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主城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德州市主城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4日来源:发改委1“十一五”城市规划回顾和“十二五”城市发展形势1.1“十一五”期间城市规划回顾1.1.1城市规划编制情况首先,2005年德州市编制完成了《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新一版总体规划不仅全面研究了城市长远发展战略与目标,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与规模,总体空间布局等重大战略问题,还以市辖行政区为单位分解落实各项战略目标,研究市区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规划。2005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十一五”期间德州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其次,2007年德州市开展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德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明确了德州的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以及交通建设、生态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为德州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长远的规划,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思路,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十一五”期间德州市还加强了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完善。着手开展了市区10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基本实现了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了新湖风景区改造提升方案、古运河风景区概念性详细规划、火车站周边区域改造方案、市区十二条道路的景观规划、南北出入口、博物馆等城市焦点、难点项目的规划。近3年共编制完成公共设施用地、生态绿地、居住小区等修建性详细规划约1000公顷,为加快城市改造和开发提供了科学指导。1.1.2城市规划实施及其效果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十一五”期间,德州市根据《德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及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时序安排,坚持充实新区,复兴老区的原则,积极实施“三区联动和两个跨越”的空间发展策略。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市结构框架已见雏形。新区建设的同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整合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德州市东部、北部和西部三大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为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与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控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得以实现。“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基本按照《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及近期建设规划的供应计划控制,以新区供应为主、旧城为辅,优先和重点供应东部地区,加强东部地区的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供给,逐步使之从以工业为主的开发区向生活生产相配套的新城区发展。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大盘活、清理闲置建设用地力度,严控粗放式发展的村镇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整合城市功能分区,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德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分区得到有效整合,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得到大大改善。首先,整合、完善了各工业园区的建设,强化制造业基地功能,重整各类开发园区的空间布局与功能,通过空间布局调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增强产业的集聚与规模效益。其次,德州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积极建设新区与改造更新旧区。完善居住区配套设施服务体系,整治居住区环境,增加休憩活动空间,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第三,德州市完善商业网点体系和商业设施建设,建设了奥德乐、银座等一批大型休闲购物商场和社区级商业街,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的商贸优势,提高城市商贸服务水平。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得以加强“十一五”期间,完善和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网络状的交通体系,完成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支撑体系的战略布局,为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了支撑,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道路交通方面,加快市区主干路网的建设,建成了天衢路、东方红路、新河路等一批主干路东延线建设,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城市的东拓和发展;加快推进新城区南北干路的建设,完成了广川大道、长河大道等配套市政道路建设,路网不断完善。另外,德滨高速公路、京沪高铁站等一批区域重点工程的建设,也正在推进之中。1.1.3存在问题近五年来,城市规划对德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1)城市总体功能分区有序,但局部地段交叉混杂德州经过历次规划,城市大的功能分区比较明确。如以工业为主的商贸工业区、经济开发区,以居住生活、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为主的德城区、河东新城等。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德州城区内有部分工业和仓储用地掺杂在居住生活区内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商贸区电力、化工、纺织等主导工业都是有一定污染的工业,对大气、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城市噪声污染也很严重,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市区内仍有数量多而分散的工业企业以及石油等危险品的仓库分布,给城市带来严重威胁,有待搬迁。2)城市框架已经形成,但城市用地结构失衡由于德州城市建设的整体东进,城市的道路和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向东延伸,德州的城市发展方向基本明确,组团式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这对德州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来讲,由于组团间的空间结构不够紧凑,工业园建设过于分散,城市用地延续了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用地的不经济和浪费。导致了城市用地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就是,居住和工业用地的比例过大。3)城市中心区比较突出,但部分公共设施不成系统随着河东新区的开发建设,老区行政中心的东移,新的城市中心区基本形成,功能也相对比较完善,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中显得比较突出。但是新区和老区在城市更新和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显著表现就是城市的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不成系统,分布不均衡,服务不畅通,等级不明确,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多不便。4)城市景观有所改善,城市特色仍不突出德州市经过多年城市建设,城市景观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沿运河和岔河建造了两条自然景观走廊;东方红路、湖滨路等一些主要街道形成了比较好的人文景观;市区建设了一些公园、广场也为城市景观增色不少,特别是开放式的新湖风景区,已经成为德州的标志性景观区。但除此之外,目前德州在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上缺乏自己的特色,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文化尚需挖掘和整合。5)城市道路东西框架基本拉开,南北交通不畅随着德州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城市整体的东进,城市东西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南北外环线、104国道、314省道、天衢路、大学路以及东方红路等城市主要干道已经将城市东西联系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德州主城区内南北交通存在诸多问题。联系南北道路网密度低,等级也不高,以及偏离正南正北向的河流影响造成了德州南北交通不畅。河东开发新区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南北向交通不畅的问题,虽然是新区,由于建设过程中许多支路被取消,路网密度仍然较低。1.2“十二五”期间城市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德州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末,德州城市发展多项目标将要实现。城乡统筹的时代需要、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承办2010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任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等等,在带来城市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给城市规划工作巨大的挑战。1.2.1城乡统筹的时代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德州城市发展要坚持城乡统筹的时代要求,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1.2.2.京沪高铁开通带来的契机2012年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将成为德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京沪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350km/h,建成通车后,德州与北京的时间距离将缩小到一小时左右,从而产生“同城效应”,也就是说德州市区藉此具有和北京的各项产业直接分工的机会。对于客运专线沿线城市德州而言,无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客运专线良好的发展前景必将带动德州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经济的转型。2“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1指导思想与原则1)城乡统筹2)深化落实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3)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4)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5)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6)维护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7)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提高规划可操作性2.2规划任务与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继续实施“西优东进,北延南控”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完善以三条自然水系贯穿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重点建设老城区、新城区、东部高铁组团,形成“两主一副三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与布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城市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心的功能,提升交通的运行效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继续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非建设用地的控制和管理,使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态结构,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加强旧城保护与更新。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做到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在发展中保持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以危房改造为重点加快旧城更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城镇解困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步伐,继续支持开发廉价房,安排危改房、经济适用住房用地供应,到2015年户籍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3城市开发建设规模3.1人口规模根据正在修编的《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20)》,2015年德州全市城镇人口预计达到31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规模为82万人(以总规最终审批通过的规模数据为准)。3.2用地规模“十二五”期间将是德州市发展形势较好的时期之一,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不断扩大。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测算指标,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市区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指标,以及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因素,最终规划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98.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120㎡/人(以总规最终审批通过的规模数据为准)。4城市空间发展与布局结合现状问题分析和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将来德州市空间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四个层面的策略和安排。4.1城市空间拓展策略“十二五”期间,市域空间发展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利用5-10年时间,将陵县、平原、武城、宁津四县纳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之中,构建起“一主四副”的组团式多中心城区发展格局。近期加快推进陵县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步伐。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策略为:西优东进,北延南控。根据中心城区各组成部分的现状及将来的规划预期,制定不同的空间拓展策略:运河开发区是承载德州运河文化的重要空间,应着重对区内的职能进行优化和调整,突出运河文化的特色,将不适合发展的用地进行置换和调整;德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向南发展面临着河流水系及铁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将来主要向北延展,而南部在规划期内以提升环境为主;东部高铁组团应进一步深化对高铁站起步区的职能、规模、交通组织、空间结构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规划期内适时选择东进。根据现状条件,中心城区建设各个发展方向的重点支撑项目内容主要有:1)东进支撑项目:高铁及其周边新兴功能区、东物流中心及整个东城区的发展。2)西优支撑项目: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面向广域(包含河北)的商贸功能提升、运河沿岸的保护与文化功能的更新,老城区整体职能的提升。3)北延支撑项目:北部物流中心、北部工业组团、文教区。4)南控重点:对新华工业园近期以控制为主,限制其规模,远期搬迁;城区南部生态片区的规划建设及整体环境优化提升。4.2城市空间拓展时序协调德州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按照近期、远期、远景的时序进行:近期主要是德城区、运河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自身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