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探究常州市北环幼儿园朱萍内容摘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实践性教学反思的过程。从教师职业生涯来看,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一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直接关系到新教师的未来发展。新教师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稳定性。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认识入手,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途径。在了解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困惑后,从探究具体方法入手提出对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养方法,包括为新教师创建学习氛围,加强其专业理念、知识结构的形成;建立培养机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进一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模式;开展教研研究,促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词: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实践性教学反思的过程。从教师职业生涯来看,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一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它不仅决定着教师的去留,同时直接关系到新教师的未来发展。新教师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稳定性。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认识入手,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途径。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理论认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实现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教学行为上,也存在于教师内在的教学观念之中,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完善。这一变化最初从某个局部开始,可能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重组,趋向科学合理;可能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完善;可能是专业情感的升华与教育信念的坚定;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最终都将指向教师素质的提升。《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治园之本,动力之源,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因此,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是幼儿园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往的教师队伍建设,往往侧重于管理,监督和考核,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教师培训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忽视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法真正的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坚1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建立学习性组织为前提,以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为基础,以教研培训一体化为手段,为老师的自我完善创设广阔的天空。二、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实困惑从调查表(附图一)的结果来看,新教师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和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还有着较大的区别,园所进行的园本培训、帮带培养一方面促进了新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新教师个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教师的个体特长不易得到更广阔的空间发展;领导都具有较长远的发展目光,有较强的对新教师的培养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一定的发展空间,一头抓经济一头抓教师的发展,要将对新教师及其它教师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落到点处,有点分身力乏的现象;园本培训对新教师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新教师缺少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新一代的教师有着较轻的沟通能力与时代进取心,在现有的培养方式中,新教师原有的个性逐渐被磨和掉,缺少了“个性化”的发展;帮带作用的持久性:新教师一进入工作岗位,便形成了一个罗卜一个坑的教学机制,因而,在一般的配班情况中便会采取老教师代新教师的帮带班级,这样新教师的培训、比赛、观摩等活动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一方面老教师在以班级工作为主的工作安排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新教师面临着困惑与挑战,首先,对新教师来讲,由学生到正式任教是一个身份的转变,由于角色的转换、责任的变化,往往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同时,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幼儿园的实际教学,甚至感到“学的理论根本就是与实践相脱离的”。其次,对新教师职业的憧憬和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易使新入职教师降低职业信念。新入职教师刚开始对初为人师具有信心,感到快乐,专注于教学,但会随教学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转而感到力不从心,如维持课堂纪律、获得孩子认同等。甚至,有些新教师无法适应现实教育环境,感到自己未做好专业准备或觉得职业选择错误,对教育工作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职业焦虑和挫败感。三、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探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朱小蔓教授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完整内涵应包括观念系统、知识系统、伦理与心理人格系统,这对探索教师专业2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立足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园本培训为切入点,提出“一年入轨,两年出徒,三年成才”的培训目标。突出强调新教师应有专业理念(既:正确的幼儿观和教育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教育机智,具有适应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专业素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特征;有专业态度,优良的道德素质等。(一)新教师专业理念的形成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专业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性支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态度归根到底都潜移默化地受自身专业理念的影响,没有专业理念的更新,教育难以胜任时代与社会的重托。所以新教师专业理念的形成对促进其专业化成长十分重要,应培养她们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新观念,树立科学的幼儿观、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师幼观和自我发展观等,并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方法。(二)为新教师创建和谐学习的氛围,加强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既要包含科学精神,又要包含人文精神,应是包含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知识、条件性知识等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那么要获得这些知识,就要求新教师不断学习,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的探索兴趣和发展需要。1、建立学习化校园,促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让教师学习成为习惯,让教师交流成为常规,设立新教师读书班,给新教师确定任务和目标,如每周读二份有关教育教学的书刊,并摘录。每月召开《科组研讨》会,促进教师的交流。每年至少订阅两种教学杂志,每学期写两篇具有发表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两篇以上的教育教学案例或反思,特别是要写好教学反思,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观念、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的对话,又是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是园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3的形式,是新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2、同伴互助,创建浓郁学习氛围教师互助合作是园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要求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每个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同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开展同伴互动,分享交流的活动,宽松的、自由的学术氛围,尊重和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职业的自信心。如:在活动中让教师们说,说自己的经历,说自己的教学故事,包括教学中面临的问题、难题,是如何想方法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又遇到怎样新的障碍等,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对话,达到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同进步。(三)建立培养机制,加强新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模式。专业技能包括专业技巧和教学能力两方面。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包括:全面、正确地观察和了解幼儿发展的能力;教育设计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教育评价的能力;教育科研与自我反思的能力等。那么面对新教师如何使她们少走弯路,按需成长,力争在各阶层冒尖,这是我们应该思索和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快地促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主要以园本培训为切入点,提出“一年入轨,两年出徒,三年成才”的园本培训目标。并采用分层培训的方法,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1、高度重视新教师的培训,培训方式和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工作1—3年的新教师,她们有较高的学历,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她们的培训,是通过本级段老教师的指导来实现的,要求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尽快熟悉幼儿园教学工作,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做个合格教师。首先由年级组长、班主任直接帮带。研究表明,教师有效的专业成长应建立在班级的基础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相关。有意识地把新教师分配到年级组长或骨干教师的班级任教,让年级组长、班主任直接帮带新教师,对其进行日常工作的辅助。为新教师观摩、吸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组织管理、开展家长工作等经验提供机会,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与实践中习得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4其次做好专业成长月小结工作。要既重视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外部的帮助,又强调激发新教师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紧迫感。定期每月组织新教师召开气氛真诚、宽松的专业成长小结会。新教师先对一阶段来的专业成长情况进行回顾与自我评价,梳理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新问题。园领导和新教师、帮带的指导老师一起分析讨论,帮助新教师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新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类似职前师范教育的实习部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进修,而是一种全新的师资培养新模式,更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2、从实践出真知,在反思中成长,逐步提高新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引导新教师改变科研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敷衍了事”的消极态度,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幼儿并能够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善于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能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开展教研研究,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研究是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要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除了认识还需要提高外,还可以解决以下的问题:(1)学校要营建良好的科研氛围,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从机制上保障科研发展之路,制定指导和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措施,让教师在研究性学术氛围中成长起来。(2)要求新教师自觉地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自我加压,自我强化、修练内功,谋求发展,把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紧紧结合起来。(3)研究要从本人实际出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自己提出不同的研究要求,逐年提出研究意识和能力,亲身体验过程,使自己的文化专业逐步提高。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应实践中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组织新教师利用自己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教学反思,5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以自身教学技能反思为切入点,能收到了一定效果。经常性地把专家请来,如:邀请《早期教育》的主编座谈——如何写好反思笔记。经常进行以下活动:如:先导小组式教研活动,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的方式,先行实践过程中带动更多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骨干老师引领的教研活动;与结对园的互动活动,开展园园结对、师徒结对,使大家在业务上有共同提高。结对形式多样:有名师带徒,学科带头人带徒,老教师带徒,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等等,形成良性的“师徒链”,即师傅——徒弟——徒孙;开展问题“沙龙”。3、为新教师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现在教育提倡多元智能,培养幼儿个性发展,其实,教师也如此。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给她们提供锻炼的机会,给她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有机会才有作为。因此,可以从多方面创造条件。(1)外出听课学习。要求新教师外出听课做到“三个一”,即“外地学习一次,书面反思一次,当众汇报一次”。这样做,不仅使外出听课的老师听得认真、而且做到理论提升,还锻炼了口才,得到一次全面的提高。(2)承办研讨活动。依托研讨活动为新教师提供机会,促使教师在能力和水平有更大的锻炼、更大的提高。请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