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教师职业道德1.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版)内容;答: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2.理解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化;答: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是新时期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应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作为一名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二.终身学习是新时期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新时期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的思想精髓。除了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教师应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因此,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坚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3.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二)教育研究方法1.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答: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则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科学的各门学科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首先,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过程。其次,教育科学研究所要认识的是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再次,教育科学研究在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过程中必然要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方法是研究的手段。最后,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能对问题的解决及实践起指导作用。二、为什么要学习科研方法(即学习教研科学方法的意义)(一)深化教育改革(二)促使教育决策科学化(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大幅提高教师素质(五)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三、教育科研方法的分类1.按目的、功能和作用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的特定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研究:主要目的是开发与创造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某一领域的教育改革提出改进建议,主要解决如何改进现实、展望未来、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行动研究:它与发展研究概念类似,它指的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解决具体的问题,或为基层决策提供信息而使用的方法。很少关心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情景具有普遍适用性,研究的群体常常也很小,如只是一所学校上生物课的班级。也有人将其归为应用研究的一种。评价研究: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一个教育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价值和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因为它是评价一项实践活动或方案在一个特定情境下的价值,所以也有将其归纳到应用研究的。预测研究:对教育的某一个领域未来发展和趋势的研究,在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在对现实的各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教育的发展趋势作预测。2.按研究方法分,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四、哪些是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2)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法,也是描述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4)观察法2.理解如何进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参照本子笔记)答:一、选题的意义1.选题是研究的起点2.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3.对整个研究工作起制约作用一)选题的要求1.重要性选择课题应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选择那些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或在理论上有较大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2.清晰性选题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全局的成败。3.创造性创新性是指选题要有创见,要着眼于给人类增加新的知识、新的见解,并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时间新、内容新和方法新三个方面。4.可行性可行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1)主观条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研究基础、技术水平、个人爱好、研究热情等。(2)客观条件:研究受到的外在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参照本子笔记)(三)教育与心理测量1.掌握教育与心理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掌握教育与心理测量概念;答:(一)测量这是对一切事物差异进行区分的测量定义。(二)教育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假设,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体现人的心理活动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价值的过程。教育测量:是在心理测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按照教育目标规定的要求,使用一定的程序,对某种教育现象用数字加以确定的过程。(三)测量的共同要素(四)1.测量的对象(五)2.测量的理论假设和工具(六)3.数字表达形式这是对一切事物差异进行区分的测量定义。(2)掌握教育与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和单位。参照点有两种: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和相对参照点(以人为测量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根据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参照点和单位,区分出四种不同水平的量表:一、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其中的数字只是事物属性的符号,并不具有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字的顺序性,因而该类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二、顺序量表:按事物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的量表。三、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和等级,且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四、比率量表:有类别、等级、等距、有绝对零点(固定的原点)、可加减乘除的特征。(等距+平均数、变异系数)(3)掌握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四种水平;由于对事物属性给予数量化描述的水平不同,史蒂文斯把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四种水平,即称名测量、顺序测量、区间测量、比率测量。根据这四种测量的不同测量水平,就有四种类型的量表。①定类测量:对测量对象类型的鉴别,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也是其他各层测量的基础。定类测量是以类别或数字标记来区别事物的不同情况。②定序测量: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作次序的鉴别。如文化程度用大学、中学和小学来区分时就构成定序测量。定序测量只能区分次序而不能确定距离。如文化程度在定序层次只有高低之分,不能判定各文化程度之间的间隔大小。③定距测量:对测量对象之间真实差距的鉴别。定距尺度除具有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的特征外,其测量值之间的距离是有实际意义的。定距测量的量可以进行加减运算。④定比测量:确立测量对象之间的比率。它是最高层次的测量,除具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和定距测量的特征外,还要求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如可用定比尺度测量年龄,其真正零点就是刚出生的瞬间,因此可以说20岁是10岁的2倍;但温度就不能进行定比测量,因为0℃并不是没有温度,温度没有真正的零点,所以不能说20℃是10℃的2倍,只能说20℃比10℃高10℃。定比尺度的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4种数学运算,运算结果都有实在意义。(4)理解心理教育测量的测验理论基础及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2.常用教育与心理测评工具:(1)掌握常见教育与心理测验量表的种类;斯蒂文斯根据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参照点和单位,区分出四种不同水平的量表:①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其中的数字只是事物属性的符号,并不具有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字的顺序性,因而该类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②顺序量表:按事物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的量表。③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和等级,且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④比率量表:有类别、等级、等距、有绝对零点(固定的原点)、可加减乘除的特征。(等距+平均数、变异系数)(2)掌握各常用心理测验量表的测验目的,使用方法及结果解释(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卡特尔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焦虑自评量表、测验、兴趣量表、气质量表、性格量表);3.教育目标和评价(1)理解教育评价的概念、原则;教育评价的类型、过程;概念: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原则:(一)坚持客观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以及各种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所处的位置、学生的来源和构成、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的。在评价教师教学时,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环节和要素,还应参考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二)坚持全面综合,弱化枝节末梢教师的教学,是由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行为和学生活动,效果检测等环节和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环节和要素之间,仙湖联系,共同作用于教学。教学评价坚持全面综合的原则,是将各个环节和要素均纳入评价的范围内。全面综合的评价,是避免误判的有效途径,也能提高判断瑕疵或纰漏根源的准确性。(三)轻形式,重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学(学生学习)资源等,都是教学的形式,属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范畴。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互为表里,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四)鼓励改革创新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学的改革创新,是针对传统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教材的编写,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措施,评价和检测的目标、方式等诸多方面。首先应肯定改革与创新,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教师的主观意图,发掘其中的亮点,诊断失误的原因。(五)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常根据自己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的认识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会在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