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一、单项选择1.“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这一观点出自()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卢梭《爱弥儿》答案:c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答案:a《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古代最高学府大学(亦作太学)的四条施教原则。“豫”同“预”,即事先作好预防;“时”即合乎时宜,抓住时机;“陵”同“凌”,即超越,“不凌节”即不打乱正常秩序,“孙”同顺;“摩”即摩仿、切磋。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a.生物固有的b.人类固有的c.社会固有的d.教育本身固有的答案:d第2页共10页4.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a.传播文化b.生产功能c.培养人才d.人口功能答案:b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a.强制性b.自发性c.系统性d.计划性答案:b6.“唯上智与下愚难移”说明()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先天决定论d.经济决定论答案:a7.体育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表明体育具有()a.思想性b.技能性c.娱乐性d.竞技性答案:c8.教育的根本问题是()a.发展生产力问题b.政治方向问题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答案:c9.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b.巩固社会制度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d.发展生产力答案:c10.学制中有显著的“双轨制”,这表明制约学制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第3页共10页b.人口状况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d.社会制度答案:d11.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两基”“两全”“两重”的教育法规是()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12.开始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的教育体制改革是()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4页共10页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答案:b“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近期内,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排就业,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并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委托和定向培养的学生按合同就业;自费生自主择业。”13.最早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的法案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答案:c14.突破了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联系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15.通过课程评价可以找出课程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功能是()a.判断成效b.比较与选择课程c.诊断与修订d.了解目标达成程度答案:c16.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的课程是()第5页共10页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a17.以下对经验主义课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b.对于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c.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d.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答案:d18.课程评价的范围不包括()A.课程计划b.课程内容c.教材d.教学时段答案:d19.“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非指导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暗示教学模式答案:a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的临床法引入教学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学生中心”、“学习自由”“给学生安全感”“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营造出一种安全、自由、平等的环境和气氛。发展性教学模式: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引导学生克服障碍和积第6页共10页极努力);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调重复);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认为传统教学片面的强调了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克服高难度、高速度对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忽视)。20.从本质上讲,教学活动是()a.一种特殊认识活动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d.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和品德的活动答案:a21.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a.发现学习法b.非指导性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答案:c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乔治.罗扎诺夫,也称罗扎诺夫教学法。是指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基本原则: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相统一的原则、师生互相暗示的原则。第7页共10页22.不属于启发性原则特点的是()a.个体因素在个人发展中起最终的决定性作用b.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c.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d.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答案:d23.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a.操行评定b.训练法c.参观d.品德评价答案:d品德评价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形成良好品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的的滋长。包括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和成长记录袋。24.使得有些人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奉献是一种幸福而不是“牺牲”,是因为德育所具有的特点是()第8页共10页a.政治性b.享用性c.发展性d.社会性答案:b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例子: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到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没有了诚信,这个人不能与其他人好好的相处,会被人疏远,在社会也不能立足。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例子:最美妈妈吴菊萍本能之下的伸手,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坠楼女孩的生命;最美护士情急之下对老人进行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体现的不仅仅是善良投射的关爱;这些人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德,让我们看到了只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容易被他人更好接纳,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发展功能发挥中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3.德育的个体享受功能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同时践行道德。例子:鞍钢职工郭明义从90年起53次义务献血,从一开始献血的紧张到现在他乐于献血,因为他在献血中、帮助他人中找到了无比的乐趣。25.教师将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拒之教室门外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第9页共10页a.受教育权b.名誉权c.隐私权d.申诉权答案:a26.关于教育应当根据人气质差异因势利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滔覆辙答案:c27.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现,在皮亚杰看来是认知不成熟的表现。a.自我言语b.自私自利c.自我中心d.利己行为答案:a28.认知地图是指()a.动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路线、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信息b.头脑对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所形成的图像c.动物对刺激环境的反应所形成的一系列反应形式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a29.属于技能的选项是()a.吃饭b.刷牙c.舒展身体d.化妆的指导书第10页共10页答案:b30.集中注意属于()a.监控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认知策略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