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1模块一教育基础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1·这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否认了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1·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基础。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生”。突出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的本质区别——意识性。二、教育的本质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大家认识一致的是:教育是一种活动。三、教育的发展()古代的学校教育(-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2学校教育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在文字产生最早之处,如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1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有庠、序、校、学等不同级别和性质的名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为“四书”、“五经”、“六艺”,“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与《孟子》,“五经”即《诗》(《诗经》),《书》(《尚书》)、《礼》、《易》与《春秋》,“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西欧教会学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作为主要内容。·世俗封建主的学校中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作为主要内容。·近代“航海学校”以及“城市学校”都属于萌芽状态的职业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1754年普鲁士最早颁布法律,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21、教育终身化2、教育社会化3、教育生产化4、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化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化,即实施全民义务教育。教育内部的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等)-35、教育国际化6、教育现代化7、教育多元化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柏拉图、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社会性(人性假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智慧王”)(-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3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生长。实质:并非真正主张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外的“外在”目的。4、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主要观点:崇尚精神,关注生命价值。()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3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确定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只读对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A1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A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A3我国教育有鲜明的政治方向。A4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我国的教育目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四有、两爱、两精神”-1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1-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4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1、旧中国学制改革的重要事件“壬寅学制”:中国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行。-1“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施行的现代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壬戌学制”,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12、新中国学制改革的重要事件1958年的学制改革。提出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1985年: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两基”“两全”“两重”3、我国现行学制系统分支型学制4、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2010年6月21日《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一、小学教育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1、古代小学的历史沿革在我国,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小学。西周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唐代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发达。2、近代小学教育的确立与发展1904年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53、新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末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的初中义务教育。(二)西方小学教育的确立与发展文艺复兴以前,欧洲的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类学校,叫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1是欧洲最早的初等学校。二、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3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2、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1、全民性2、义务性: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与普及性。-13、全面性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心理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心理素质方面启蒙的核心是启迪儿童智慧。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及其进展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初步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62、初步改变了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3、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4、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1、重视调整培养目标2、关注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变化和挑战3、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4、重视评价改革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第8次课程改革(一)新课程改革的阶段第8次课程改革,正式于1999年3月开始酝酿、实验和推广。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分别全面推广新课程。(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功能的转变。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3、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4、基础教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5、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6、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核心内容解读(一)新课程的理念1、核心理念:“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基本理念(1)、以人为本,育人为本。(2)、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7(3)、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4)、强调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5)、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6)、明确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方式。(7)、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二)新课程的结构1、新课程结构的特点(1)强调综合性(2)加强选择性(3)确保均衡性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如下: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科学(3-9年级);历史与社会(7-9年级);艺术(1-9年级);体育与健康(7-9年级)(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与实施途径1、综合实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2、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5)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6)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7)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四)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主体:中央、地方、学校(-1)选择题(-2)简答题(-3)材料分析题8(五)新课程的教师观、教学关与学生观新课程的教学观:体现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新课程的学生观: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主要成效新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中小学德育。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