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押题简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基础押题简答题1、一节好课的标准:(1)、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1)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2)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e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简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1)根据《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2)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处于义务阶段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勒令其退学的行为,就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5、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6、学校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简要说明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即道德认知,使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情感,使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是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2)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识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8、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9、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粘液质;(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不平衡的遏制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弱的弱型,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10、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11、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形象:a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b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识的含义;c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a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c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d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e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f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12、学习训练应遵循的原则。(1)主题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13、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有哪些。(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2)方向明确,要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这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3)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看思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15、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问题:a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b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程度较低。(2)对策: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b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c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16、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17、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科学教育知识(条件性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18、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19、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20、目前中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大类:(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21、教师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的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2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2)主观条件,z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是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23、课程标准的意义。(1)在国家层面上,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3)在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在教学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新标准(5)在教师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在学生层面上,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24、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以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25、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1)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方面来实现。教学在学校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2)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即是有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但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视其他工作,应当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26、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27、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2)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总结性目的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发展(3)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4)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28、怎样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易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的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29、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0、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3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中设教育体系的构建(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32、如何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希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33、创设想象力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活动、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产生的条件。3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35、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36、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37、简述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1)课前计划的差异(2)课程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差异(4)其他差异,如师生关系、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差异。38、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