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思教育桐乡校区教研中心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1教师教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物理日期时间段课时2h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公式及计算方式的了解教学重点、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公式考点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过程重、难点知识归纳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1)vt=v0十at(2)s=v0t+½at2(3)vt2-v02=2as(4)s=tvvt20.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3)式中v0、vt、a、s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a>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g、v0=0时,自由落体应动;a=g、v0≠0时,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0/a,对应有最大位移s=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4、推论:(l)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S=SⅡ-SⅠ=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2tV=V=20tvv.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①I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l∶V2∶V3……∶Vn=1∶2∶3∶……∶n;②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l∶S2∶S3∶……Sn=12∶22∶32∶……∶n2;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I∶SⅡ∶SⅢ∶……∶SN=l∶3∶5∶……∶(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名思教育桐乡校区教研中心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2教学过程123121nn::::规律方法1、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例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平均速度为20m/s,BC段平均速度为30m/s,则可求得()A.速度VB.末速度Vc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析:设sAB=sBC=s,v=20/30/2sssm/s=24m/s.30,2022BCBAVVVV由,242ACVV,得:VA=14m/s,VB=26m/s,VC=34m/s答案:ABC解题指导:1.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2.要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特点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3.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的解题方案。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公式解析法外,图像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等也是本章解题的常用的方法.4、列运动学方程时,每一个物理量都要对应于同一个运动过程,切忌张冠李戴、乱套公式。5、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题一画出草图一判断运动性质一选取正方向(或建在坐标轴)一选用公式列方程一求解方程,必要时时结果进行讨论【例2】一初速度为6m/s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当它的位移大小为3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s;A、63s;B、63s;C、223sD、223提示:当位移为正时,A.B对;当位移为负时,C对.答案:ABC主要收获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公式及计算方式的了解课后作业习题学生成长记录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延后完成□照常完成□提前完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的接受程度:很差□比较差□差□一般□良好□很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的课堂表现:不积极□一般积极□比较积极□很积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差□中□良□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主任审批签字教学主任审批签字吴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