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心理防御机制doc1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河北大学教育硕士何新赏[摘要]心理防御机制(以下简称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其重要性已广为心理学家们所认可和接受。关于防御机制,研究者们已进行了诸多探讨。本文拟对防御机制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不同研究的争论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旨在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防御机制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类、作用、领域内的研究。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又译为“防卫机制”、“潜意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1]。1894年,S.Freud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1926年,弗洛伊德又重新关注防御机制问题[2]。在《自我和本我》一文中,他提出了人格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元结构,把防御机制归属于自我,作为自我的一种功能。根据他的观点,防御机制指的是“自我在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冲突中所采用的全部策略”[3]。这些机制通过篡改或曲解现实达到降低与排除焦虑、维护健康和自尊的目的。1936年,S.Freud的女儿A.Freud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以调节压抑与外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目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使外在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二、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A.Freud把散见于他父亲著作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归纳为下述10种: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A.Freud研究了防御的某些模式与不同形式的神经症之间的关系、防御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添加另外的五种防御机制:禁欲作用、自我约束、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抵消作用。除了以上提到的S.Freud和A.Freud提出的防御机制之外,Kernberg和Klein于1973年描述了分裂、伴无能之全能、简单的理智化、投射性认同和精神病性否认等五种防御机制[4]。后人在Freud父女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防御机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Vallian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Valliant于1971年对随访30年的30名成年男性自我适应过程研究后,认为防御机制可分为如下四个层次[5]:(1)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对现实的歪曲;(2)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幻想、投射、被动攻击、疑病和潜意显现;(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理想化、潜抑、转移、反向形成、分离;(4)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期望、利他和幽默等五种心理防御机制,这个分级为美国某些精神病学教科书所采用。Valliant于1986年又对随访40年的307名男性作资料分析,又提出了3级分法:(1)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期望和利他;(2)中间型或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转移、潜抑、隔离、反向形成;(3)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潜意显现、疑病和分离。和以前的分级相比,取消了自恋性防御机制,但差异不大,这样三级防御机制的作用就超出A.Freud的观点[6]。迈斯纳、麦克和塞马尔于1975年的分类是:(1)自恋防卫(narcissisticdefense)包括:投射;否认;歪曲。(2)对方不成熟的防卫(immaturedefens-es)包括:行动化;阻断;疑病;内射;被动攻击;退行;分裂样幻想;躯体化。(3)神经质防卫(neuroticde-fenses)包括:控制;转移;解离;外化;抑制;理想化;合理化;反向;阻抑;性化;(4)成熟的防御机制(maturedefenses)包括:利他主义;预期;克制或禁欲;幽默;升华;压抑。(5)其他几种为精神分析重视的防御机制如:固着;转换;自居或认同;激将行为[7]。Bond于1983年[8],Peery于1989年,Andrews于1989年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分级。我们学者曾文星在《分析的学理与治疗过程》一书中,利用一张表列出了四类共20种[9]。这20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属于自恋(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歪曲作用;属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内射作用、退缩作用、体化作用、幻想作用;属于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潜抑作用、解离作用、转移作用、隔离作用、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抵消作用、补偿作用、仿同作用;属于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作用、升华作用、幽默作用、利他作用。在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有上百种。根据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有人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出发,有人从心理防御机制的性质出发,但主题分类方向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来划分。于是,分类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分类的方法越来越精细化和准确化。她把“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术语用来指代不同的防御过程和策略。三、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面对挫折、心理冲突和压力的应对与调节的反应体系,是维系个体心身健康的重要活动方式。我国的心理学专家将其表述为心理防卫机制,并提出:“我们了解心理防卫机制后,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防卫机制应付挫折,如升华、补偿、幽默等。积极的防卫机制是把挫折变为前进动力的重要方式。”[10]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有它积极的作用,也有它消极的作用我们不可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俱、嫉妒等消极情感的伤害,有助于我们维持情感的平衡或心理的平衡,在不能有效地控制情境时把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例如,把一些不能忍受或会引起内心烦恼或痛苦的念头尽量抑制下去,不去想它,可保持心境的安宁,并可使我们集中精力面对现实问题;当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时,以开玩笑、说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进行自我解嘲,处理问题,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的局面。能够为我们获得喘息的时机。有的防御机制的运用还直接有利于我们行为的改善。如想象、幻想机制的运用,在我们趋近某一目标的进程不顺利或遇到暂时困难、挫折时想象到我们获得胜利时的情景,可增长我们衰落了的动机。有的学生记忆力不行,他就努力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来补偿;有的学生体育活动不行,他就努力在文娱上有所发展,以获得某种自尊和优越。如升华机制的运用,有的学生失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转到学习上,成绩大幅度提高,并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有的嫉妒心较强的人,将妒火移至奋发努力上,以对社会的更多贡献来超过对手。心理防御机制的消极作用:心理防御机制的消极作用有如下四方面:①它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歪曲、掩盖或否认现实,如压抑否认、投射、文饰等。从现实定向防御转向自我防御时,也就是从欺骗别人转向欺骗自己。而沉溺在自欺行为中是个体走向脱离现实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结果是使观念中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与现实中的自己的疏远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心理疾患。②阻碍心理的发展,耗费了本来可以用于更为有效的个体活动的心理能量,特别是无意识水平上的自我防御更是如此,从而削弱了个体发展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如反向机制是对焦虑的一种非理性顺应,为实现虚假的和伪善的目的,消耗大量能量,歪曲现实,使人格变得既呆板又固执。当防御机制成为反应的唯一支配形式时,个体就表现为人格顺应不良了。③减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尽管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暂时解决痛苦,抵御情感创伤,但是它们曲解现实,并因此妨碍问题的有效解决。一个依赖于防御机制的人可能从未学会更有效地对付现实问题的方法。例如,把自己的敌对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可熊越米越从社会中退缩:由于拒绝承认自己的债怒情绪,他可能从未认识到大多数人是好的,并且也从未现解他和他人可以发展满意的人际关系。达样,他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因此心理防御机制的过多运用尤如我们常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上愁”。④被压抑的感觉和观念虽然从意识的认知上被隐藏了,却仍然在心理的底层有力地活跃着。在那里我们的意识无法控制它们。它们经常溜出来,作为心理生活的一种牵制力量在起着作用。也就是说,现实的自己总会找到表现自己的方法,被防御机制排斥在外的现实的自己会通过厌烦、失败、无名的焦虑、内疚、压抑、无意识的动机以及与自我疏远的种种症状来顽强的表现自己。最后,如果自我防御的使用也不能减少日益增长的紧张和焦虑,那么,另外的叫做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防御系统就会发展起来。这时个体就进人了不正常行为的范围。“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临床症状被看成是个体实际上是的那种人与个体希望保持的那种人之间的显著差异所导致的冲突的副产品。”四、学术领域内的防御机制研究认知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对记忆的研究表明,没有意识到的记忆仍然影响着有意记忆和任务成绩。目前一些认知心理学家正在思考,像压抑一样的过程是如何发挥功能的[2]。研究表明“认知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或在执行过程后,未被意识所觉察”;Bonano&Wxler发现,注意可能对刺激加以区分,一种刺激在意识层面被意识到,另一种则不会;这样的注意区分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推动了分裂机制的形成。另外,尽管缺少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的觉察,Greenwald对这种刺激的生理和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那些未被注意到的刺激会影响行为[2]。这也在潜意识的心理动力的激活研究中得以证明。社会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防御机制在社会认知和其它理论框架的支持下“被重新标注或被重新发现”。“特定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说认知失调,都只是对防御机制研究的委婉的说法”,涉及到投射的认知过程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只不过它更名为归因,后来也称为“错误的共识效应”。置换机制是“代罪羔羊”研究早期工作的基础,隔离机制作为“不协调缩减”出现。最近,否认的一些方面也被重新改造为“积极错觉”,抵消被重新标注为“假设思维”。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已经开始致力于对精神分析中的防御机制的整个领域进行研究,但是使用了不同的标签[2]。发展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防御机制会遵循一种发展的模式(Cramer,1991;Vaillant,1992),儿童对防御机制的使用是以一种发展的、可预测的模式而变化的,认知上较为简单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在儿童早期占据着支配地位;而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更为复杂的防御机制则占据着主导地位。事实上采用认同而不是否认和投射的防御机制可以看作是情感成熟的标志(Cramer,1998a)[1]。通过将防御机制纳入到儿童的心理过程中,就能理解以前一些令人迷惑的行为。另外,实验研究表明,那些经历过失败的儿童增加了对防御机制的使用;在经历同伴拒绝的体验之后,女孩社会顺应不良的程度越高,就会使用越多的防御机制。人格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对青春期晚期的青少年来说,那些处于同一性不认同状况下的青少年更多地使用防御机制,对个体同一性的威胁导致个体增加了防御机制的使用。此外,个体在防御机制的使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具有强烈女性性别认同的个体更可能使典型的女性防御机制,而那些具有强烈的男性性别认同的个体则更可能使用男性防御机制。研究还表明,性别角色冲突与逐渐增多的防御机制的使用有关系,具有女性人格结构的男性和具有男性人格结构的女性比那些具有与性别一致的人格结构的个体更多地使用防御机制。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都倾向于采用某种特定的防御机制(Bond,1992;Vaillant,1992)。心理学家将这种个人的模式称为“防御风格”。在一些情况下采用防御机制是正常的,一种适应性强的表现(Fenichel,1954;Vaillant,1977,1992)。研究发现成年人采用的防御方法和其早期童年经历有关。研究人员经常发现,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法与心理功能出现问题有关(Carmer,1999,2000,2002;Kwon,2000;Vaillant,1997)。五、结语综上所述,文章简要回顾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