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课型:新授学校:枣庄四十二中姓名:吴越年龄:43职称:一级教师2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精神,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意识,增强发奋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力:培养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尤其是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感受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参与到当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去的自觉性;理解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从而在内心深处自觉树立爱科学、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本课内容属高科技领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补充最新资料,巧妙引导,促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情感的升华。信息技术是本框教学重点,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是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明确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教学主要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展示搜集的案例、教师播放来自生活的报道视频,让学生自主感悟科技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采用典型案例和图片分析、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现实生活,分析思考,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呈现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形成观点——归纳提升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适时点拨提升。激励学生体验、求知,增强价值判断能力。教学准备教师:精读教材,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搜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图片,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对现代科技的看法。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知识,搜集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间技术的资料。教学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播放视频【嫦娥落月-玉兔探月】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请谈谈你的感悟。学生:祖国航天事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为炎黄子孙,深感骄傲和自豪。今日我以祖国为荣,明日祖国以我为傲。我们要勤奋学习,科技报国。教师:“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永无止息,发展速度越快,它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进程就越快。今天,我们就让3我们一起体验科技发展的迅猛,感受科技为我们绘就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来学习新课: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嫦娥登月”,体会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话说新名词学生阅读P63材料,思考1.你能说出“互联网”“多媒体”“转基因”的含义吗?2.新名词,新变化。你能说出多少与科技有关的新名词呢?3.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抢答。互联网就是利用通信技术把许多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形成的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图形、图象、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显示在屏幕上,完成一系列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转基因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新名词有信息技术:互联网、多媒体、微软、中央处理器、液晶显示器、信息高速公路、拇指经济、传媒、龙芯一号、平板电视、电视芯片“中视一号”等。生命科学:转基因、克隆、亲子鉴定(DNA脱氧核糖核酸)。空间科学:卫星定位、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神舟号、天宫一号、太空站、太空行走、UFO等。其他领域:纳米技术、纳米防弹衣、血管中的纳米机器人、半导体灯、太阳能汽车等。教师归纳:这些科技新名词都是科学技术成果的表现。材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设计意图:科技新名词体现科技生活新变化,展示预习成果,让学生充满自信,为下一步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活动二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教师:小明想和远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的姑姑交流,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学生:写信、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可视电话……教师:小明与姑姑的交流得益于什么技术?学生: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话题一日新月异的课堂课件展示:本杰明·富兰克林语录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地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们有时几乎后悔自己出生的过早,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师引导学生:如果科技不发达,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愚昧落后状态,社会将是什么样?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课堂呢?学生:回答略。教师:20世纪90年代,学校普遍使用投影仪,后来购进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仅仅三四年时间,这套计算机就跟不上了教学需要了。现在,学校原先购买的学生用机已基本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高性能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音室、接入宽带网等。教师用上了多媒体,讲课不再只靠一张嘴,而是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学过程的生动展示,我校的教学走上了电教化道路。目前我校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校园安全工作摄像全覆盖。话题二信息技术革命41.展示资料:中国建成子午工程专用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中国。目前最快的“天河一号”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206万亿次。随着3G网络的风行,购买3G上网本正成为年轻时尚人士追求的风尚。联想在2009年科博会中展示了三款3G笔记本新品——昭阳M10W、ideacenterY450和昭阳K43。上网本新品S10-2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黑色钢琴烤漆上盖格外华丽,机身轻便易携带,让许多在场的消费者赞叹不已。下图为美国最早的塑胶相机、现代的相机、早期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联想3G上网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64图片,阅读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相关内容。探究讨论信息技术在现代科技革命中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内容、特点、影响。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成果展示:(1)信息技术的地位: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跨越。(2)内容: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和显示技术等。(3)发展方向(特点):信息技术向数字化、高速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4)影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引导者众多高技术领域的变革,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画面。2.我国信息技术成就课件展示: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①2002年9月28日,中科院计算机所宣布“龙芯一号”CPU研制成功,“龙芯一号”的诞生结束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空“芯”化历史;②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出“方舟一号”CPU,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世界第三;③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一号”打入国际市场。这些“中国芯”改变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空“芯”的历史。④中国科技大学独创的“量子避错码”和“量子概率克隆机”。3.科技博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网页、发电子邮件、购物、付账、购票、连网玩游戏,或是寻找想去的商店等。未来手机将取代电脑与相机。通过信息防真技术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人们可以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天文工作者将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收集的太空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分析数据并描绘出星球模型、模拟其活动状态,使得千年一见的天文现象再现。(设计意图:围绕生活设计问题,通过资料和图片引领学生探究问题,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活动三探究生命科学话题一克隆技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5---P66材料,回答(1)什么是“克隆”?(2)克隆技术进步对人类发展有什么意义?学生展示资料:克隆指的是一种无性繁殖,也就是后代完全由一个细胞复制。意义是克隆出来的生命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结构,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秀动物联想3G上网本5个体用于生产,可以复制生产高价药物的动物,用于生物学和医药研究。教师:日本克隆出迷你猪,长大后器官大小接近人器官,可用于人类疾病器官的移植。适时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克隆的积极意义,也应看到其消极影响。※课堂小辩论:正方:可以克隆人。反方:禁止克隆人。学生:小组辩论。可结合八下语文P20《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及自己观点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辩论。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反对克隆人。话题二基因工程展示资料:基因工程就是人们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利用生物生产人们想要的特殊产品。因此人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就会设计的更好,治疗方案就会“对因下药”;利用基因人们还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特征,人类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科学家预言,凭借破译全盘基因密码,人类将可活上1200岁。猪猴异种肝移植手术成功,三年后猪肝或可给人移植。2014年5月7日,西京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转基因猪-猴异种异位脾窝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手术,为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必需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将来可以考虑对人体进行“桥接移植”,适合肝癌等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患者。思考回答:1.生命科学在科技领域占据怎样地位?2.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与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学生: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特别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得生命科学技术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由于生命科学技术能够揭示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设计意图:引用最新科学材料既体现出与时俱进,又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的意义,深化主题。关于“能否克隆人”问题的辩论,利于培养学生表达分析能力。)活动四七嘴八舌话空间话题一敢上九天揽月教师:伊曼努尔·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课件展示:1961年4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东方”号载人飞船;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实施;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2005年10月12日,中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费俊龙、聂海胜)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010年我国发射“天宫一号”;2011年我国发射空间实验室;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景海鹏、刘旺、刘洋);2013年发射“神舟十号”;2020年我国计划建空间站。请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学领域?学生:空间科学。教师:你能说说中国古代探索太空的故事吗?学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万户飞天。6话题二天神对接展示材料:中国的深空探测迈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天宫一号”是中国为下一步建造空间站而研制的空间目标飞行器。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陆续发射了“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均用来和“天宫一号”对接。2015年前,还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最终在2020年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天宫”。问题设计:1.国家为什么发展空间科学?2.如果将来你也步入了太空,你最想做什么?3.请你为国家提几条建设性建议?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成果展示:1.发展空间科学的意义:(1)空间技术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资源普查、导航定位、农业生产、救援救灾、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2)空间技术是当代科技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发和应用空间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2.如进入太空定居,在那里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无限的空间资源,还可以在空间定居、旅游,建立空间文明等。3.出谋划策提建议:(1)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重奖科技创新成果,鼓励创新。(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学生小结:快速发展的当代科技主要表现为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