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理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目的要求】明确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各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和代表性本草著作。【教学内容与学时】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1.产自中国的药?乳香没药紫杉喜树2.天然药?铅丹轻粉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使的药物称中药。l中药的概念:——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即:用此理论指导中药采集、炮制、制剂,并说明其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其认识与应用必须强调的是以中药理论为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l中药的来源——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l中药学的概念:——指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集、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之为“本草”。故“本草学”又称为“中药学”。一、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生与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它的认识与发展可概括为:植物——动物(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内脏)——矿物——发酵(酒)“百药之长”。从历史阶段概述之: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西周:1.已有专业“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2.《诗经》涉及植物和动物药共有300多种;3.《山海经》载有100余种;4.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后220)•西汉:《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它总结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等。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南朝刘宋时期·《炮炙论》——它是中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副作用。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李绩、苏敬《新修本草》(唐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最早一部药典学著作。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药物图谱,并附文字说明。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陈藏器·《本草拾遣》——增补大量民间药物,陈氏同时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能、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张鼎·《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海药本草》——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和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宋代(公元960——1279年)•1061年刊行《本草图经》(图经本草)——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国家药局——是北宋的一大创举,它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殿、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的规范(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金元时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绘制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之珍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著,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它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十七世纪末传授海外,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缪希雍·《炮炙大法》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清——民国——现代•清代(公元1644——1911年)•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遣》——共十卷,补充了马尾连、金钱草、鸦胆子等大量疗效确切的民间药。•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药学辞典工具书。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是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当代——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建立。中医药学纳入了正规化高等教育行列。•中药炮制的四个目的1、洁净药材,矫味、矫臭。(麻黄、根、炒僵蚕)2、增强药物功效(蜜紫苑、酒红花)3、降低不良反应(姜半夏、醋甘遂、巴豆霜)4、改变药性(地黄-熟地黄生首乌-制首乌)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收、炮制四气中药毒性归经升降浮沉五味中药药性理论第三章中药性能四气是最重要的中药性能(一)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应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的用药原则。具体来说,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的药物谓之平性药。(二)五味所谓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性能的高度概括。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4.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此外还有淡味药,即无明显味道。“淡”则“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四)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作用明显,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引经药--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称引经药。(四)归经徐灵胎云:“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肺经病变—――喘、咳等证肝经病变—――胁痛、抽搐心经病变—――神昏、心悸把药物的疗效与病机、脏腑、经络密切结合,可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用。临床观察紫菀、款冬花蜈蚣、全蝎朱砂、合欢皮润肺化痰止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安神归肺经归肝经归心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张景岳: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五)中药毒性(五)中药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现代则认为药物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五)中药毒性“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张子和1.毒性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中药中毒后所表现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类。2.中毒原因剂量过大服用太久炮制不当配伍失误制剂不妥外用失控误食误用。毒性药则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剂量限度内。3.预防措施(1)应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2)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3)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副反应,早诊断、早处理。一、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一)品种品种不同,对代谢反应和代谢物的积累产生较大影响。(二)产地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中药的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第四章中药的应用(三)采集中药的采收时节与方法对保证药物质量关系密切。一般在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四)炮制目的:增效、减毒、纠性、矫臭味、净药材、改性状。方法:修治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制霜、发酵、发芽、药拌等。(五)贮存药物的贮藏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通常采用的贮存方法有: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存及化学药物薰杀等。二、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一)配伍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中药七情:(1)单行(2)相须(3)相使(4)相畏(5)相杀(6)相恶(7)相反1.配伍七情(1)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2)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叫相须。(3)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5)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6)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7)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2.七情配伍关系(1)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药效;(2)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3)相恶是一种药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种药物的功效;(4)相反是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常用的配伍方法,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禁忌。(二)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2.妊娠禁忌3.证候禁忌4.饮食禁忌(三)中药用量(四)中药煎服法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十八反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十九畏药歌诀确定中药的剂量,应根据以下几方面因素来考虑。1.药物性质:毒性大、作用峻烈者用量宜小。2.药物配伍:复方中,君药比辅药重;单方剂量比复方重。3.年龄、病情、体质: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用量宜小。4.季节与地域:解表药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在严寒冬天的北方用量重;南方用量宜轻。(四)中药煎服法1.煎药法(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2)煎药用水:自来水、井水均可。(3)煎煮火候:补益药宜用文火慢煎;解表药宜用武火急煎。(4)煎煮方法:先加水浸泡30~60分钟,每剂煎煮2~3次,分2~3次服。2.特殊要求:(1)先煎: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半小时以上。(2)后下:一些气味芳香,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的药物。(3)包煎:主要指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4)另煎:主要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的煎出有效成分。(5)熔化: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3.服药法(1)服药时间1)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2~3次服。2)急性病可不拘时间,慢性病应定时服。3)胸膈以上病宜饭后服,胸膈以下病宜饭前服。4)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5)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6)泻下药及驱虫药宜空腹服。7)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3.服药法(2)服药方法1)汤剂宜温服。2)解表药宜偏热服。3)寒证用热药宜热服。4)热证用寒药宜冷服。5)服用丸剂用温开水吞服。6)服用散剂用温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