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中学语文I.考试性质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一、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1.考查考生对于中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3.考查考生对于中学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与应用情况。二、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能力要求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教学的内容在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的要求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汉语知识与文学知识。3.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阐明的及“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共通的知识范围内。4.上述三方面知识内容共有六种能力要求,即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并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鉴赏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应用指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应用(写作)和教学技能的应用(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F.创新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摸索教学方法,能够另辟蹊径。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III.考试内容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是根据目前各中学对合格要求语文教师的一般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的要求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一、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一)语言知识和表达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A)2.现代汉字字型的识记(能力层级:A)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能力层级:A,B,E)5.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层级:C,E)(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能力层级:E)7.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能力层级:E)8.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9.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和得体(能力层级:E)(二)名句名篇10.背诵和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参考篇目见附录Ⅰ。能力层级:A)(三)古代诗文阅读1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1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常见文言虚词指: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3.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1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B,E)15.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层级:C)1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层级:C)1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C)1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1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层级:C)(四)现代文阅读20.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21.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C)22.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C)23.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C)2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和想象(能力层级:C)25.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26.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层级:C)二、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一)中外文学史1.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的正确掌握(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见附录Ⅰ和Ⅱ,下同。能力层级:A,B)2.中外文学上史著名文学流派(社团)的正确掌握(需要掌握的文学流派(社团见附录Ⅲ。能力层级:A,B)3.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B,C)(重要主题、主要人物、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社会影响或文学史地位的理解与分析等)4.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层级:C,D)(主要指作品的微观分析,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写作手法、写作意图、写作对象和艺术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品的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二)文学基本理论1.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B)(文学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是指文学、审美意识、文学创造、创造主体、创造客体、艺术真实、艺术构思、艺术形式、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视角、文学风格、创作个性、叙事学、接受美学、文学批评、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文学等)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及其关系,文学四要素的构成,文学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学的属性问题,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文学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流派,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文学鉴赏的、意义、一般过程和基本特点,文学批评的性质、作用、标准和原则,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等)(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B)(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变调、造字法、语素、义项、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词类、短语、句类、辞格、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变、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2.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的性质,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起源、特点和作用,汉字规范的要求,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成语的特征、来源、构造和运用,词汇的发展变化途径,辞格的综合运用,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古今字形成的原因,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否定句、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等)三、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一)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识记A,理解B)1.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⑴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掌握⑵中学语文课程设计的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计)⑶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学各学段语文课程目标)⑷语文校本课程概念的掌握2.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⑴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常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常见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⑵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的掌握(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二)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分析C,应用E,创新F)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⑴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规范表述⑵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⑷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设计课堂导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设计课堂作业)2.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⑴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⑵中学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⑶中学语文测试的设计与评价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二、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三、试卷内容与赋分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30分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30分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40分Ⅴ.例卷附录Ⅰ.中学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一)古文(12篇)劝学《荀子》兰亭集序王羲之出师表诸葛亮陋室铭刘禹锡岳阳楼记范仲淹滕王阁序并诗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赤壁赋苏轼爱莲说周敦颐黄生借书说袁枚(二)古诗词曲(12首)渔父《楚辞》观沧海曹操蜀道难李白登高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夜雨寄北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观书有感朱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Ⅱ.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一)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诗经》(《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屈原《离骚》孔子《论语》孟子《孟子》墨子《墨子》庄子《逍遥游》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司马迁《陈涉世家》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韩愈《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永州八记”《渔翁》《江雪》杜牧《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宫赋》李商隐《夜雨寄北》《乐游原》《锦瑟》《无题》李煜《虞美人》《相见欢》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王安石《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游褒禅山记》苏轼《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赤壁赋》《石钟山记》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陆游《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辛弃疾《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文天祥《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施耐庵《水浒》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二)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茅盾《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屈原》巴金《家》《春》《秋》《寒夜》老舍《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曹禺《雷雨》《日出》《原野》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冰心《繁星》《春水》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杨沫《青春之歌》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