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外出务工或经商党员、人才流动中的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形成了一支流动党员队伍。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流动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今后党建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对全县流动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基本现状——党建工作的“软肋”据调查,到2011年8月底,我县所辖10个基层党委的流动党员总人数为366人,占全县党员总数5249人的6.98%,其中农村流动党员358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97.81%;企业流动党员5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37%;个体户流动党员3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0.82%。党员流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无流入党员。各基层党委调查统计都没有流入党员,目前所指流动党员实际上仅指流出党员。二是流向县外党员多于流在县内党员。从乡镇所属党支部流出在县内党员数占党员总数的6.8%;流出县外党员数占全县党员总数的93.2%。三是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三不”党员(不按规定交纳党费、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流动党员基本能正常缴纳党费,但有28名党员不按规定交(不交、少交)党费,占流动党员总数的7.65%。流动党员外出均没有参加外地党组织的2活动,成为在外地的“隐性党员”。流动党员在返家期间在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的有100人,仅占外出党员总数的27.3%。四是教育管理工作滞后。2011年来各基层党委均没有专门集中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培训,接受原所在党支部教育管理的流动党员为81人,仅占外出党员总数的21.1%。具体情况见下表:××县2011年流动党员管理情况统计表截至10月止单位:人名称党员总数流动党员总数流入数缴纳党费情况流出数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次数县内县外在外支部回原支部本乡党委本地党支部××镇956700按时足额070013010××镇864890按时足额782017014××镇67846013人不按规定442016011××乡478500按时足额050017013××乡3735609人不按规定650011011××乡3253106人不按规定13001208××乡249190按时足额3160909机关党委11670县××局党委1020××街道党委5750按时足额4155合计5249366028人不按规定253410100081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全县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工作3比较松散、外出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和乡村教育管理不够等问题,犹如党建工作的“软肋”,还难于达到党员教育管理“管实、管住、管活、管好”的目标。工作措施——进展迟缓的“做法”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逐步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正轨,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做法:(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的基础。近年来,我县根据流入党员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具体方法。一是认真组建社区党支部。根据机关单位辞职、企业下岗或分流人员中的党员在县城集中居住较多的实际情况,成立泉兴、寺兴社区党支部,使在城关居住的流动党员“有家可寻”。二是积极组建外来企业和商人独立支部。及时成立在四川街组建由四川商人党员组成的商业街党支部,使来××的外籍流动党员“有家可住”。三是以个体劳动者协会为基础组建个协党支部。由县工商局党总支牵头,组织个体经商的流动党员建成个协党支部,使闲散经商的流动党员“有家可依”。(二)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卡,对流动党员一律实行造册登记,并注明党员外出的时间、去向及其联系方式等,便于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进一步跟踪了解和协调帮助。针对农村流动党员占流动党员总数的97.81%的实际,对全县所有农民工党员建立档案,做到“六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行业,掌握新住址,掌握联系办法,掌握党费交纳情况。(三)建立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登记制度。部分党员外出前写出申请,注明拟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事行业以及联系办法。二是建立谈话制度。规定流动党员每次回乡至少同联系人和支4部谈话一次,支部根据其思想状况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建立思想汇报制度。要求农民工党员在外每年至少向支部以书面形式汇报两次,汇报材料存入本人档案。四是补过组织生活制度。每年利用春节前后对外出回乡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补课。五是建立集中教育学习制度。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回家的机会,组织召开支部会议,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存在问题——不容忽视的“负担”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识不深,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力度较差。一是基层党委对教育管理工作力度不够。尽管我县已建立流动党员基本档案,但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还停留在表面上,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未采取相应措施,存在放任自流、疏于管理的问题。如2011年来,全县有流动党员的12个基层党委均没有专门集中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培训。二是部分基层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措施不力,缺乏有效的手段,方式陈旧,表现为工作一般号召多,习惯于嘴上说说的老办法,在抓落实上有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对“管住”信心不足,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工作要求。(二)管理不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五难”现象。一是难执行制度。一些党员组织观念不强,外出期间没有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登记、谈话、汇报、学习等制度履行党员义务,党支部严格执行制度较难。二是难掌握去向。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再加上大部分时间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流动性大,原党支部难于掌握其动向。三是难开展活动。根据调查情况,我县目前的流动党员都没有转出组织关系,根本不5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而又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故此,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组织活动难以落到实处。如全县366名流动党员中,在返家期间在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为100人,仅占外出党员总数的27.3%。四是难规范管理。在流动党员特别是农村流动党员中,部分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党员因外出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支部在其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造成了流动预备党员转正难、流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难和在外出流动人员中发展新党员难等问题;部分流动党员在返家期间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由其亲属代为交纳,少数流动党员无法联系缺交党费,成为“挂名党员”。五是难发挥作用。外出流动党员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组织活动,因长期不履行党员义务,党性观念逐步淡薄,对党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工作不闻不问,既不关心集体建设,也不对家乡建设献计献策,没有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三)衔接不上,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缺少沟通。一是没有抓实流出党员的管理工作。流出地党组织对外出党员不开党员证明信、不督促转组织关系、不发流动党员活动证、不与在外党员联系,使外出党员成为“三不”党员。二是没有抓好流入党员的管理工作。一方面,流入地党组织不问不管外来打工或经商人员是否是党员;另一方面,流动党员所在打工或经商的社区或企业党组织设置滞后,使在其中工作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以落实。三是缺乏对流动党员的互相沟通联系。对流动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流出地与流入地双方党组织都缺少联系沟通,造成工作脱节现象,没有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四)把关不严,没有发挥流动党员的管理载体作用。在流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2010年中组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6织关系管理的意见》,各级党组织应严格执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党组织和流动党员都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出现流出地党组织发证和行前教育不够,流入地党组织接收管理不够,党员本人参加活动、交验组织关系介绍证件的自觉性不够,导致应发不发、应查不查等现象,对流动党员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载体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对策措施——强化管理的“钥匙”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其在流入地的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发挥先进性作用,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要重点围绕“管实、管住、管好、管活”的目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一)提高认识,密切配合,下力“管实”流动党员队伍。按照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和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目标责任制,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党建目标考核管理内容之一,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职责,促使各基层党组织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并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抓实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力度,与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召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摸索并出台有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辖区内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促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二)健全机制,严格督查,认真“管住”流动党员队伍。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度。从政治思想、执行纪律、组织观念、发挥作用等方面对流动党员提出要求,并把完成任务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二是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外出的7党员,党支部要按照有关规定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并督促检查党员在外出期间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凡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所到地党组织都要及时接纳,将其编入一个组织,对其参加组织生活情况要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作如实记载,要将流动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记载作为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跟踪登记制度。健全流动党员档案,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去向、原因、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登记,随时跟踪掌握其动态;对已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注意与其所去地党组织联系,尽量避免出现“口袋”党员或“隐性”党员。四是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党支部要树立“全党一盘棋”的大党建观念,改变单向、被动管理为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体制,明确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流动党员,定期与所去地党支部联系,了解党员流动后的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工作、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五是实行严格验证制度。将检查《流动党员管理证》作为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流入地党组织要协同配合公安、计生等部门共同做好验证工作,使流动党员有“家”可找;流出地党组织在外出的党员回家时注重查验,督促其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履行党员义务,强化对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六是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严格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注重对流动党员进行评议,严格落实奖惩,合理运用评议结果。对评议出的优秀党员,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评议出不合格的“三不”党员、挂名党员,要严肃进行组织处理,确保“出口”畅通,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成为教育管理流动党员队伍的有效措施。(三)抓紧宣传,注重实效,努力“管好”流动党员队伍。思想教育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宣传内容方面,要按照“实际、实用、实在”的要求,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工作制度和措施等列入党组织政治理论和业务知8识学习的主体内容之一,力求做到党组织知道按规定进行管理,流动党员明白按程序接受教育,通过宣传达到切合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宣传形式方面,要积极总结、认真挖掘和努力推广“党员流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