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探讨与效果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探讨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和护理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资料,分别采用不同抢救护理方法抢救后,根据文章数据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比差异性。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血管再通53例(88.3%),死亡1例(4%),对照组血管再通53例(70%),死亡1例(1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预后具有更积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临床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造成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主要分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和ST段抬高的心梗两种,其中非ST段抬高的心梗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T段抬高的心梗。相关文献研究报道: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单纯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吸氧、镇静和止痛等抢救措施并不能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还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和针对并发症的护理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为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和护理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70例,女性30例。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对象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关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可见节段性运动异常,敏感性较高。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心瓣膜病患者。分组方法:常规护理的50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采取针对优质护理抢救措施的50例为观察组,两组心梗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疼痛护理,对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采取的主要护理方法是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适当增加硝酸甘油的注射速度,必要时可适量注射吗啡止痛,避免患者因为过度疼痛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二是氧疗护理,在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抢救的过程中采取氧疗时,可以使用面罩吸氧,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特点(例如胸痛程度等)确定吸氧程度和流量,对于严重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吸氧处理方法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8L-10L,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缺血缺氧现象(经过氧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三是溶栓护理,在为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溶栓治疗时,首先应该严格掌握治疗相关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对血样做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和出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为评估预后治疗效果和指导抗凝治疗的用药提供依据,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优质护理抢救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心律失常并发症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由于心肌的急性缺血缺氧会引起部分心肌细胞的突然死亡,这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脏的初级化和复极化状态失衡,此时,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应该持续性注意心电图示波的变化,提前准备好抢救过程中可能用的各种药品或者仪器(例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临时起搏器、心电除颤仪、呼吸机等)。发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或者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二是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的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是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另患者处于半卧位并给予面罩吸氧,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给予静脉注射利尿剂类药物,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另外通过热情的交谈和适当的安慰为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在抢救过程中严密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电、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1.3统计指标治疗后随访调查统计患者临床症状(胸痛等)消失情况,统计血管再通情况和患者死亡情况,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2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血管再通53例,死亡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体结果如下表1:表1: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表组别N(例)血管再通情况[例(%)]患者死亡情况[例(%)]观察组6053(88.3%)1(4%)对照组4014(70%)3(15%)t值5.81355.6698P值0.050.053讨论常规护理方法中的疼痛护理主要依据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就是疼痛,尤其是在心肌持续性的缺血或者缺氧后,其体内的代谢产物会激动神经末梢,经传导至大脑后产生痛觉感应,这种神经冲动也可刺激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和呕吐等),一般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而患者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的持续性增大不利于受损的心肌细胞的恢复,严重的甚至能增大受损病灶面积,因此必须为患者采取及时的止痛处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具有发病急和病情严重等特点,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单纯的采取吸氧、镇静和止痛等抢救措施并不能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还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采取的一般护理措施包括疼痛护理、氧疗护理、溶栓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另外,鉴于该类心梗患者发病时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发症,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预后效果。参考文献[1]周莲,江敏,文玲,等.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6-1378.[2]朱晓萍,鲁闻燕,何文姬,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89-1091.[3]吴辉燕.循环质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护理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826-827.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