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和护理刘桂芬肖梅珍(泰和县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7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治疗组150例患者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在发病的早期联合使用了敏感的抗生素;对照组78例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未着重在发病的早期联合预防性使用敏感的抗生素。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避免了发生感染、败血症、胰腺脓肿等并发症,治愈率达90%。对照组23例治疗过程中继发感染,治疗率51.28%,通过临床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P因为肠内细菌易位,发病早期给抗生素十分必要的降阶梯治疗是SAP最为适宜的抗生素治疗策略,能及时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临床研究与护理1临床资料所有临床病例均为我院自1998年以来住院的患者,均经血尿淀粉酶、血糖测定及B超、CT扫描等确诊为AP,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采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未采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统计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150例,男105例,平均年龄(63.5±14.0)岁,女45例,平均年龄(60.5±13.5)岁。对照组78例,男53例,平均年龄(63.5±13.0)岁,女25例,平均年龄(61.5±14.5)岁。2、方法所有患者诊断一旦确定,立即给予重症监护、供氧、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置胃肠减压管,应用解痉和止痛药,应用一些抑制分泌药,抗胆碱药,H2受体拮抗剂、抗酶制剂等,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和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但未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用抗生素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进行组间比较以探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目的,时限研究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原则、应用的种类、给药的方式和革新,分析引起继发性感染的微生物种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系,抗生素的应用遵循:抗菌谱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有效通过血胰屏障等三大原则。推荐甲硝唑联合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线用药,疗效不佳时改用其他广谱抗生素,疗程为7—14天,特殊情况可延长应用。要注意真菌感染的诊断,同时进行血液或体液真菌培养。3、结果两组治疗结局比较:组别总例数康复(例)继发感染(例)死亡(例)治疗组150135105对照组78402315注:X2=13.97,P0.05两组通过临床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4、讨论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常源于急性炎症,坏死胰腺组织继发感染或继发真菌感染。发热、黄疸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全身性的炎性反应,是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的AP,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SAP发病后,病情不断加重,以至难控制,这与全身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炎性介质导致全身炎症不断加剧,形成了SIRS,产生了心血管休克,内环境失衡,细胞死亡,免疫抑制和器官功能衰竭,这是造成SAP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的产生和发展是治疗SAP的重要措施,预防感染的方法有肠道灭菌,防止细菌移行,应用抗生素。5、临床护理:急性胰腺炎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疗效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按时执行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抗生素,禁用吗啡、可待因止痛,因其可使奥耿氏括约肌痉挛,而使胰管内压力增加,加重疼痛。准确记录尿量,及时监测血尿淀粉酶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变换体位或按摩背部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感,使患者能安心治疗早日康复。我院在开展急性胰腺炎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工作中,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疗工作,在非手术治疗急性腺炎早期联合使用敏感抗生素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非手术治疗急性腺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作者简介:刘桂芬(1964-),女,江西泰和人,大专,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