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质量!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究,笔者认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1—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三、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堂语言要简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四、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为了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必须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教师需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对此,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为创设“自觉主动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2—堂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每节数学课堂新课学习之前向学生展示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主动探索、讨论、交流;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收获,是否达到学习目标。2、创设有兴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例如,在同类项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可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情境:请给下列式子找好朋友,并说出你找朋友的依据。26ab;23ab;24ab;2ab;2ba;26ba;3ab;223ab26ab的好朋友是;23ab的好朋友是;2ab的好朋友是;没有好朋友,它好孤单,请你写出它的一个好朋友。通过上述情境全体学生对同类项的两个本质特征已完全理解,教师再根据类比归纳思想,逐步引导学生对多项式如“26ab+23ab+24ab2ab2ba26ba”中各项特征观察,使认识不断深化,为进一步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教学逐步引向深入打下良好基础。—3—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不同小组之间各组的整体学习及活动水平大致相同,但同一个小组之间各成员的学习活动水平应该不同。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合作氛围。通过小组合作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教师适时激励,这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好准备。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如在学习分式方程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若分式方程223242mxxx有增根,试求m的值”,学生无从下手,思维陷入困境,这时教师适时用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师:若方程有增根,增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生:(讨论交流)必须使最简公分母为220xx师:你能求出增根吗?增根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那么它是哪一个方程的根?—4—生:(讨论交流)增根是2x或2x的根,它们都是由分式方程转化而来的整式方程2232xmx的根。师:你能求出m的值吗?……4、设置运动探索、开放、多解题型为了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常设计一些运动探索、开放、多解题型,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理由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结论。例如:如图△ABC中AB=10cm,BC=12cm,点P从A点PA以2cm/s的速度沿AB边移动,点Q从B点以2cm/s的速度沿BC边移动,问经过几秒钟后以B、P、Q为顶点的三BQC角形与△ABC相似?(此题有两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缜密)5、在“做”中体验感悟数学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是“做”数学的目的和功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建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心理参与和智力参与,而不是教师简单的解释和示范。”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数学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再现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情境中去,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内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数学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考,给学生呈现一种数学智力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做”的主动性。比如在进行无理数的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测量边长为1cm的正方形—5—对角线2cm长度,学生不能精确测量其长度(实际上2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这也是无理数起源的背景之一),测得对角线长近似值为1.4cm,初步感受2的大小;接着让学生用两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裁剪拼成一个面积为2厘米²的大正方形,其边长为什么?进一步感受2的存在,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的点,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10、、13的点,通过量、拼、画等“做”的过程,展现出无理数起源的背景,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消除学生学习新知的焦虑,学生积极参与到“做”中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五、优化课堂的宏微观结构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要完成宏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主动参与探索、讨论、交流、合作。树立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组织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的宏微观结构,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六、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堂课只有45分钟,有些课—6—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例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时,由于这节课的难度较大,笔者就在屏幕上打出了一组强化理解“垂径定理”的判断正误题、选择题、填空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