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杠塘镇新生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预案任课教师:李远芳二0一四年三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的过程。之后在合作整理并制作统计表过程中,体验获得统计结果的成功。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3、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统计是有用的,统计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选择和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从而培养统计的思想和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分析、研究,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发展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用3课时教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时订做校服总课时累计:2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例1,练习一第1、2题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李远芳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启发学习方式:活动领悟合作学习单位:新生小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过程与方法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发兴趣用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图片引入学习内容。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教师出示《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儿狼》、《葫芦兄弟》、猫和老鼠》的图片。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部呢?只能选一部。怎样才知道想看哪部动画片的人数最多呢?组织学生用举手的方法统计喜欢每种动画片的人数。也可组织学生用站成四队的方法,数出喜欢每种动画片的人数。刚才这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据收集整理。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学生想办法: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数出每部动画片的人数。再进行比较。学生按喜欢的动画片分别排成四队并数出每队人数。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活动是决定大家观看哪部动画片的一种需要,初步体会统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学习新知教材第2页例1,订做校服1、学校要订做校服,有四种颜色,该选哪种颜色好呢?2、分组讨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家都喜欢的呢?3、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的方法。4、在班里怎么调查呢?5、出示统计表思考:怎样知道统计结果是正确的呢?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问题。学生讨论选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在全校调查,可以在全班调查…举手数一数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学生统计。学生思考:把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相加等于全班人数。设计订校服,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积极地亲历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到统计的重要作用。三、巩固应用练习一的1、2题。1、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并回答问题。2、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经历统计过程,并熟悉统计表,再回答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来练习,让学生在调查统计中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并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四、总结提高说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说自己的收获总结提高板书设计:订做校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第2时讲故事大赛总课时累计:3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例2,练习一第3题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李远芳教学方式:引导观察探究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单位:新生小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将数据记录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并能根据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拉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例用庆6.1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为庆祝这个节日,学校准备举行讲故事比赛,但要从刘雨洁和彭湘湘两位同学中选其中一人参加,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儿童节想办法:举手法、站队法、投票法…新课的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二、亲历过程获取新知教材第3页例2,讲故事比赛1、让学生经历投票的过程,收集数据。2、想:怎样统计投票?老师收集了班上的投票,想一想:怎么知道这两位同学各有多少票呢?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3、学生尝试记录老师念名字展示学生记录作品经历投票过程,选自己喜欢的人参赛生汇报:把两个人的票分开,然后数一数。可以记下来听到谁的名字,就在谁的下“﹀”、“○”、画“正”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让学生想出多种方法统计数据,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和自主探学习书上三个人的记录方法。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录的。你喜欢谁的记录方式?为什么?4、重点介绍画“正”字的方法5、认识统计表方法进行统计。学习画“正”字的方法认识统计表究的愿望,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三、加深巩固解决问题教材第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再回答后面的问题。2、小明的天气记录。说一说:小明用什么记录的?出示统计表,根据表回答问题。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统计知识来解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解决后面的问题写“正”的方法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喜欢吃的水果、上的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熟透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统计的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总结提高说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说自己的收获总结提高板书设计:讲故事大赛刘雨洁彭湘湘第3时练习一总课时累计:4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4~7题。课型:练习课授课人:李远芳教学方式:组织练习法学习方式: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单位:新生小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把结果表示在统计图表中,并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再次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练习用春游准备食物激趣春天,是外出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去春游要准备好吃的,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每种食物有多少吗?今天练习有关“数据收集整理”的知识。学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用画“正”字的方法。用同学们熟悉的内容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题2、练习一第5题3、练习一第6题1、电子白板出示。统计的是什么?是怎样统计的?你知道每种车的辆数吗?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让学生回答题后面的问题2、电子白板出示第5题本周图书借阅情况统计表。让学生独立完成题后的三个问题。3、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分小组活动,统计前各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说说“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学生回答:有的用“正”字的方法,有的画勾的方法…汇报:面包车6辆,大巴车8辆,小轿车33辆,摩托车12辆。填写统计表回答问题,完成猜想。让学生汇报统计表当中的信息。解决问题。学生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想到了什么?根据统计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练习一第一题体会统计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从统计当中获取数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题直接让学生看懂统计表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第三题渗透了数学思想的教育,根据信息解决4、练习一第7题4、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图中统计的是什么?是怎样统计的?介绍条形统计图。说说如果一格表示2,上面的数据应该如何表示呢?汇报问题:哪天卖出《电视报》最多?哪天最少?你有哪些想法?汇报一格表示2怎样涂格子。猜想。第四题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三、提高练习统计学生有关生日方面的内容1、班上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2、哪一个月生日的同学最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学生统计练习提高,巩固方法四、总结提高说本单元收获说出在这一单元中有些什么收获?说自己的收获总结提高板书设计:练习课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引入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或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学生情况分析: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是学生在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在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中,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让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1、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除法。2、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3、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了解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