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1)主要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相互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1、社会生产(3)生产力及其基本构成因素生产力的含义(概念):P3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其中,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有巨大影响,但它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必须通过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这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4)生产关系及其性质的决定生产关系的含义:P4生产关系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2、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含义:P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3、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揭示经济规律。含义:P6—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P7第一章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商品经济的产生1、商品: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的产生的两个条件:P12二、商品经济的发展P12第二节、商品及其属性一、商品的两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P13(一)商品的使用价值1、商品首先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这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本身不反映生产关系。(二)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1、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2、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3、能使两种不同商品在量上相等的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间交换的量的比例。(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有些东西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也不是商品。包含以下三种情况:P142、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它们各自的实现都以对方实现为前提,(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用商品换得货币用货币购买商品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P15(一)具体劳动1、含义2、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3、体现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二)抽象劳动1、含义2、形成商品的价值3、体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属性三、商品经济基本矛盾P151、是指私人劳动(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2、产生的原因:根源于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3、主要表现:P174、商品经济三对矛盾:私人劳动(局部劳动)——社会劳动(基本矛盾)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四、商品的价值量P17(一)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2、决定价值量的是简单劳动时间。3、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若干倍。(三)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P182、两者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注意:指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思考:既然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为什么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要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反比关系,是就生产同种商品的整个部门而言的,是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而对部门内部而言,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少,反之则越多。由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同样的时间内,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创造更多产品,从而创造更多价值,劳动生产率越低则创造的价值较少。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会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节货币及其代用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P19(一)简单价值形式(二)扩大价值形式(三)一般价值形式(四)货币形式结论: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阶段含义表达式价值表现是否充分简单价值形式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物品上1只绵羊=2把斧头相对价值形式等价物偶然、简单表现但表现不充分扩大价值形式经常表现在一系列物品上表现充分但没有统一的媒介物一般价值形式一种物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有媒介物(一般等价物)但不固定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上一般等价物固定,货币产生;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但矛盾外化一只绵羊2把斧头…………2把斧头…………一只绵羊5分黄金2把斧头…………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二)主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派生职能)。三、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P24(一)货币流通规律公式1: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2:侍售的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二)纸币和纸币流通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P25金属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经济基本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内容:(是价值决定规律与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绕价值波动不违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优胜劣汰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在部门间的分配第五节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P28一、生产的社会化(一)含义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二)分工与协作:生产社会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一)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重要性(二)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1、社会的需求结构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三、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P31在资本主义早期,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到当代,实行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方式来实现。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化生产(生产力基础)+普遍化商品生产(体现形式)+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经济关系)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P431、特征:生产资料的占有;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无偿占有剩余价值。2、经历三个阶段:自由竞争、一般垄断、国家垄断。、二、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一)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1、必要产品2、剩余产品(1)其出现的意义:一方面,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成为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前提。(2)随着剩余产品出现而出现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3)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的共同特征:无偿占有剩余劳动。(二)劳动力商品与剩余价值1、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矛盾: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在流通领域不能增殖,即G=G‘,但在实际中,却又产生了剩余价值,即G'>G,因此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劳动力成为商品。G——W——G′G′=G+△G′原来预付的货币额商品原预付货币额+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货币的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找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可以出卖劳动力第二、必须出卖劳动力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3、如何保证劳动力的价值?(1)在正常状态下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劳动力价值的主要部分)。(2)维持劳动者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劳动力商品延续存在的需要)。(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P4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含义资本劳动过程的特点(二)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旧价值的转移新价值的创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新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三)资本的属性1、生产力的属性2、生产关系的属性: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表现为物的形式资本具有增殖自己的能力(如带来剩余价值的能力)资本具有运动的无限性是指资本具有社会属性,是体现在物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不变资本: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只是在劳动过程中转移到产品中去,数量不发生变化。2、可变资本: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那部分资本,其价值随着工人购买生活资料用于消费而消失了,但劳动力在生产中被使用,不仅创造出劳动力价值,而且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五)剩余价值率P49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叫做剩余价值率,也称剥削率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二、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本身是绝对地延长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相对改变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比例而生产出来的。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P50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改进技术(三)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含义: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如何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生产上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可以获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三、资本的积累P51(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再生产的类型简单再生产扩大的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那么生产就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是资本家只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把另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于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扩大。(二)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1、对劳动力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流通P53一、资本的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公式:WGAPm…P…W′—G′货币商品生产资料劳动力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生产过程增大的货币(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商品资本的循环:W′—G′—W…P…W′二、资本的周转P55(一)资本的周转速度n(一年内周转次数)=U(年)u(周转时间)注意: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就越少(成反比),一年内周转的次数就越多(成正比)。(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固定资本(1)含义: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2)折旧——折旧费——折旧率(3)磨损。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所探受的磨损——到一定期限——报废——用折旧费予以更新。精神磨损:加速折旧(4)由于技术进步——精神磨损:①出现了比在用机器更便宜的,被贬值;②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比在用机器效能高,被贬值。故而加速折旧,以解决固定资产的贬值。2、流动资本(1)含义: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2)价值的转移:原料、辅助材料——以物质形态经过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实体——出售——再以货币形式回以资本家手中。(3)价值的再创造: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以工资形式转到劳动者的手中——劳动者用来——再生产出劳动力(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P57资本周转速度是指整个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1.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的影响。(即周转时间)2.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1、在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时,需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方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是: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预付资本总额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为了加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