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特长班专用)·第1页共5页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扫描】考纲内容课标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基本线索】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基本分期如下:【考点概要】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建国初期(1949~1952):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1953~1957)——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背景:①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巩固国防,需加快工业化进程。②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③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④借鉴苏联经验。▲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①核心:一化三改造。②特点:革命(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①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起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步基础。→特点: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②工业化建设——发展生产力A.重点建设:a.行业: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b.区域:东北→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B.主要成果:a.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A.目的:适应工业化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B.改造含义及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C.过程: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特长班专用)·第2页共5页D.结果:a.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c.为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曲折发展。(1)中共八大(1956年秋):①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B.总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经济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③意义:正确认识了国情,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未能坚持下去。(2)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国民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4)大跃进(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①特征: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浮夸风、共产风。②宣传语:“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农业生产以粮为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英赶美平常事”,等等。③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①特征: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农民财产)。具体表现: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②宣传语:“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③评价:超越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力,造成经济困难。④教训: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调整与恢复:①指导方针: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效果:1960年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底经济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3)调整: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被“四人帮”阻断。4.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2)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左”倾冒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考点2: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2)1978年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3)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4)法制建设方针: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特长班专用)·第3页共5页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考点3: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从农村开始)(1)原因:人民公社存在严重的弊端(管理集中,平均分配,农民缺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2)举措:①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特征:“包产到户”,统分结合。▲实施:首先开始于安徽、四川,随后全国普遍推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意义:促使我国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③改革农村行政机构,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后全面展开)(1)原因: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的鼓舞和推动。(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内容(国有企业改革措施):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效益显著提高,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3、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必要性: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2、过程(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确立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理论完善:①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范畴。3.意义:(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考点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对外开放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的历史教训;借鉴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2、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战略:引进来,走出去。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创办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城市:1984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划定经济技术开发区。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特长班专用)·第4页共5页(3)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