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敢为事业用人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青年创新团队成长的启示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上述每一项任务,无不充满风险和挑战。承担上述任务的,却是一支青年人唱主角的科技团队:400多名“两总”(总指挥、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占53%;3000多名主任设计师、研究室主任中,35岁以下的占56%……“中国航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认为最让人羡慕的不是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工作很多年,会创造更骄人的业绩。”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曾如此感慨。令迈克尔·格里芬感慨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有哪些发人深省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进行了调查采访。不搞“论资排辈”勇于给青年人腾位子、压担子“重学历但不唯学历,重资历但不唯资历,在重大航天工程实施中尽早识别和发现科技领军人才的苗子并敢于委以重任。”说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培养选拔青年人才的经验,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学钏如是说。据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青年人才参加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对于能力实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及时推举到总设计师、总指挥岗位,选拔进科研院、所、厂的领导班子。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王翔,经过了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的历练,2009年担任了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刚刚38岁的他2又被任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两大系统的总指挥。出生于1978年的刘乃金,2007年刚到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工作时,组建了一个研究移动通信卫星技术的四人小团队。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样一个“三无”(无商业用户需求、无关心用户、无资金来源)项目,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获得了200多万的研发资金,他本人也在工作刚刚两年时就成了项目负责人。2011年7月,他又担任了通信卫星事业部研发中心副主任。最年轻的卫星总设计师孙泽洲(1970年生)、最年轻的卫星副总设计师杨保宁(1975年生)、最年轻的火箭副总设计师汪轶俊(1977年生)、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贺一峰(1983年生)……勇于腾位子、压担子,一大批优秀青年因此脱颖而出。“只要想做事、有激情、有能力,就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刘乃金说出了青年人的共同体会。完善政策机制努力为年轻人成才拓宽通道青年人才培养选拔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解放思想的勇气,打开视野的决心,也要有科学的培养机制与良好的政策支持。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三高人才计划”,到后来的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政策,再到去年新设的100万元的“航天功勋奖”和20万的“航天创新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持续关注青年人才的成长,有力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陈学钏表示,集团公司十分注重青年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一些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苗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向,然后再从政策到机制的各个方面鼓励他们沿着各自职业通道成长发展。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先后建立了70多个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技术骨干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第五研究院组建了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综合电子等技术攻关团队,由技术专家引领青年人才成长……3“在熟悉的领域带领大家,在不熟悉的领域依靠大家,每一个青年人在集团公司里都能找到发展自己的平台和通道。”美国加州大学博士、第一研究院的型号副总设计师杨小龙说,集团公司开展的“科技练兵”“老带新”“督导师”等活动,都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高度是事业的高度“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几十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始终把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和动力之源,把培养使用青年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这是中国航天成就辉煌的根本所在,也是让迈克尔·格里芬感慨的主要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队伍建设如同航天工程研制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人才工作实践中,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近年来启动的“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推动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新华社记者周英峰李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