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讲义--国际收支平衡(DOC 183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讲义十堰广播电视大学孟军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指特定时期(一年或一个季度)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所记录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交易在统计上反映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居民是指在该国居住达一年以上的个人和法人,后者包括政府、企业和非盈利团体。国际收支是一种流量概念。流量所反映的是两个时点之间存量的变化额。因此,国际收支只能反映该年资本流入或流出的流量,而并不反映该国在某一时点利用外资总额的存量。国际收支所反映的经济交易可概括为5种行为:金融资产与商品、服务之间的交换;商品、服务彼此之间的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单方转移;以及金融资产单方转移。(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一国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按照复式簿记原理对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报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4个基本部分:(1)经常账户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三大项目。1.货物和服务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两部分。2.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3.经常转移项目:包括各级政府(官方)和其他部门(私人)两部分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两项。2.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3)储备资产储备资产是储备及相关项目的简称,指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为应付国际收支方面的需要而持有的资产。(4)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总额相等而人为设置的项目。若所有其他项目的借方出现余额,该项目的贷方就记录相应的余额;若所有其他项目的贷方出现余额,该项目的借方就应记录相应的余额。(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都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来编制的。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则,每一笔国际经济交易都会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正号方)和借方(负号方)产生金融相等的两笔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原则上应当是相等的。二、国际收支差额尽管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必然相等,但是,针对某一项目或某一部分项目的借方和贷方往往并不相等。于是,人们根据特定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某处划一条横线,并针对上项目确定国际收支差额。若线上项目贷方总额高于借方总额,则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为国际收支逆差。人们通常分析以下五种国际收支差额:(一)贸易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它等于商品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二)经常差额,即经常账户贷方总额减去借方总额之差;具体说来,它等于货物项目差额、服务项目差额、收益项目差额与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之和。(三)基本差额,指经常差额与长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四)官方结算差额,指不包括官方借贷差额和储备资产变化的国际收支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之差。(五)综合差额,又称债偿差额,是仅以官方储备为线下项目的国际收支差额,或者说它是官方结算差额与官方借贷差额之和。三、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及其原因根据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国际收支失衡被分成五种基本类型。(一)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二)周期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是指各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三)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是指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四)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货币供应量的相动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五)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不适应世界市场变化而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它又可分为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和要素价格结构失衡。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参见何璋教授主讲的《国际金融》电视录像课中关于国际收支逆差与逆差分别对经济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详细论述。第二章国际收支调节一、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指市场经济各种因素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国际收支失衡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化,后者又反过来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缩小的趋势。在金本位制下,存在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引起黄金的国际流动,导致该国货币供应量相应变动;这会改变各国的物价水平和商品国际竞争能力,并最终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国际收支收入调节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影响国民收入,并通过进口的变化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第二、国际收支货币调节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引起利率和价格的变化,从而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引起汇率的变化,并通过后者调节国际收支。二、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一)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影响其国际收支调节作用的发挥。(二)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见效较慢。(三)市场调节机制无力解决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四)在市场调节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国民收入、价格、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变量的变化可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五)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极调节国际收支,这有时使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受到限制。三、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一)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或临时性向外借款来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税率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影响总需求。(三)汇率政策它指政府通过影响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可以对本国货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即通过改变本币的金平价来调整汇率。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通过增加或减少外汇储备,使汇率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四)直接管制直接管制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外汇管制指政府对外汇买卖、国际结算、资本国际流动所规定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贸易管制指政府直接干预进出口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关税政策和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一系列技术、卫生、包装标准等构成的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政策、出口退税和外汇留成制等鼓励出口的政策。四、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一)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二)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带来过大的消极影响。(三)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带给国际社会的刺激。第三章国际储备一、国际储备及其资产构成国际储备的定义: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性来支持该国汇率。国际储备应满足三个条件:(1)官方持有性;(2)普遍接受性;(3)流动性。国际储备的资产构成:(一)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二)黄金储备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三)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普通帐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那一部分资产,包括会员国向该基金认缴份额中占1/4的黄金份额或可兑换货币份额,本币份额中被基金组织贷给其他国家的部分,以及基金组织向该国的借款净额。(四)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帐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二、国际清偿能力国际清偿能力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它是与国际储备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包括L1、L2和L3三个组成部分。L1为一国货币当局自有的国际储备,主要指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和外汇储备。L2为一国货币当局的借款能力,包括无条件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和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得到国际协议保证的其他官方来源的借款权利。L3指一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由于这些外汇并未直接掌握在货币当局手中,故不计入该国的国际储备。但是,它属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故计入国际清偿能力。三、国际储备多元化及其原因分析国际储备多元化指储备资产的形式和储备货币的种类不断增加的趋势。1.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黄金储备曾一度占世界总储备的90%以上。2.外汇储备由单一储备货币逐渐向多种储备货币过渡;如美元在1973年初在官方外汇储备中占84.6%,德国马克占5.8%,日元尚不是储备货币,如今该比重已发生显著变化。3.出现了新的储备资产形式,如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储备头寸、欧洲货币单位以及欧元等。在国际储备多元化进程中,最主要的是外汇储备多元化,因为目前外汇储备已成为国际储备的主体。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基本原因:1.它有利于解决外汇储备资产供应不足的问题。2.它提供了国际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的手段。3.它有利于打破美元的霸权地位,使世界经济运行不再受一个国家的过大影响。四、国际储备的作用(一)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四)影响货币发行量五、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一)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即持有国际储备所相应放弃的实际资源可能给该国带来的收益(二)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三)政府的政策偏好(四)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五)该国的对外交往规模(六)该国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七)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八)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一、外汇与汇率的概念(一)外汇的概念与种类外汇的概念可在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上使用。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汇票、支票、本票、银行存款凭证和邮政储蓄凭证等。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还可包括外币有价证券。《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金。”这里使用的便是广义外汇概念。按外汇是否可以自由兑换,它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自由外汇:无需货币发行国有关当局批准即可自由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记帐外汇:又称协定外汇或清算外汇,是指两国根据国际支付协定进行国际结算时,指定用作计价单位的外汇。它可以是交易双方中某一方的本国货币,也可能是第三国的货币。未经货币发行国的批准,它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缺乏自由外汇的国家往往使用记帐外汇进行国际结算。(二)汇率的概念与种类汇率又称汇价,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例,或者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的数量表示的价格。汇率的种类介绍:根据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汇款方式,汇率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电汇汇率:是以电汇方式进行国际结算时买卖外汇的汇率。银行卖出外汇后,以电报通知国外分支行或代理行解付款项。电汇汇率是外汇市场基准汇率,一般外汇市场公布的都是电汇汇率。信汇汇率:是以信汇方式进行国际结算时买卖外汇的汇率。银行通过邮寄支付委托书通知国外分支行或代理行解付款项。由于银行可获取邮程利息,因此信汇汇率略低于电汇汇率。票汇汇率:是以票汇方式买卖外汇时使用的汇率。由于汇票售出时间与解付款项之间存在时间差,票汇汇率也低于电汇汇率。银行在外汇业务中,采用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外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买入价:即买入汇率,指银行买入外汇时标明的汇率。卖出价:即卖出汇率,指银行卖出外汇时标明的汇率。二者之间的差额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通常为汇率的1—5‰。买入汇率与

1 / 1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