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地理必修③一、二章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3-1示意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从网络上收集的反映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图片和建立的知识结构。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合该图的图名是()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区域植被覆盖类型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区域地域分异示意图2、该区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与我国东部棉花产地相比,其棉花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小B.日照时间长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13-3和图13-4,回答3~4题。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4、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B.b--c--aC.c--a--bD.b--a--c图13-5中阴影部分以干旱严重闻名,由于其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答5~7题。5.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2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C.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7.近几年,“旱腰带”地区的果农通过栽培葡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该商标保护的生产地域面积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周边的168平方千米产地。据此完成8~9题。8、对“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168平方千米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性C.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特色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9.快速地估计2014年西湖春茶的产量,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RS+GPSC.RS十GISD.GIS+GPS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图13-7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10~11题。10.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盛蕾期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B.棉花盛絮期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C.9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6月份D.6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3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图14-1),回答12~14题。12.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13.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14.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A.保护耕地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保持水土图14-3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5~16题。15.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16.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I、Ⅱ、ⅢB.Ⅱ、I、ⅢC.Ⅲ、Ⅱ、ID.I、Ⅲ、Ⅱ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4-5),回答17~18题。17.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图中B处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定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类型由草原退化为荒漠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D.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植被4江西素有“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可谁又曾想到,这颗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还潜伏着令人触目惊心且危害匪浅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19~21题。19.南方丘陵山区的红色荒漠是指()A.红壤的危害B.荒漠土是红色的C.表层土壤被侵蚀,红色石质裸露D.雅丹地貌带来的危害20.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C.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D.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2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恢复植被,合理开发土地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图14-8),回答22~23题。22.对图中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B.乙表示水汽输送C.丙表示大气降水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23.图中表明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图14-9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24~25题。24.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5.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5地理必修③一、二章综合练习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50分)2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材料二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13-12)。(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2)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射线(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627.下面两图中,图13-13为某区域示意图,图13-14为该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⑴比较图18-14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⑵分析图18-14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⑶图18-13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其原因。⑷俄罗斯准备在图18-14中的岛屿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和C处更适合建军港的理由。7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4-12为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根河湿地保护区占地12.6万公顷,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材料三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1)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2)对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应大力发展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阐明理由。(3)图中甲地位于农牧交错带,简述甲地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29.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198089公顷,其中核心区5.6万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图14-14)材料二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图14-15)材料三30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图14-16)8(1)三江平原位于A、B、C三条江的汇合处,其中A是___,B是,C是。(2)根据材料二,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3)材料三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萎缩造成问题,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9答案1.A2.B解析:第1题,该图反映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最适合该图的图名是区域整体性示意图。第2题,该区域降水少,日照时间长,适宜优质棉花生长。3.B4.C解析:第3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刚刚开始,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第4题,a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从而可得出正确顺序。5.A6.C7.A解析:第5题,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时间短;植被覆盖度低,涵养水源能力差;人口密集,农业用水量大,但工业相对落后,用水量不大。第6题,“旱腰带”地区可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发展林果业,发展林果业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第7题,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地上栽培,该地区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葡萄的种植。8.A9.C解析:第8题,西湖龙井茶的产地界线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线。第9题,对春茶产量的估计需要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10.D11.B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棉花在第4波段与其他两种作物区分明显,所以近红外波段棉花最易被识别,故答案选D。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1~3波段棉花盛蕾期反射率高于盛絮期;9月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高于6月;6月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12.B13.A14.C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30年间该区域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第13题,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第14题,由图中环境变化信息可判断,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该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流程变短,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森林的主要生态意义是涵养水源。15.C16.C解析:第15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第16题,从b图看,从③一②一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I、Ⅱ、Ⅲ分别对应③、②、①。17.B18.D解析:第17题,A地区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黄河流经此地,灌溉农业发达,人们在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易使地表积水;该地区位子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积水蒸发后,盐分积聚在地表,导致土壤盐碱化。第18题,注意题干中所闻的是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放牧和垦殖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19.C20.D21.B解析:第19题,在南方丘陵山区,人为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