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课堂四十分钟赖盛琳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可有的老师课备得不精,课堂稀松,没有激情,学生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只好“课内损失课外补”,自习课要占,晚自习也要讲,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效果却并不见强。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阵地是课堂,最重要的时间是每节课的40分钟。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一堂成功的物理课,应该是教师能运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思维的最佳学习状态,向“40分钟”要质量,这是教学研究中永恒的课题。如何在每周有限的物理课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觉得以下几种做法是切实可行,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新课设疑诱思“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自觉地启动思维的闸门”。设疑诱思,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发学生的思维。设疑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新课一开始的设疑,要象磁铁吸铁一样,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导到新课的情景中,自觉地产生思维。新课的另一种设疑方法是在前一节课结束之际,针对新课中的内容,提问设疑,让学生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心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把课上的思维活动延伸到课后,特别是对每周仅有三、四节课的物理来说,让学生在课堂外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去思维、去寻觅、去探索,能大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设疑,让学生激起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扮演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二、课上精讲导思在课堂教学中,切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应该起“引”和“导”的作用。在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下,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式问题系列,依次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让学生沿着一个个问题的被解决,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从表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作为教师,言词表达要形象化,复杂问题要条理化,疑难问题要通俗化。当发现学生在某个问题上出现思维障碍时,要善于帮助分析,排除干扰,起到点化作用。随着新课的导入,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展开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三、实验启发多思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建立概念、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心”常被寓为“走向成功的阶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思维。在每一个实验中,往往包含有多个知识点,教师要抓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及时提出有关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在演示实验中,内容可涉及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操作要求,可能出现的现象等等。教师可在实验前提出问题,也可边做边提出问题。实验之后找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使思维不断地产生“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和灵活性。四、复习归纳深思复习课是理顺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温故而知新”的重要环节。例如:曲线运动一章的复习,让学生首先从明确曲线运动特点入手,并提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从而想到产生曲线运动的条件,进而了解如何研究曲线运动的规律,自然引出曲线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从研究方法中发现两个直线运动可以合成直线运动,也可以合成曲线运动。找到曲线运动规律可以看成两个直线运动规律的合成。并运用这种思想具体解决了平抛运动,对于更特殊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则须引入特性物理量。这样,通过归纳、推理和类比,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五、举一反三广思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全面地考察问题,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多方位地进行联想。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类一题多变的习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这类习题使学生从某个知识点出发,通过最简单、最典型的问题入手,向与之有关的知识点辐射,进行发散性思维。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关键,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面。六、举错辨误反思错误认识既不能忽略,也不能以简单方式来处理。不能只指出错误所在就认为己消除错误,也不能只重视正面传授,而对错误认识置之不理。“举错辨误”就是基于此种认识而对学生施行的设置陷阱诱发错误,使学生在错误结论中进行反思而受到启迪,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七、触类旁通巧思在激发学生勤于思维的同时,还须培养学生善于思维。“苦思冥想”固然需要,但“巧思”两字不可少。“熟能生巧”,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是“巧思的基础”,而教师也应不失时机,通过典型的实例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如顺序法、类比法、演绎归纳法、守恒法、图象法、极值法、差值法、讨论法、估算法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汇编一些习题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寻求变通,悟出其中的来龙去脉,掌握科学的解题法则,那么,“触类旁通”的“巧思”也一定会顺其自然而产生。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巧”字上下功夫,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八、一题多解创思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习惯于求同性、定向性、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主动探索性”、“多向选择性”、“进程跨跃性”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品质。要使学生克服已有的思维定势,有创新意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而在诸多方法中,运用“一提多解”型习题的讨论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必须选择好具有几种较典型解法的例题,在习题课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求不同的解法。当解得正确答案后,教师在肯定了几种常规解法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打破陈规陋习,大胆进行发散性思维。总之,教师如能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那么学生也一定能从思维的“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更轻松更自信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