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知觉1一、单项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B)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表象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C)A.反映B.知觉C.感觉D.直觉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蠢,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C)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C)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C)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C)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D)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D)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C)A.首因效应B.定势作用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B)A.实践活动的影响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B)A.明适应B.暗适应C.感受性D.恒常性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C)A.顺应B.选择C.提高D.降低19.有的人听觉能力特别好,能够听出远处的轻微声音,这说明他的听觉(C)、A.差别阈限高B.差别阈限低C.绝对阈限低D.绝对阈限高20.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D)A.差别阈限高B.差别阈限低C.绝对阈限低D.绝对阈限高2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B)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平行关系22.在视觉后象中,所保持的形象与原有的刺激性质相反时,这种后象被称作为(B)A.正后象B.负后象C.后象D.遗觉象二、多项选择题1.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ABC)A.近距离感觉B.内部感觉C.远距离感觉D.超感知觉E.颜色感觉2.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它包括(DE)A.绝对刺激量B.差别刺激量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E.差别感觉阈限3.视觉的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AB)A.明适应B.暗适应C.大小适应D.形状适应E.距离适应4.颜色感觉的属性有(CDE)A.冷色B.温色C.色调D.饱和度E.亮度5.声音感觉的属性有(ABC)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域E.音量6.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ABCDE)A.视知觉B.听知觉C.触知觉D.嗅知觉E.味知觉7.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知觉可分为(ABCD)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社会知觉E.颜色知觉8.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集中性9.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ABCDE)A.接近性B.相似性C.连续性D.封闭性E.良好图形10.知觉恒常性包括(ABC)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亮度恒常性E.味觉恒常性11.人们对时间知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D)A.对时间的分辨B.对时间的确认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对时间的预测E.对时间的回忆12.形成人的时间知觉的主要线索包括(ABC)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B.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C.借助计时工具D.客观事件的数量和性质E.主观生活经历的多少13.引起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属于客观刺激方面的线索有(ABCDE)A.视野中的高度B.物体有无遮挡C.线性透视D.纹理变化E.光照与阴影14.影响人们时间知觉的因素主要有(ABC)A.感觉通道的性质B.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C.个体的兴趣和情绪D.经历丰富还是经历简单E.对事件的期待还是厌恶15.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包括(ABCD)A.对他人的知觉B.对自我的知觉C.对社会事件的知觉D.对人际关系的知觉E.对距离的知觉16.人在社会知觉的信息整合过程中会产生(ABCDE)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E.第一印象效应感觉与知觉2一、填空题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2、明适应过程是视网膜上锥状细胞的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3、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精确性、敏锐性。4、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应,可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5.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6.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是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的客观指标是差别感受阈限。7.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8.吃糖后吃橘会觉橘酸,这是继时对比现象;灰纸放在白纸上,显得比放在黑纸上暗些,这是同时对比现象。9.深度知觉的生理线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调节和运动视觉。10.观察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确性和观察的敏锐性。二、单项选择题1、知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对象的影响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D)。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依次出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B)。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幻觉D时间错觉3、月朗星稀是感觉的(B)现象。A适应现象B对比C后象征D视觉障碍4、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B)。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外受感觉D运动觉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C)。A继进对比B回想C适应D继时对比6、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C)。A思维B感觉C知觉D概括7、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应称为(A)知觉。A深度B大小C形状D面积8、视觉属于(D)。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机体觉D外受感觉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D)知觉。A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10、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应是(C)感觉。A外受B内受C本受D皮肤11、费希纳指出符合对数定律的是(A)。A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B心理量变化和物理量C物理量的变化和心理量D感觉和感觉阈限12、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13、内脏痛觉属于(C)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14、从黑暗处到明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D)A嗅觉B皮肤觉C暗适应D明适应15、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D)A嗅觉B皮肤温度觉C触压觉D痛觉1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C):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17.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是(C):A.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18.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出磨苹果感到光滑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19.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A.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20.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C)。A.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剧感觉能力21.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公式为(C)。A.B.c.K=△I/ID.22.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A)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2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C)。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适应D.感受性24.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A.色觉B.知觉C.统党D.视觉25.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等的知觉是(D)。A.形状知觉B.深度知觉C.方位知觉D.空间知觉26.天空有云彩飘动好像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哪种运动知觉现象?(C)A.真动B.诱导运动C.似动D.自动27.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A.选择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C.理解性特征D.恒常性特征28.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形式是(C)。A.知觉理解性B.观察力C.观察D.知觉品质三、名词解释1、感应性: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2、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久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4、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5、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6、观察: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7、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本受感觉是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四、简答题1、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是有那些?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敏锐性、精细性2、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吧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它所受到的制约(1)与当前人们的实践活动的需要相关,(2)是否形成鲜明的对比。(3)是否具有活动性(4)刺激的强度是否足够引起注意。3、简述运动知觉及种类。它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1)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2)似动知觉是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4、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感觉对比是指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比较明显。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就叫继时对比,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为明显。5、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他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有有的知识,经验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理解。人的知觉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的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