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姓名:吴青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管理学·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田中禾20090401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作者:吴青松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刘铭菲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2007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2007年对外资银行全面实行国民待遇时刻的到来,中国金融业新一轮改革全面启动,这一轮改革主要是围绕着银行业的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展开的。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除少数位于金融改革前沿地区的个例发展势头良好外,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还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寻求着振兴之路。城市商业银行的变革不能被淹没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浪潮里,必须重视和加快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为其普遍建立起现代公司制度,以便为更好地吸引境外风险投资和迎接外资银行竞争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先进的治理机制使城市商业银行最终成为银行系统改革的活跃分子,与整个银行业呈同步发展态势。这篇论文立足于现有的关于一般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突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特殊性,比较了国内商业银行业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侧重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寻求了合理的解决途径和方案,同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模式。另外,论文还引入了产业组织学中的市场集中度理论论证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产业集中方面还有待提高,还需要通过“合并重组”来提高自身的实力,以便更好地参加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一系列理论研究、数据比较和实证分析,论文认为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急需提高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而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实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改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要真正实现这一基础,引入境外投资者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但是外资的进入又不是盲目的,它们会按照自己的标准选择投资对象,国内众多城市商业银行以现有的经营模式是难以达到这一标准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须通过体制上的革新、资本的整合与重组方能实现。2.期刊论文周建松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反思--兼论浙江省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思路-浙江金融2006,(4)2004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明确允许条件好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而中国银监会领导则多次呼吁要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投资者,一石激起千层浪,上海银行宣称有望在宁波设立第一家分行,西安市商业银行、济南市商业银行则获准分别引入加拿大丰业银行、澳洲联邦银行参股,成为国内首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杭州、武汉、大连、哈尔滨等也在商谈之中,威海商业银行已在济南设立分支机构,而浙江省银监局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的态度也十分鲜明,其中第一步则允许在衢州、丽水、舟山设置跨出城市的分支机构,一个个城市商业银行跃跃欲试,扩张之风再度掀起.2005年底,上海银行获准在宁波设立第一家异地分行;与此同时,北京银行也决定走向全国;2006年初,徽商银行用6+7模式,在合肥城市商业银行等基础上,联合省内其它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正式组建;凡此等等,笔者也有一些不同认识,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和思考.3.学位论文黄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研究2006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其改革的进程和绩效,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国有银行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依然不强,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寻求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在成为一种必然。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是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大限。随着这一天的临近,竞争日趋激烈,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指标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外资银行也必将随着国民待遇的施行,市场份额也会逐步扩大,各家银行都在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正是如何真正实现产权多元化,如何改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的水平以及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问题等。而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靠自己来解决,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与资源。本文通过对银行并购及银行跨国并购理论的分析,结合韩国在金融危机后的银行重组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案例的启示,讨论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意义: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实现产权多元化;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充实资本金、提高信用水平和国际化经营水平等)。接着分别从外资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的形式和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核心需求两方面讨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提出了引进方式“一行一策”,目前中建两行宜采取存量重组型、工农两行采取增量扩张型;业务合作现阶段应采取单项或多项业务合作,不宜全面合作;重组方式以股权介入方式为主。根据对影响股权定价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的介绍,采取目前国际通行的股权定价方法—市场比较法对股权交易进行定价分析,以此作为确定交易价格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价机制,通过市场充分竞价和博弈,最后形成一个确定的价格。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问题、境外投资者投机性问题、双方磨合期的问题等等。特别是一些国际性的大金融集团,往往要求其参股的银行服从其自身的全球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我们存在着利益冲突。本文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包括:加快法制建设、严格准入条件,强化风险监管;严格区分战略投资者和战略投机者;战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关系管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加强外部环境建设等。以期更好地实现战略引资的目的,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4.学位论文董飞开放背景下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分析研究2007近年来,中资与外资在银行业股权投资上的合作日益增加,尤其是外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中资商业银行,日益成为银行业对外开放中的一大亮点。大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出让部分股权,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形成了中国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热潮。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当前中资银行在改革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本部分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分析和历程回顾。本部分从中资银行的引资需求、管理层的政策支持及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迫切愿望等方面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以列表的形式对当前的中资银行业的总体引资情况作了介绍。第三部分,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正效应分析。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短时间内使中资银行的资本金得到强有力的补充,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充足资本的同时也实现了中资银行股权结构的优化,对于中资银行建立多种股权互相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使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金融主体,从而完善金融运行与发展的微观机制也起到了体制转换的关键作用;境外战略投资者大多是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贷文化、风险控制技术及金融产品定价技术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就成为国内银行业向国际先进银行学习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对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改进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引进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外资参股后中资银行的资本回报率、拨备覆盖率的提高及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的下降等各项财务指标的初步改善也非常有利的说明了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正面积极效应正在初步显现。第四部分,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潜在风险关注。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于中资银行来讲,是一把“双刃剑”,这是由引资过程中双方利益的不一致和着眼点的不同所决定的。作为投资方的境外金融机构,它们更看重的是其短期的资本收益和对参股银行甚至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的控制权,从而最大化攫取全球金融市场的利润。外资参股中资银行,除了追逐利润这一资本的本质特性外,其更长远的目标是要控制这些商业银行和相应的中国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其在华利润,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而外资也总是寻求以各种方式突破政策的上限,最大限度的持有中资银行的股份。由此导致的中资银行战略引资的过程中诸如控制权的争夺、机会主义的出现、甚至对我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威胁等潜在风险的确值得关注。同时,外资参股城市商业银行,无疑会对民营资本的进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况且目前境外投资者投资入股的都是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资产质量较好的商业银行,而金融资源不足的西部地区,迄今为止仅有西安市商业银行和南充市商业银行接受国际金融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及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的参股。若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有可能加剧我国金融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第五部分,规范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思考。综合前面章节对中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收益与风险的分析,面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把“双刃剑”,要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缩小或降低其消极作用,就需要金融监管方面和中资银行方面的双重努力。金融监管方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环节上最大程度地保证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规范引入,从整体上把握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速度和进度,在控股权和绩效之间争取找到最佳的平衡,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基础上保护本国银行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降低战略引资对于中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未雨绸缪,审慎监管,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西部的中小银行,推动地区间经济金融平衡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主体的中资银行,应该本着“资源互补性”和“文化相容性”的原则甄别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资后确保中方的控制权,对于外资方带来的先进技术,中资银行应该始终抱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尽快将外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本土化”,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真正达到“为我所用”而非“受制于人”的引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所带来的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等积极效应、防范控制权旁落、国有资产被低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联盟稳定性差等负面效应。第六部分,结论部分。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在今后继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实践中,金融监管部门只要把握好开放的进度和力度,做足外资参股的市场准入、运营和退出环节的审慎监管,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中资银行只要严格遵循金融管理部门规定的原则和标准,在引入外资参股方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现代化金融服务水平,在绩效和控制权方面不断寻求最佳的平衡,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相信定能实现与境外投资者的“双赢”。以上是本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文献较多的是对战略引资某个方面的思考,观点不免失之偏颇,对于中资银行业战略引资的多角度辩证分析还不多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中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战略引资的正面效应进行了积极的思考。5.期刊论文李永东.LiYongdong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外资应关注的问题-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中国的金融开放吸引了大批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排他性决定了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应慎重引进外资.城市商业银行在引进外资时应将引资和引智相结合,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为主要目的,根据周边政治、经济、金融环境和自身特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