偶发性因素▲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性不平衡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导致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和社会的,既有企业或个人的又有当局政策和管理上的,既有经济水平的又有经济结构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但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2)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3)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4)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5)偶发性因素的影响;(6)国际游资流动性因素的影响。五、国际收支调节•什么是国际储备?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国际储备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致意。各国保持国际储备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就国际储备的基本作用来讲,主•国际储备的作用:•①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②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汇率•③作为偿还外债的信用保证•④获取国际竞争优势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区别•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性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是狭义的国际储备,•只限于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即自•有国际储备),而不包括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力(即一国潜在的借款能力)。国际•清偿能力是广义上的国际储备,•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和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对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等于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有:•(1)国际收支状況——影响汇率的最直接因素;•(2)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3)通货膨胀——决定汇率长期趋势中的主导因;•(4)利率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5)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对汇率变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市场预期和投机因素——短期内对汇率变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7)政治与突发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直接和迅速的•.•简述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的区别•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主要区别表现在:(1)作为标准的货币不同;(2)汇率变动所表现的货币不同;(3)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标示的地位不同;(4)计算公式不同;(5)实行的国家不同。(二)汇率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即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本国货币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外币不变本币变)如:USD1=CNY6.8450JPY100=CNY6.6670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外国货币表示出本国货币的价格。(本币不变外币变)如:GBP1=USD1.9680GBP1=JPY183.20市场特点1432经济环境高度自由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交易品种繁多,规模庞大市场的利率体系独特5资金调度灵活、手续简便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论•垄断优势论是最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它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在1960年首先提出,•后来约翰逊(H.G.Johnson)、凯夫斯(R.E.Caues)和•金德尔伯格(C.D.Kindleberger)等人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其目的是解释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海默认为,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可•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以及•销售技巧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简述相对购买力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区别。•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在不兑现纸币制度条件下,各国货币间的比价应以各自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为基础进行计算。•该理论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应等于这两种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之商。由于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是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的汇率又可以转化为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设S为A,B两国的汇率,S=Pa/Pb。这里物价水平是指物价指数。•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当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时,新汇率等于基期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之商。St=S0*(Pat/Pa0)/(Pbt/Pb0)。•可见,绝对购买力平价考虑的是物价水平,而相对购买力平价则关注汇率的相对变动因素。•简述政策配合论•政策配合论:1962年,在蒙代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交的题为《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报告中,提出了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被称为政策配合论。•基本分析:蒙代尔以总需求(AD)和充分就业产量(Yf)的关系来说明内部均衡。•当AD=Yf时,国内达到均衡状态;•当ADYf时,则存在通货膨胀;•当ADYf时,则需求不足,存在失业。•蒙代尔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余额(B)与资本流出净额(H)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国际收支平衡。•当B=H时,实现外部均衡;•当BH时,则国际收支呈顺差状态;•当BH时,则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有关国际货币制度的,涉及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储备货币的来源及各国货币互相之间的汇率制度;第二个方面是有关国际金融机构的,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宗旨以及在国际收支调节、资金融通和汇率监督等国际货币金融事务中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在这个制度下,规定美元按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政府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政府按这一比价兑换黄金。各国货币则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为上下各1%,各国当局有义务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发生“根本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才允许升值或贬值。平价的变动要得到基金的同意。•简述抵补套利和非抵补套利的区别。•抵补套利是指在资金调往高利率货币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高利货币,以避免汇率风险。实际上这就是套期保值,一般的套利交易多为抵补套利。•非抵补套利是指把资金从低利率转向高利率货币,从而谋取利差收益,但不同时进行反方向交易轧平头寸。•(1)抵补套利(CoverInterestArbitrage):在现汇市场买进一国货币进行投资时,同时在期汇市场出售与投资期限相同、金额相当的该国货币的远期,借以规避汇率风险的套利行为。•(2)非抵补套利(UncoverInterestArbitrage):没有采取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的套利行为。因而具有较强的投机性。•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生命周期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R.Vernon)于1966年提出来的,它实际上是从时间顺序的角度,说明产品技术垄断优势变化对国际直接投资所起的作用•该理论认为,每一项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特点,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与这些特点相联系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Ⅰ阶段,即新产品阶段,由于国内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小,尚未出现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利用其产品的技术垄断优势在本国组织生产,占领国内市场,适当组织出口,获取高额利润。•在第Ⅱ阶段,即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增大,生产厂家增多,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外也出现类似产品和生产厂家,威胁到企业原有的出口市场。为此,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开始在进口国投资建厂,就近向外国市场提供产品,以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扩大当地市场份额。•在第Ⅲ阶段,即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标准化使得国内外企业都能加入同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价格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为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其它分支机构,在当地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一方面有效地占领外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把一部分产品返销到本国市场。周期阶段特点竞争中获胜因素导入期(newproductstage)技术垄断;需求不稳定;国内产销、少量出口技术;创新增长期(Growthstage)技术模仿,产品出口增加,设立子公司在东道国生产销售,垄断竞争技术,创新成熟期(maturestage)技术扩散;产品定型,竞争者增多,国内市场饱和;寻求国外投资,占领市场、扩大规模成本;品牌标准化期(standardizedstage)技术标准化,垄断优势消失;仿造品大量出现;寻求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降低成本成本;价格•简述外汇管制的内容。•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法令、规定和措施,对居民和非居民外汇买卖的数量和价格加以严格的行政控制,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以及集中外汇资金,根据政策需要加以分配。•世界各国实施外汇管制的具体方式:一是直接管制,即对外汇买卖和汇率实行直接的干预或控制。其一为行政管制,政府以行政手段对外汇买卖、外汇资产、外汇资金来源运用实行监督和控制。政府可以通过垄断外汇买卖、管制外汇资产、管制进出口外汇和控制资本的输出入等做法来达到管制目的。其二是数量管制,政府对外汇收支实行数量调节和控制。政府可以通过对贸易外汇实行配额制、对外汇收入实行分成制,对非贸易外汇实行配额制等办法来实现管制目标。其三是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