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货币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题: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间的关系,掌握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重点: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教学难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教具、教学素材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8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学后记:第二章商品与货币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2一、商品经济的产生1.商品经济的概念按生产的目的不同,经济形式可分为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⑴自然经济直接为满足生产者自身或其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状态相适应。⑵商品经济为交换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⑴社会分工不同的生产者生产不同的产品产生了生产的单一性和需要的多样性的矛盾。⑵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要取得对方产品的所有权,就必须让渡自己产品的所有权。二、商品经济的发展1.简单商品经济以小私有制为基础,以手工技术和个体劳动为主,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又称小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经济皆属简单商品经济。2.社会化商品经济以机器技术和联合劳动(社会化生产)为主,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3.市场经济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中,当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后,就发展为市场经济。⑴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后出现的,没有商品经济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⑵区别A概念不同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B划分依据不同商品经济:按生产目的不同,对应概念是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市场经济:按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对应概念是计划经济。C强调重点不同商品经济,重在扩大商品生产和等价交换关系本身;市场经济,重在强调市场机制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劳动的调节。第二节商品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⑴什么是商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是劳动产品,一是为交换的目的而生产。人们之所以愿意与之进行交换,是因为有使用价值。-3-3⑵使用价值A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人们之所以愿意交换它,是因为它具有某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商品这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一物要成为商品,首先须有使用价值,即有用,无用就没人买,就不成其为商品。B使用价值的一般特征a物的自然属性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千差万别不同的物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有多种使用价值,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渐发现。c质与量的统一即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其质取决于物理的、化学的自然性质,其量的尺度是度量衡,因物、因时、因地而异,斤、件、磅、千克、尺、寸、米等。C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a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非自然物品;b社会的使用价值,是满足社会的、别人的需要,并非为自己的。因使用价值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不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由商品学专门研究,政治经济学涉及它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交换价值和价值⑴交换价值A概念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如1只羊=2把斧子,2把斧子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但为什么是这样呢?B交换价值的实质不同物品为什么不仅能交换,而且能进行量的比较呢?这不能由使用价值决定,因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不能比较,只有同质的或同名的东西才能相互比较,形成量的关系货币里。但商品交换一般不发生在相同的使用价值之间,只能发生在不同的使用价值间。而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相互交换,进行量的比较,就在于在不同的使用价值背后有一种同质的东西作为相通的基础,这就是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⑵商品价值A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去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纯生理意义上的脑力与体力的生产性支出。因此,价值在质上是一样的,只有量的差别。各种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相互交换,就在于其是劳动产品,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具有价值。-4-4B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a二者的统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有交换价值是因为有内在价值;且价值量决定了交换价值量,无价值也就无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因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无法自我表现出来,需通过交换,在另外一个商品体上得到表现。b二者的对立价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存在于商品体中,而交换价值是相对的,是通过与另一商品相交换而相对表现出来,离开了其他商品,就谈不上交换价值;且交换价值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与价值相背离,如1只羊=2把斧子,也可1只羊=三把斧子。C在交换价值决定上的几种错误观点a效用价值论即交换价值决定于商品的效用,违背了不同质的东西不能相比较,1件衣服=10斤大米,难道冻死、羞死必饿死差一些。b供求决定轮即交换价值由供求状态决定,供不应求就大,供过于求就小。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不能说明大多数情况,如,即使只有一辆自行车,也永远不能交换一架波音747。⑶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A价值使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区别一般劳动产品只有经过交换,其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才能转换为价值。一般人类劳动是劳动产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则是社会属性,不仅交换,就无法形成。B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交换体现的是生产者间互换劳动的关系。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⑴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二者统一于同一商品体中,缺一不可。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使用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不成其为商品。如废品,是劳动产品,但未形成使用价值,没有人愿与之交换,其中所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无法转换成价值(废品是无特定使用价值,因此收购废品,不是因其自身有用,而是制造它的原材料等可用)。B价值使使用价值成为商品,无价值也不成其为商品。如阳光、空气等,虽有使用价值,但因非劳动产品,无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不具有价值,不成其为商品。劳动者自产自用的产品,赠送的礼品等,虽为劳动产品,又有使用价值,但因未经交换,其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无法转换成价值,故也不成其为商品。⑵二者的对立A反映的关系不同使用价值: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社会属性,人与人的社会关系B存在的时限不同-5-5使用价值:一切有用物品的自然属性,永恒的范畴;价值:商品特有属性,仅存于商品经济中,历史范畴;C二者不能共主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对其生产者只有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占有价值,须让渡使用价值(生产者,特别是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者,一般并不在意产品质量,因为不是他自己消费、使用);对消费者而言,仅是使用价值,而非价值。要占有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手中的价值。只能执其一端,这一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要自用就不能卖钱,要卖钱就不能自用。服务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源于生产商品劳动劳动的二重性二、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⑴概念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有用劳动。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制作方法、成果等都是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如木匠制桌子、石匠制磨子、教师教书等)。⑵作用形成使用价值,正是因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⑶特点A形式的多样性。因目的、对象、工具、工艺、成果等而不同。B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向失踪,有人就要消费,就需使用价值,就需具体劳动。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2.抽象劳动⑴含义抽去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人的脑、肌肉、神经等的生产性耗费,是人的脑力、体力的耗费。⑵作用形成商品的价值⑶抽象劳动与价值的区别与联系A区别反映的劳动形态不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劳动,是活劳动,或流动形态的劳动。价值是抽象劳动的结果,是抽象劳动在商品中的结晶,是物化劳动,或凝固形态的劳动。B联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内容,是形成价值的唯一实体,只有当抽象劳动凝结于商品中后,才叫价值。一般人类劳动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以抽象劳动的形式出现,以作为交换比例确定的基础。在没有商品关系的社会中,就没有必要把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而相互比长论短。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6-6⑴差别A反映的关系不同具体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永恒范畴抽象劳动:人与人的关系,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B反映劳动内容的角度不同a具体劳动:劳动的形式,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抽象劳动:劳动的实质和内容,共性,无差别;b具体劳动:怎样劳动、什么劳动,注重劳动的质、效果;抽象劳动:多少劳动,劳动时间长短,注重劳动的量;C作用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单非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⑵对立统一性统一: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并非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寓于具体劳动中的,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不可分割。对立: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有赖于商品交换的成功,若商品卖不出去,具体劳动不为社会所承认,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三、商品的价值量1.价值量的决定⑴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的劳动时间决定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既然价值是劳动形成的,价值的量就必然由劳动的量决定,劳动的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计量的,故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的劳动时间决定,其大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⑵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非个别劳动时间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的劳动时间决定,并不是说劳动生产条件越差、技能越低、耗时越长,价值量就越大。因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各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的差异,即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不能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否则,同一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那应决定于什么呢?B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正常的”、“平均的”指的是中等的、大多数生产者以达到的;“生产条件”指某一部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生产工具;熟练程度主要取决于经验、技术,经验不多、技术生疏的劳动是非熟练劳动,经验较多、技术纯熟的劳动是熟练劳动;劳动强度,由单位时间内的劳动耗费决定,强度大,意味着操作紧张,单位时间内体力-7-7和脑力消耗多;强度小,意味着操作松弛,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消耗少。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相符,关系到他们在竞争中的成败得失。如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符,其劳动耗费就能得到完全补偿;如个别劳动时间大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部分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⑴概念简单劳动是指因工艺、技术要求简单,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与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⑵区分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因素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各不相同。以前的复杂劳动,现在可能只是简单劳动;一国的简单劳动,在另一国是复杂劳动;但在一定国家的一定时期里,其区分是确定的,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我国: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学习就会的,就是简单劳动,否则就是复杂劳动)。⑶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可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⑷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是在交换中自发完成的A确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标准是简单劳动,复杂劳动需还原为简单劳动,以确定其价值量;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交换比例的确定是在交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