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程宗旨与教学任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四有”和谐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人格要求)。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思想道德水平要求)教育、激励和培养大学生努力成为“三创”型人才(品德创优、业绩创优、生活创优,观念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创新,开创学业、开创事业、开创家业)(人才规格要求)。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法律修养,促进人格和谐的一门课程。(课程目的)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课程的教学理论体系(一)课程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成果(二)教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理论基石)人的价值关系(逻辑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三)课程教学体系(附表)P11—三、课程宗旨与教学任务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主导内容:政治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努力培养大学生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公民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人民服务和成人成己的价值思维模式与思想价值体系。重要内容:道德修养。从社会生活出发,正确认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伦理道德观。三、课程宗旨与教学任务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基本内容:法制观和公民意识修养。初步理解法制精神和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体系,正确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知识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质。马克思主义人学、伦理学、人生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法学等学科为基础理论。兼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成才学、青年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和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特色内容: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自我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理论知识在实际社会中的运用能力,确立勇于创新的成才观。三、课程宗旨与教学任务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教学组织和要求一、阅读课本教材及辅导资料(网络资源)二、培养和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方式三、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中的价值与观念、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热点问题及人生重大问题四、每个班级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每3个人一组,共十个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教学专题的研讨(参见:教学日历表),五、课堂发言,结合每讲的教学专题,可准备PPT多媒体。如:文字、图片、音乐、Flash动画、视频等。与每一次课堂讨论相结合形成课后作业。并与作业一并上交。六、请选一位课程学习代表。条件:热心为大家服务,有一定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能力,具备上网的设备条件。七、各讲教学要点PPT等资料,请查看QQ群:327683303三、课程宗旨与教学任务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教学总的特点:要求高、投入多、收获大课时与教学计划安排:48学时、十一讲(参看教学要点、电子信息保存)互动研究型模式:小组讨论、问题调研、实践课程教学的结构:“三基”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答疑辅导考试与成绩评定(四个部分):平时作业(书面论文)20%;课堂作业(主题发言)20%学习表现(发言等)10%;期未考试(开卷)50%三、课程宗旨与教学任务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作业请自留底稿!●内容论述要有自己的观点。引文要注明出处,要列出参考文献。●文字A4纸,1500字以上。主体文字小四号宋体字。●文档电子文档。文件名:“学号、姓名、题目”●提交班级课代表,可于课前存入教室电脑。书面作业要求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绪论教学小结基本概念:思想、道德、法律、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基本理论观点:1.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关系。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4、互动式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基本概念认知、基本理论探讨、基本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绪论:历史使命思考题:1、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自我成才目标的统一?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融入到互动式研究型课程教学中?预习第一讲(第三章)——3、如何解答“人是什么”的古老命题?4、人生目的是什么?5、怎样理解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作业1:结合实际谈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绪论:历史使命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价值范畴(哲学对一般科学的抽象概括):价值定义:人的活动使客体对主体产生的(好坏)意义价值意义范畴:真善美、自由、正义、效率、公平、功利、仁爱、诚信、秩序、幸福、快乐等等(以义为本)价值关系:人的实践使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关系。价值客体:事物、精神、人力及行为、制度属性(以用为本)价值主体:我你他(们)、它(自然)的需要(以和为本)价值实践:实践主体人的活动(创造与毁灭等)(以人为本)价值观念:主体的人(类)对价值问题的看法和意识(以量为本)价值观:是高度概括和抽象集中的价值观念形态,是主体行为的价值向度与内驱力价值取向:个体价值观意识和行为中渗透的利益指向价值导向:权力主体引导和规范个体价值取向的作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反对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自然主义P69—价值关系要素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讲:价值导向第一讲知识要点小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生态文明人己物和谐天人己统一自由全面发展第一讲:价值导向核心价值观理论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正确理解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第一讲知识要点小结“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共产主义道德原则)——马克思《资本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和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成果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价值导向)——中国社会最新的行动纲领和发展目标我国宪法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实体法的基本原则(价值导向和道德原则)——法律基本原则是道德原则的直接体现和实施保证第一讲:价值导向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第一讲知识要点小结领悟基本概念人类的现实本质、价值、价值关系、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导向理解重要关系和准则1.人生环境与价值关系之间的联系2.社会实践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思考现实问题1.解析“斯芬克斯之迷”及“人是什么”古老问题的现实意义。2.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讲知识要点小结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讲:价值导向思考题1、分析袁隆平、徐本禹、洪战辉、丛飞等诸多CCTV感动中国人物的人生目的观与人生追求。2、请结合实际谈谈人生目的是什么?3、理解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与法律体系的关系。4.一个人获得越多能不能证明他的人生价值越大?作业(学号尾数同学):1号——如何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如何树立和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预习第二讲内容(教材第四章部分内容):思考题:运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正确评价社会伦理事件。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讲:价值导向一、道德范畴“道”本义“路”,引伸:处世的规律、规则、原则;“德”本义为“得”:“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说文》道德价值:在现实社会条件下(经济基础),人们用自己的行为活动(道德实践)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价值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道德客体),追求和实现应当的生存与发展、幸福与自由等(道德价值)道德意识(道德观):依靠社会舆论、良心指导和完善人格(产生),不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情感评价及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认识)伦理(Ethics)——习俗规范。人伦关系:辈分、类分、亲序之间(君臣、父子、夫妻、长幼、朋友)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义、亲、别、序、信)道德品质:个人所形成的稳定的德性品质和行为习性第二讲:道德法则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幸福观”讨论: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幸福是实践的和客观的,批判“主观幸福论”(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和香港城市大学岳哓东博士“幸福公开课”评析)。P90—二、道德法律原则和规范★道德原则(价值导向):定义:社会意识形态倡导的道德法制建设的基本准则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核心价值观)(反思P102—)法规:法律原则、国家法规和纪律规范★法律基本原则:宪法与基本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实体法、诉讼程序法(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道德法律的规范及作用(教材“五种作用”):规范:提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行为:道德善利行为;选择行为;尽责行为;危害行为评价:应当尚法;应当正当合法;应当守法;不当违法趋势:提倡性规范向授权性、义务性规范转化第二讲:道德法则P126—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儒家“三纲五常八目”君止仁;臣止敬;子止孝;父止慈;人止信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十八大“三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P144—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制约、法治宪法——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平等保护),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本集体企业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集体所有制”解读第二讲:道德法则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非权威的集体主义“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包含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一、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个人履行为社会作贡献义务;二、努力为人民服务,保障个人及市场主体的应当利益;三、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参见掘文:“道德原则的反思与重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科学涵义:一、不断创造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增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天人和谐发展;二、完善社会的利益分配与需求满足的制度,促进个人与群体(他人、法人、公共、集体)的社会和谐发展;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促进自我能力素质与追求幸福之间的人格和谐。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内涵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第二讲:道德法则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领悟基本概念道德、道德原则、道德价值观、法律原则与法律规范理解重要理论观点1、道德法律规范及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科学内涵3、中国传统道德观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关系作业2: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本讲知识要点小结思考题(复习第五、六章权利制度内容)1、依法治国要求公民和大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权利意识?2、如何在解决中国存在的社会矛盾冲突(教育、住房、分配、诚信、法治等)问题中维护公民权利?(作业3)第二讲:道德法则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权利概念:权利作为价值范畴,指主体具有选择、支配客体和实现利益的权力,并对他人具有约束力权利主体:享有要求、选择、支配的权利人权利客体:物、精神、行为、制度权利实践:要求、选择、支配等行为权利意识:公民对自己享有各种权利和维护权益的意识(道德、法律)第三讲:权利规范孔融让梨新解一、权利概述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道德权利:人们在道德关系中自由选择、自尊受益和受公正评价的权利法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不可侵犯与不受阻碍的利益和自由。权利关系法律规定主体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客体:权利义务的对象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人和义务人?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的履行?法律人的基本权利人格权财产权人身权精神自由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身份权人身自由行为自由财产自由权利自由P137—宪法和基本法原理民法等实体权利146—物权第三讲:权利规范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