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展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造成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等特点,在美国及西欧,冠心病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常规吸氧、镇静和止痛治疗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前针对患者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疼痛护理、溶栓护理和氧疗护理。对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心律失常与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而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院前急救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造成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美国及西欧,冠心病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患者临床表现多有乏力和气短现象,随着病情的快速进展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相关文献研究[2-3]报道: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单纯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吸氧、镇静和止痛等抢救措施并不能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还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和针对并发症的护理等[4],为此,笔者在自身实践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进展情况总结综述如下: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概述急性心肌梗死在美国及西欧,冠心病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在欧美最常见,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每一年新增加的心梗患者大约为50万人,现患至少200万[5-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这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见于20%的病人[7],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8],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若室性过早搏动频发,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常预示即将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这一系列临床表现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时,护理的重点内容在于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的护理。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针对临床表现的护理2.1疼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就是疼痛,尤其是在心肌持续性的缺血或者缺氧后,其体内的代谢产物会激动神经末梢,经传导至大脑后产生痛觉感应,这种神经冲动也可刺激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和呕吐等),一般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9],而患者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的持续性增大不利于受损的心肌细胞的恢复,严重的甚至能增大受损病灶面积,因此必须为患者采取及时的止痛处理,孟庆娜,李国庆,白晓冬等[10]在文献研究中对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采取的主要护理方法是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适当增加硝酸甘油的注射速度,必要时可适量注射吗啡止痛,避免患者因为过度疼痛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结果显示患者在疼痛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获得显著性提高,抢救总有效率达90%,具有满意的抢救护理效果。2.2氧疗护理在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抢救的过程中采取氧疗时,可以使用面罩吸氧,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特点(例如胸痛程度等)确定吸氧程度和流量,唐翠英,李淑兰,钟元河等[11]在文献报道中提到了对于严重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吸氧处理方法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8L-10L,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缺血缺氧现象(经过氧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获得显著性缓解,院前抢救有效率比没有采取氧疗护理的对照组高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蔡淑珍,殷丽萍,谢鸿等[12]在文献研究中也同时指出了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氧疗护理也能够显著性提高其体内的溶解氧数量,从而达到控制病灶范围扩大的目的,挽救患者生命。2.3溶栓护理在为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溶栓治疗时,首先应该严格掌握治疗相关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林文娟,励灵玉[13]在文献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如下溶栓护理措施:对血样做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和出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为评估预后治疗效果和指导抗凝治疗的用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经过溶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增高,院前抢救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朱晓萍,鲁闻燕,何文姬等[14]也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指出了在治疗并发症方面,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出血等,此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是否存在出血倾向,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便血,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并发症的护理3.1心律失常并发症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由于心肌的急性缺血缺氧会引起部分心肌细胞的突然死亡,这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脏的初级化和复极化状态失衡,此时,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应该持续性注意心电图示波的变化,提前准备好抢救过程中可能用的各种药品或者仪器(例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临时起搏器、心电除颤仪、呼吸机等[15])。发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或者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3.2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的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是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6],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另患者处于半卧位并给予面罩吸氧,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给予静脉注射利尿剂类药物,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另外通过热情的交谈和适当的安慰为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在抢救过程中严密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电、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17-18]。4.心理护理我们要认识到单纯的院前急救措施并不能有效的阻止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发生与发展,对患者心理压力的解除、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纠正以及提供足够的社会心理支持是起到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措施[19]。护士一定要深层次的落实整体性的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方面的护理更要进行加强性的干预,这样治疗疗效以及护理疗效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得到提高。通过研究显示[20],急性的心肌梗死患者有90%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等并发性症状。除此以外穆月英[21]专家经过研究证明,社会的支持感知度降低或者抑郁都和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知,在院前的急救当中,与此有关的护理人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让患者了解其所患疾病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以及自身急救知识,使得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调节可以对身体的健康发挥促进作用,对患者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专业指导,告诫患者饮食要合理、运动要适量、戒烟戒酒等等,让患者在学会对自己进行调节的同事也不要因为琐事随便发脾气,遇到困难切记激动,要始终保持一种超乎自然的平常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疾病进行预防以及控制的目的。余群映[22]专家对患有心肌梗死的43例病人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同时也对焦虑和抑郁程度起到了减轻的作用。此外,在院前对急性的心梗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医患关系,王娟[23]专家指出,对PTSD进行干预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持续和稳定的医患关系,这样也能够使危险性得到有效的降低。所以,在早期心理方面的干预工作当中痛患者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良好关系非常重要。充分的交流以及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在情感上面的互动更加能够让患者对医者衍生出合作感以及信赖感。另外,建立支持系统和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职业等各方面社会支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支持体系可以对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状况进行良好的改善。患者要学习对良好情绪进行保持的技巧,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这样在治疗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和医者进行配合,进而加大疾病的康复率。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对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依赖和重视的程度很高,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对病人的配偶或者是照顾病人的家属进行与疾病有关的知识的指导和心理教育的宣传,能够让家属对疾病的治疗以及恢复充满信心,进而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药付出耐心,用愉快的心情面对患者,不要对患者进行消极暗示,注意不要让患者的情绪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感染和刺激而进行波动。研究显示[24],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健康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有点学者[25]对各种社会支持做了详细的描述,研究显示,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患者抑郁的最佳的措施就是有效的社会支持,其能够对患者自身的适应性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加强烈的安全感,更加能够体会到温暖,进而能够激发出自身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过程当中,不管预后是怎样的,要对其病情的恢复给予充分的正面肯定,同时要加大心理支持。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主动的去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充分性的深入了解,尽最大力量满足患者求知的心理。由此可见,在早期的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和合作关系非常重要。5.小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具有发病急和病情严重等特点,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单纯的采取吸氧、镇静和止痛等抢救措施并不能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还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采取的一般护理措施包括疼痛护理、氧疗护理、溶栓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另外,鉴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发症,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预后效果。参考文献[1]吴肆莲.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89-90.[2]Khan,J.J.B.,Albarran,J.W.,Lopez,V.etal.Genderdifferencesonchestpainperceptionassociated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Chinesepatients:Aquestionnairesurvey[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0,19(19/20):2720-2729.[3]McKinley,S.,Fien,M.,Riegel,B.etal.Complicationsafteracutecoronarysyndromearereducedbyperceivedcontrolofcardiacillness[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12,68(10):2320-2330.[4]孔令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50-2251.[5]HospitalNursingand30-DayReadmissionsamongMedicare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ndPneumonia[J].Medicalcare,2013,51(1):52-59.[6]Abed,M.A.,Frazier,S.,Hall,L.A.etal.Anxiolyticmedicationuseisnotassociatedwithanxiet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