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高三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复习建议一、本章在广东高考中的地位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点难度小计2010选择24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类型图的判读0.5612分选择34气候暖化的影响0.91选择84气候的影响因素0.432011选择64天气系统特点、暖锋基本特征以及过境期间天气变化0.528分填空40-22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地中海气候略填空41-32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略2012选择44海—气相互作用、(海上)大气的受热过程0.5310分填空40-16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等略2013选择44焚风效应0.2520分选择104大气受热过程,冰雪反射率下降加剧全球变暖0.60填空40-12印度尼西亚主要气候类型略问答40-36爪哇岛多雷雨的原因略填空41-14到西宁避暑要带上毛衣的依据略2014选择114全球变暖(对洋流势力)的影响未知12分填空40-14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略问答40-24黑海冬季西北部波涛汹涌的原因略二、近五年广东高考中本章的考查特点1、分值:近五年均有考查,分值从8分~20分。多维持在10分及以上2、形式:从2010年的全选择(3道),逐步变为选择、填空兼有,13、14年,出现6分、4分的问答题。3、载体:除10、14年,选择题多为文字直接考查。10年图像为气温曲线-降水直方图,14年为欧洲西北部区域图。问答题则依托区域示意图进行考查。4、内容:涵盖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常见天气系统、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类型图判读、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等。5、难度:第2页(共6页)2014年第11题难度未知。除10年气候暖化的影响题外,其余题目难度都在0.6及以下,反映本章题目对学生构成一定难度,形成较好区分。三、本章对应的课标、考纲要求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列举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影响。4、2002~2004年版《高考地理科考试说明》关于大气的部分:(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月和7月全球高、低气压中心及其季节变化;季风环流;(3)大气降水: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降水的季节分配(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降水的水平分布);(4)天气、气候与人类: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气候及其分类;锋面与天气(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成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人类活动与气候。5、2014年版《广东高考大纲的说明》关于大气的部分:1)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重大气象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四、复习建议1、注重基础,重点考查地理学主干知识——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答题思路狭窄——重视中学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律,科学全面构建本章知识体系,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科能力。广东高考不回避重点、难点与常考点,考查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考查重点,始终是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地理原理与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3页(共6页)(1)重视基本概念:气温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对流运动、气温直减率(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电离层、大气的热状况、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反射率、保温作用、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气温、霜冻、无霜期、热量平衡、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昼夜温差(日较差)、年较差、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气压、空气密度、大气垂直运动、气压差、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风)、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风力、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具体的气压带风带、行星风系、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状分布和块状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副高、锋面雨带、降水、凝结核、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热雷雨、迎风坡、背风坡、焚风及焚风效应、雨影区、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气团、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梅雨、连续性降水、寒潮、气流状况、气压状况、气旋、反气旋、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等压线、辐合、辐散、阴雨、晴朗、台风、飓风、风暴潮、伏旱、顺时针、逆时针、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矿物(化石)燃料、暖冬、积温、活动积温、光照、热量、能源消费结构、国际协作、臭氧层空洞、酸雨、酸性气体。以上概念未必每个都要细讲,建议挑选合适本校生源情况的,且结合当前高考实际,进行详略有序的分析、讲解。但必须明确一点:教师不要觉得学生什么都会、学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运用比较记忆法,辨析易错概念:①日较差、年较差,及其影响因素、作用;②风、锋;③信风、季风;④光照、热量、气温;⑤气旋、气压;⑥槽线、脊线;⑦生长期、积温;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⑨凉、冷;⑩温、热。归纳填空常考点,整理分类概念:①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②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冷锋又分快行冷锋、慢行冷锋;③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力等。(2)立足基本概念,构建知识网络、搭架原理规律: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圈环流的形成、季风环流的形成、降水的成因、天气系统过境带来天气变化、全球变暖的成因及影响。尊重学生主体,鼓励自主梳理。(3)依托原理规律,强化基本方法:①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②气候(气温、降水、风)影响因素的综合判断方法;③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④等压线天气图的判读方法;⑤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⑥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⑦“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一陆南”法则的巩固与运用;⑧气候特征类问答题答题要领。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步骤逐项讲明讲透。(4)贯彻“经典题目教材化、经典教材题目化”,通过备课组整体协作,分头梳理各节经典题,形成题库,融于教学、课后练习、统测中。典型题课堂讲一次、课后变式练一次、再变考一次。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特别是从区域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针对读图分析能力欠缺第4页(共6页)考查从地理图表中获取、解读有效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并运用图表中的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用科学的语言和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不提倡考生对地理知识死记硬背,而是要求考生从地理图表中寻找解题的思路和信息,强调地理图表阅读分析的基本技能。(2014广东40-1、2)(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4分)2.21分(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4分)0.4分(1)本题要求考生通过图11“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提供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伊斯坦布尔所在地的气候特征,考查考生从地理图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根据地理原理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思维过程:利用提供的区域图,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注记并结合所学知识,明确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从而判断其气候类型,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准确书写其气候特征。由图可知,伊斯坦布尔位于40°N以北,如果单纯死记硬背“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只重视纬度位置,则可能将伊市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得出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的答案。而如果回忆起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影响的是欧洲西部,而该区位于30°E附近(只重视经度位置),觉得深入到欧洲东部或亚欧内陆,则推翻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得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结论,从而回答相应的气候特征。在答题中,很多考生误以为伊斯坦布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将该空填成“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等。实际上,本题除需要注意经纬度位置外,还需留意具体的海陆位置,图11专门在左下方注记出地中海,结合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应推断出当地冬季受西风影响较明显,可能带来较充沛降水。如能回忆起本年模拟题中索契冬奥会、黑海沿岸系列事件等热门背景,应更加肯定当地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即使在传统意义上,学生要背的典型地中海气候的城市主要包括: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旧金山、洛杉矶、开普敦、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等,伊斯坦布尔也赫然在列。在复习过程中,必修一必须跟世界区域地理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区域实际联系。ABA第5页(共6页)(2)本题考查学生从图11“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中,正确解读题意和获取有效解题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正确理解“黑海西北部”的大致位置是图中的A还是B。若为B,则可能答案包含“受(亚速尔)半岛阻挡,加剧波浪拍击海岸”等;若否,则需要思考图像及图例尚能为本题提供哪些有用信息。①图例明确有等高线;②黑海沿岸各方向中,只有西北部加注了波多尔高地、东额尔巴阡山脉,两山之间有河流谷地;③题干明确时间为冬季;④波涛汹涌的前提是大风;⑤冬季大风的原因?可能答出强冷空气南下。3、审清题意、规范学科专业术语——专业术语使用混乱(2014广东40-1、2)(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4分)2.21分(1)“气候特征”学习的基本要求是能准确描述出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其具体的描述思路、方法和技巧包括:①明确气候特征描述的基本气候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不能只描述其中之一。如:对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的描述是:终年炎热干燥(全年高温少雨),而不是:全年高温炎热。②气候特征的描述必须体现整体(以年为单位)的气候特征,而不是某季节的气候特征。具体描述时注意把握好: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可以用终年(全年)来描述,如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全年(终年)高温多雨;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就必须分冬季(北半球陆地以一月为代表,南半球相反)、夏季(北半球陆地以七月为代表,南半球相反)来描述,如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具体描述每一种气候的特征时,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灵活处理。③用简洁、规范的地理术语,组织语言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包括高温(炎热)、温暖(温和)、寒冷、湿润、干燥等有关气温、降水术语的规范使用等。(2)在填空题中,气候特征可由三部分组成:时间(终年、夏季、冬季)+气温(高温、炎热、温和、寒冷、严寒)+降水(多雨、湿润、少雨、干燥)。(3)本题考生答卷反映的另一问题,是气候特征表述不规范。①如缺某一部分,导致表述不严谨:“温和多雨”一词在应用时要注明是“终年”温和多雨,还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炎热”缺少了降水部分的表述;“冬季低温”不给分;②将天气用语和气候用语相混,如答成“夏天高温少雨,冬天温度不高,下雨较多”等、③错别字:东季、严热都不给分。(4)严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