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背景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背景论基于转型社会的分析(一)中国社会转型1、三千余年中国未见之大变局“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清朝同治十一年五月北洋大臣李鸿章奏折: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转引自梁启超:《李鸿章传》。李鸿章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了一个主张,“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这个观点是在同治年间就提出来了,人们对这个看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后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11月改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的蒋廷黻(yú)(1895年-1965)认为这是十九世纪中国人看世界眼界最高,看得最远的一句话。李鸿章讲“三千年未有”,“三千年”指西周开国到李鸿章这个时代有三千年。从西周开国一直到晚清经过了多少朝代的更替,经过了多少异民族的入侵,中国折腾来折腾去都不能和今天这个大变局相比拟,他朦胧地感觉到了这个大的变局。这个大的变局我们今天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他讲的这个大变局实际上就是近代化。近代化是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工业化的浪潮,近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对中国这个古老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开始实行农奴制改革、1861年实行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而且在这个时候,美国打完了南北战争;德国普鲁士1866年打败了奥地利、1871年打败了法国普法战争,所以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时候向近代发展迈步的。李鸿章能够看到世界的发展,看到整个世界局势的重大的变化,这在那个年代在他同时代的所有人当中,可以说没有人能够超过李鸿章,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看得最清楚。李鸿章把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称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或“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语一出即不胫而走,至今仍屡屡被人引用。因为中国旨在应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挑战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局至今仍在进行之中,特别是这个挑战经历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同应战,在世界历史本身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基础上,这个大变局更显得扑朔迷离。怎么认识大变局?①人类社会的宏观视角:古代---近代社会---现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神(王)权---物(资本)权---人权②中华民族的中观视角:鸦片战争---民国建立---共和国建立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宣告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尽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③中国共产党的微观视角: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三个阶段:(1)探索、徘徊期(1978-1992)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的猫论、摸论、不争论89风波(2)迅猛发展期(1992-2007)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十五大、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3)反思总结,再次上路(2007-现在)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意义:第一、彻底结束旧时期:毛泽东思想进入历史;第二、认真反思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第三、科学谋划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2、转型时期的十三大标志:经济:重点:从生产关系革命到生产力发展到科学发展;所有制:从纯而又纯的公有(私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私有制)并存;手段: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政治:立场: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观念:从“资社”对立到不争论;方法:从人治到法治;方式: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服务。文化:主体:从被决定到自主;内容:从意识形态一统到意识形态淡化再到文化多元再到对普世价值(自由、人权、民主、公平正义等)的肯定;形式:从封闭到开放;社会:立场:从整体(社会)本位到整体(社会)与个人并重;重点:从关注江山社稷到关注民生;战略:从阶级斗争到社会和谐。3、转型时期与思想政治教育:①与转型时期相关的三次思想大激荡:三次思想大激荡暗合了辩证法的“正、反、合”的变化发展规律:正题:即第一次思想大激荡:以“五四远动”为标志。打到孔家店、引入马克思、形成新文化。然而,这个新文化内含着不合理的因素,这不合理的因素的积累,就走向极端,走向反面。反题:即第二次: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被破四旧”的烈火烧得精光,马克思主义被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却像涅槃的凤凰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传统文化热、国学热)。马克思主义的神化被自然的转化为妖魔化,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实际上,传统文化既不是制约中华民族发展的罪魁祸首,也不是动荡世界包治百病的治世良方;马克思主义既不是神,也不是妖!合题:即第三次: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打到孔家店、破四旧让我们饱受拔掉文化之根的无根之痛!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才可能让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让我们远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才可能让中华民族真正融入世界大家庭。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②与转型时期相关的一个核心问题:个人与社会(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哲学基础:一与多;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这个问题的现实状况:转型前的社会崇尚的是个人与社会之中的一个方面:或者是社会、或者是个人。转型时期的社会则在个人与社会二难中艰难地选择,而任何非此即彼的选择都是错误的。成功转型的社会崇尚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结合。③与转型时期相关的两个(组)核心价值自由、自主、民主秩序、程序、法治④与转型时期相关的思想特征:转型时期的客观状况是“在路上”且多重转型重叠:传统与现代、后现代。所以,一方面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另一方面是“壮志未酬”“彷徨犹豫”、“无所适从”、“焦虑郁闷”成为与转型时期相关的思想特征。二、全球化(一)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苏东剧变。3.第三阶段:从苏东剧变到现在。1.第一阶段:从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doc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地理大发现”与“资本大扩张”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转型为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oc2.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doc结束联合国(1945年)世界贸易组织.doc(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全球范围的非殖民化运动,其中一些独立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开始了冷战时期,全球化分两个阵营展开。非殖民化运动和两个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实验失败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到市场经济的不可放弃,放手走向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包括了苏东剧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阵营:高新技术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内部社会关系的调整,稳定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联合国联合国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1942年1月1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6月16日,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后又有波兰补签。同年10月24日,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等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3.第三阶段:从苏东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苏东剧变.doc、柏林墙.doc的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01年申奥成功、2001年入世)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全球化得以真正展开。中国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奥运圣火终于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点燃。中国加入WTO中新社多哈2001年11月11日19时30分电(记者余东晖)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在此间举行,由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签字,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走完第二道程序。中国代表团将向WTO秘书处提交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加入WTO批准书,从提交之日起的第三十天,中国将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二、全球化的基本内容:全球化的核心或基础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也要求并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全球性政治机制和文化机制,从上述三个阶段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主要是经济领域,第二、三阶段开始转向政治和文化领域。因此,全球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展开。当然,全球化在不同的领域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它们表现为:1.经济“一体化”2.政治“民主化”3.文化“融合化”1.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各经济体相互影响,并逐渐形成统一的国际经济市场(蝴蝶效应)。世界银行世界经合组织世贸组织97亚洲金融危机08全球金融危机2.政治民主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政治领域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各政治体将经济活动的自主自利转化为政治活动的自主即民主。各政治体在内部政治选择民主政治,专制政治从总体上退出政治历史舞台。各政治体之间选择民主政治:民主协商形成各种区域性组织和全球性组织。欧盟、东盟、非盟(卡扎菲提议的非洲政府)、上海经合组织(我更愿意把这些国家间组织看成是政治组织)。联合国3.文化融合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领域最重要的性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通。(有专家认为文化领域最重要的性质是文化的多元化。其实,文化从来都是多元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多元文化之间的融通。)这种融通表现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文化间的融通,不同宗教之间、甚至宗教与科学之间的融通。(三)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背景,形成很多新的问题:1.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观(怎么认识这种影响?)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是洪水猛兽?还是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2.地球村的人类存在意识全球问题环境资源3.民族意识、爱国主义与全球意识的关系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的关系爱国主义与全球意识的关系4.意识形态观强化或淡化?意识形态终结:其一、终结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其二、被超越资社对立的意识形态取代。有没有普世价值?赞同者与反对者反对者的理由:认为“普世价值论者”的普世价值就是西方价值,打着“普世价值”的招牌反党反社会主义,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给抗震救灾抹黑,为08宪章奠基。所以,“普世价值论者”不是糊涂蛋就是别有用心。5.和谐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关注民计民生海峡两岸的交流两党有限交流部分实现三通和谐世界联合国讲话共同反恐、打击海盗。三、网络化(一)网络化进程1.基本理念: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ARPAnet)2.客观基础:因特网.doc3.必要条件:操作系统及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的流行让人们感到吃惊,几乎所有家庭用户的电脑上都安装了Windows,大部分的商业用户也选择了它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