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15)前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阶段(全8个,教育5个)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威特金——场独立与场依存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桑代克——尝试错误说(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桑代克——共同要素说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刺激——联结)加涅——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苛勒——完形-顿悟说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布鲁纳——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美国维纳——成败归因理论(内部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归因)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耶克斯-多森德定律(倒“U”曲线)贾德——经验类化理论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遗忘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加里培林——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联结、自动化)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顺序原则)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福勒和布朗——教师成长三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廖世承——192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阶段性与连续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认知方式: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德)。学习动机分类:高尚与低级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成败归因理论:维纳——喜欢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克斯-多森德定律(倒“U”曲线);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迁移种类:正负迁移、水平与垂直迁移、一般与具体迁移、同化性、顺应与重组性迁移。迁移的作用: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经验类化说(贾德)与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影响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迁移教学: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知识类型:感性与理性知识、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学习类型: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上位、下位、并列组合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知识直观:实物、模象、言语直观。提高直观效果: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有效进行知识概括: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遗忘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技能分类:操作、心智心智技能分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加里培林)操作技能培训: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地练习、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心智技能培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学习策略:认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元认识:计划、监视、调节;资源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社会资源利用。学习策略训练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地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训练方法:指导教学、程序化训练、完形训练、交互式教学、合作教学模式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习惯。创造性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创造性的培养: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品德发展特征: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品德的培养:有效说服;树立良好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影响课堂管理因素:教师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对教师的期望。群体动力: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测验的特征:信度、效度、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