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城市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化第三节【知识网络】什么是城市化概念:标志考点一什么是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读图2.17分析: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1、各等级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总数增加;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知识网络】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推力因素:拉力因素考点一什么是城市化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①城市就业机会多②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③城市文化设施齐全④城市交通便捷【知识网络】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意义考点一什么是城市化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城市化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③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4、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①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②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③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④城市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强化专练1.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②;③。(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3)此过程被称为。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不断上升城市化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图比较,依据图例,图中圆点为城市,阴影为郊区,观察四幅图的内容变化:圆点数目从T1至T4在增多,阴影范围扩大,最后连成一片,由此可见这四幅图反映了该地区城乡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它直接说明了:城市数目增多,城市面积扩大,最后出现城市群,进而可分析出,图中城乡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答案(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2)不断上升。(3)城市化。世界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变慢或停滞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超过发达国家【知识网络】考点二世界城市化进程读图2、20思考1、城市化进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各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怎样?3、城市发展的特点如何?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30%一70%,较高迅速快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讯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国家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快速发展时间1950年前后,城市发展速度高低早晚前快后缓前缓后快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P32读图2、19思考回答:时间城市化重心地区结果18世纪中叶开始城市化最早出现国家———使成为城市化水平最高国家之一整个19世纪城市化程度最高地区是——出现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是—————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20世纪中叶以来国家城市化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英国英国欧洲北美美国发展中时间1800年1900年1950年1990年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2.5%13.3%28%41%50%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世界城市人口变化年份19001950196019802000特大城市数量(个)1371114222408占城市总人口(%)29.533.434.0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二战以后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晚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60%~80%较低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合理性问题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真题1(2009·广东文基)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年~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解析第(1)题,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2050年乡村人口数约占20%。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量不会相等。第(2)题,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知,2010年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约为50%(40%+10%=50%),2030年不到80%,且2000~2050年一直持续上升。答案(1)B(2)A1.读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解析:(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一般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一般在38%(2000年)左右。(2)大约自1965年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就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数。答案:(1)D(2)D郊区城市化:二战以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000万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城市化加速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1逆城市化的原因?2再城市化的原因?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3-4题。3.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4.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读某城市的成长模式图(右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图中城市内部结构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弊病增多B.政府在大城市周边地带修建了大量的廉价住宅C.经济衰退使人们移往城市的周边地区D.为避免工业通勤路线太长,企业部门移往周边地区6.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D.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我国城市化的方针:(重点)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控制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数量),2、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3、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50万以上大城市,100万以上特大城市)(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2)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上获得区域优势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1)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2)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3)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的协调——内涵式;外延式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4)便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5)利于农村社会转移型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