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对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研究指导老师:栾文敬作者:柳虎摘要:医疗改革的推进会降低居民的医疗风险,从而间接影响了居民对投资于消费的选择,对居民的基本生活产生作用。据挤出效应和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发现,新医改具有挤出个人储蓄的作用,可以减少风险个体的预防性储蓄以及医疗储蓄,对提振个体的消费信心、扩大内需具有带动作用,此外还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但是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还处于“保大病”这一阶段,因而对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有限。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必须要从医疗保障制度本身入手,使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壮大社会福利和慈善力量,其中最为迫切和重要的是改善基本医疗保险,使全民都能共享改革成果。关键词:新医改;挤出效应;生命周期理论;医疗保障制度Abstract:Theadvanceofmedicalreformcanreducepeople’smedicalrisks,thusinfluenceschoicesofpeople’sinvestmentsandconsumptionsindirectly,andalsohaseffectsonpeople’sessentiallife.Accordingtothecrowdingouteffectandlife-cycletheory,wecanfindthatnewmedicalreformhaseffectsonextrudingpersonalsavings,canreducetheindividual’sprecautionarysavingsandmedicalsavings,toinspireindividualconsumerconfidenceandexpanddomesticdemandhastheleadingrole,besides,beingabletoincreasepeople’shappiness.Butbecauseourcountry’smedicalinsurancestillunder“protecttheseriousillness”,therefore,onlyhaslittleeffectsonurbanandruralresidents’life.Toimprovepeople’slifelevelmore,mustfrommedicalsecuritysystemitself,makingbasicmedicalinsuranceandcommercialinsurancecombined、expandingmedicalassistance、growingsocialwelfareandcharityefforts,firstofall,improvingbasicmedicalinsuranceisthemosturgentandimportant,makingthewholepeoplecansharethereformingachievements.Keywords:newmedicalreform;crowdingouteffect;life-cycletheory;medicalsecuritysystem一、引言医疗保障制度始于1883年俾斯麦政府颁布的《雇员疾病保险法》,从那时至今,医疗保障制度一直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完善等阶段。医疗保险的推行不仅减轻了国民的医疗负担,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维系政治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目前世界上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地区,医疗保障都在不断向前发展,当然我国也不是个例外。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我国新一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4月7日,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由此指明了新一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因而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对于整个制度体系,还是这个体系内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对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医疗保障体制的建立健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道路是曲折的,然而前途却是十分光明的。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看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情况,我们承认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在历史上比我国起步早,在现实比较中也比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更完备,但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体制,因为别国也还只是处于量变过程,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促进与国际的交流,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实施医疗保险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民意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实施的医疗保险政策措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验证,从实践中得到对其的全面认识,再利用这些认识指导下一阶段的医疗改革。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改革的成效即医改的措施对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了解了医改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住医改的实际利弊。因而,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医改对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的影响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二、挤出储蓄论与生命周期理论(一)挤出储蓄论挤出储蓄论由哈佛大学的马丁·费尔德斯坦于1994年提出。挤出效应: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再分配功能,可能会挤出个人储蓄,减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金积累,这种现象被称为挤出效应。新医改对居民基本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居民承担的医疗方面的风险大大降低,这时就会导致居民减少在医疗方面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使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作其他方面的消费和投资,这就产生了“资产替代效应”。但是反过来,由于医疗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医疗待遇,居民虽然会减少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但是并不代表这部分资金就会用来消费,而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变为其他类型的储蓄,并不是放在了市场,这样就会使医疗改革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综合以上两方面考虑,只有当居民把用于医疗储蓄的资金最大化了用于改善其基本生活,而不是用来用来最求更高的精神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时,医改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力才能趋于最大化。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民众还是倾向于把医疗储蓄资金的剩余部分用来改善其自身的基本生活条件,因而,医疗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医疗储蓄的挤出效应是很明显的。①(二)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生命前期的状况对他后期的状况是很显著的。将生命周期应用到消费领域就产生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①费尔德斯坦根据对美国的分析,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对个人储蓄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新医改的推行给居民带来了较好的医疗条件,同时也减少了居民医疗消费支出。同样,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角度来看,在一个人年轻时,新的医疗改革减少了医疗支出就会使其消费超出收入的部分减少;那么在他进入中年后,他的收入就只用拿出来一小部分用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在退休之后,虽然收入减少了,但是他在工作时期的收入就可能覆盖他在此时期内的消费。(三)挤出储蓄论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关系挤出储蓄论阐述了医疗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状况,主要说明了新医改实施以后,居民会减少医疗预防性储蓄,进而增加在基本生活上的支出。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阐述的是前期的医疗费用支出减少对一个人一生的消费具有平滑作用,即医疗方面的预防性储蓄被作为弥补其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差额,而并不是用来作为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这两种角度去看,医疗改革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削弱,但是人们最终是否会采取消费还是储蓄的方式是决定这一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居民往往会采取消费的方式来使用那部分医疗性的储蓄收入,而不是用于保证未来生活的可持续性。至于居民倾向于消费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稍作分析。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有远见,这些人不会想到会利用医疗结余的费用去增加以后生活的安全性,短视是一个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当前物价水平的不断提升,重新把这部分医疗资金作为其他储蓄可能会带来贬值的风险。此外,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稳定的收入和可观的未来收入预期,因此这部分人也不会再次将医疗预防性储蓄资金再次投入储蓄机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那就是即使存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新医改对于居民医疗预防性储蓄的挤出效应也是相当明显的,对居民的基本生活也会带来相应的影响。三、目前的医疗保险情况及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及社会福利和慈善共同组成的,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比重最大的一个分支,基本医疗保险又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三部分。因而,分析医改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就需要分别从这几个分支来确定。(一)基本医疗保险1.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城镇职工的医疗健康服务逐步得到保障,这不仅极大的是城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国家创造了更多了财富,另一方面,这也使城镇职工承担的医疗风险大大降低,对提高城镇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家庭基本生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城镇居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医疗的诉求,城镇居民也被纳入到了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之中,至此,城镇居民和职工有了基本的医疗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见表1)。表1显示了2005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以及医疗基金的收支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城镇居民的参保人数都有一个很大的上升,特别是普通居民参保数。而且医疗基金支出从2005年1078.7亿元增加到了3271.6亿元,即使这说明不了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的得到了提高,至少也能说明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新增受保人的医疗得到了切实的保障,这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其就会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其自身的基本生活条件,也加大了追求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可能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但是,城镇职工和普通居民参保人数从2005年到2010年增加了27727万人,医保基金支出仅增加了2192.9万元,而基金结存却超过了支出,这并非说明了基金收入增长过快,相反,基金收入也只是增加了2550.1万元。这反映了医疗基金投资的不合理以及医保水平并未实质提高,这点可以从我国医保基金高储蓄得到些许原因。表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20052007200820092010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万人)1378318020199962193723735在职职工1002213420149881641117791退休人员3761460500855275944基金收入(亿元)1405.32214.23040.03672.03955.4基金支出(亿元)1078.71551.72084.02797.03271.6累计结存(亿元)1278.12440.83432.04276.04741.2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万人)42911182618210195282206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对于城镇职工与普通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针对于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起步较晚,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