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心理生理障碍与健康心理学问题?心理问题会导致身体疾病(问题)吗?有哪些?我们可以随意的调节血压、呼吸和脉搏吗?根据你之前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如何解释心理问题导致了身体的问题?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问题导致了身体的问题(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社会刺激应激反应疾病发生神经内分泌免疫变化潜意识心理冲突或认知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stress):个体面临或觉察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一、应激应激的系统模型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健康疾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心身反应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也称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response)应激的心理反应:(一)情绪性应激反应(二)认知性应激反应(三)行为性应激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意识障碍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像力减退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一、应激的后果急性应激慢性应激应激的医学后果适应不适应亚适应二、应激的医学后果1.急性应激障碍(ASD)遭遇强烈的精神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出现短暂应激反应精神障碍。二、应激的医学后果1.急性应激障碍(ASD)(1)核心症状:回避与麻木、高度警觉状态等(2)分离症状:麻木、迟钝、人格解体等(3)一般表现:茫然、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等(4)精神病性症状:激越、思维联想松弛、片段的幻觉、妄想、木僵状态,情绪障碍等症状特点二、应激的医学后果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个体受到威胁或灾难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心理反应。通常延迟在事发1月后,有些则在创伤后数月至数年延迟发作。(1)反复体验:不需刺激和相关引发物(2)回避与情感麻木:PTSD的核心症状(3)过度警觉:早期此症状最为普遍(4)症状常在创伤事件后数日至数月发病,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症状特点二、应激的医学后果3.适应激障指个体经历应激事件后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症状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可同时出现适应不良行为及躯体不适。二、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diseases),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一)、心身疾病的概念躯体疾病心身病心身症神经症精神病心身疾病二、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二、心身疾病概述(一)、原发性高血压(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三)、糖尿病(四)、哮踹(五)、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六)、经前期情绪障碍(七)、肿瘤及其心理问题三、常见心身疾病(一)、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最早确认的一种心身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此病由综合性因素所致。心理社会干预,效果较好。(我国城市35至60岁的中年人中,三分之一是高血压患者)(一)、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1959年发病率患病人数1979年1991年2002年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万人0•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5亿,每年增加300多万人血压分类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120和<80高血压前期120~139或80~891期高血压140~159或90~992期高血压≥160或≥100摘自《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一)、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一)、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受损脑血管受损肾脏受损眼底受损肢体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1.不良行为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缺少运动、吸烟及大量饮酒等。2.童年应激:童年期的应激如被虐待、社会隔离、低社会经济状态等。3.负性情绪:诱发因素。(焦虑、愤怒情绪及发怒后抑制情绪的发泄可明显增加危险度。4.慢性应激:应激性生活事件与高血压有关。5.人格特征:过分谨慎、顺从、愤怒的扭曲表达、好斗等人格特质等。6.精神障碍:失眠、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心理社会因素:(一)、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原发性高血压遗传肥胖吸烟酗酒精神紧张过度摄盐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II异常增多多因素致病。公认血管紧张素II异常增多会直接导致。多因素致病二战期间,被围困在列宁格勒达三年之久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4%上升到64%。(一)、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HD)。(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AHD)冠心病发病率10年增加2~3倍;急性心肌梗塞10年增加2倍以上;发病总趋势是北方高于南方;冠心病致死率位肿瘤、脑血管意外后居第三位;国内:(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展(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社会因素1.A型行为模式2.生活事件3.负性情绪4.不良健康行为较高的成就欲望,富于挑战和竞争精神,争强好胜,不耐烦,有时间紧迫感等。(B型行为:有耐心的,谦虚的,放松的,有安全感的)CHD患者大都有A型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社会因素1.A型行为模式2.生活事件3.负性情绪4.不良健康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不耐烦(Impatience)(Friedman)A型性格的特征是: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出人头地;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对人有敌意。与A相反的性格,如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的性格称为B型性格肿瘤的性格模型,即C型性格。特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怒而不发,好生闷气,内向。A型B型C型(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社会因素1.A型行为模式2.生活事件3.负性情绪4.不良健康行为有1/2~2/3的心肌梗死病例有诱因可寻。其中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及体力劳动最为多见。日常烦恼生活事件次数主观评价应对方式易感素质应激性生活事件常被作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社会因素1.A型行为模式2.生活事件3.负性情绪4.不良健康行为抑郁障碍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而冠心病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7%~22%,是普通人群的3~4倍。焦虑使交感神经的活动增加,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有报道心肌梗死后焦虑严重的患者出现心脏严重缺血或死亡事件是无焦虑障碍者的5倍。愤怒回忆对心功能的损害最大。双相障碍中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仍然较高,且起病年龄较早。(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社会因素1.A型行为模式2.生活事件3.负性情绪4.不良健康行为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等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缺少活动A型行为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社会因素健康行为(healthbehavior)三、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行为是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保持良好状态的行为。一、吸烟吸烟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均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吸烟者的肺二、饮酒与酗酒酗酒(alcoholabuse)指过度饮酒造成躯体或精神损害,以及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或称为问题饮酒或酒精滥用。酗酒者的发展轨迹三、网络成瘾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慢性或周期性的对网络着迷状态,不可抗拒的渴望与冲动,上网后欣快,下网后出现戒断反应,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依赖现象。三、网络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交易成瘾信息超载游戏成瘾网络成瘾三、网络成瘾四、饮食合理:延年益寿不合理:导致疾病合理饮食的原则:饮食成分均衡合理的加工方法搭配得当良好的进食方式量出为入二、锻炼(physicalexercise)第三节饮食、运动与肥胖是一种通过有效的身体运动方式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活动。特点:循序渐进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五、肥胖肥胖症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的一大流行病。目前全世界有约3亿人受肥胖症困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中国BMI的判断标准是:BMI18.5是体重过低,BMI在18.5~23.9之间是正常,BMI≥24.0是超重,BMI≥28是肥胖。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五、肥胖肥胖测量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一、性行为(sexualbehavior)人类性行为是指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接吻、抚摸、性交等)。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数减少与危险性伴发生性行为同性恋人群的预防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二、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或类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二、性传播疾病爱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一名医生报告说,在几名同性恋男子身上发现了一种神秘而可怕的新病种。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