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姚晋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姚晋新摘要: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数学学困生已经成为阻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每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课题组调查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了影响学困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因素;探究了初中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中适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高涨;学习有了主动性;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表明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课题研究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学习兴趣参与意识转化策略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数学课程与数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借鉴国内外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研究的新成果,立足于培养学困生的数学素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目标。其中最主要的依据:1、素质教育理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并出现大批学困生,到初二、初三更为严重,学困生约占百分之三十之四十。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2、主体教育理论主题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的理念一是主题教育的出发点,主题教育的目的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主题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工程中,通过培养学困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困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学困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潜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把实现研究内容的措施转化为学习方式构建的工作行为,在研究过程中步步落实,根据实际情况随机相应调整、修改及补充,以求研究的实效性。同时辅之以实验法、对比法、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促进课题深入、圆满的完成。选取7个班作为实验对象。试验前先进行试验前检测,对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初始资料、数据加以收集整理,试验过程中注意试验对象的各种变化情况,运用教育测量与教育统计方法检测和整理试验数据,定性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进行反复论证。三、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内容1学困生的基本含义学习困难learningdisability的含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特殊教育对象,其鉴定为排除了由情绪、动机、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学业落后。对学困生的常规概念,归纳的说,通常把其看作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且有着不良的学习因素,导致学习中出现障碍和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实际上,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这些学困生在其他方面,应有其自身良好的发展,也往往成为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切入点.因此,学困是相对的,可变化的。学困的鉴定具有直观性和综合性的特性。2、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一)、来自学生的因素1、基础不扎实。这些学困生在小学的时候数学基础就很差,基础知识方面不过关,应该记住的没有记住,应该掌握的没有掌握好,没有培养其相应的数学思维能力。2、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未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做题不愿意总结,看重的是结果。3、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初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3岁左右,这个年龄正是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一些学生还不适应这个变化,也慢慢地跟不上数学要求,从而成为学困生。4、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二)、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三)、来自家庭的因素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不多,任由子女自由发展。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一)、理论研究阶段主要任务:(1)、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2)、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材料。(3)、形成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二)、实施阶段主要任务:(1)、调查研究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2)、研究教学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通过观摩教学与经验交流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优秀教学设计、经验材料等(三)、形成成果阶段主要任务:(1)、整理研究材料,撰写课题报告;(2)、形成研究成果。五、前期调查的结果与分析有人说过:“要是每天都对自己说不行,准不行;每天对自己说行,你准真性。”在这里,教师给学困生分层明确数学学习成绩所达到的合格层次,是培养学困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关键。建立学困生成长跟踪档案,底子较为薄弱的学生,分阶段制定一个个的小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培养目标,我设计了“学困生个人激励评价表”,其中,合格层次目标是数学老师在某一学习阶段对学生所达到的合格层次要求,如某同学原来是30分的底子,经过努力进步到40分就是合格层次。学困生个人激励评价表班级姓名周次合格层次目标内容表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数学老师评价上课听讲A、认真B、一般C、加油上课发言A、积极B、一般C、加油小组合作A、积极B、一般C、加油家庭作业A、做完B、有时候C、加油总评A、优秀B、良好C、加油自评理由改进意见这次调查的对象是7、8、9年级共计180名学困生,发放180份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百分之百。为确保所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调查采取无记名答卷方式,并强调答案无所谓对错,真实最为重要。此外还浏览学生日记200多本,听数学课22节,召开学困生座谈会5次,研讨活动3次,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对数学学习畏惧、厌学心理严重,不喜欢数学和上数学课的学生仍占很大的比重,近四成的学生(39.7%)。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2)学习目的和态度有待引导和加强;(3)课外辅导不容乐观;(4)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有67.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这种品质。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5)兴趣、体验和情绪制约着他们的学习,参与意识不强。调查显示有近60%的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防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6)学生渴望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7)单一的评价机制有待改变。六、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1、尊重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困生的成绩一般处于班级倒数,他们的自尊心很脆弱,怕别人歧视的眼光,期待教师的真诚关爱。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对学困生要尊重,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多鼓励、肯定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2、营造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实施教与学过程的通力合作,积极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和“一帮一”结对活动,鼓励数学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乐学精神,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3、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组成的合理性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中,采用自愿结组与就近结组相结合“一帮一”的形式,共同发展。课后补缺补差中侧重于安排相近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在同一小组,从情感上照顾到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也便于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分组方法能有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在原来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反馈题目的错误率明显下降,效果明显。4、运用恰当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能借助直观教具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用直观教具,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善用运用学困生感兴趣实际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现实中,有一些学困生对数学感兴趣,也想学好数学,但由于他们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还不适应,不知道怎么学习。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学法指导。6、帮助学困生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我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调节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影响的重要基础。通过认识和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存在的不足可以帮助学生合理选择合作伙伴,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合理分配学习精力,相互协作,互为补充,促进学习任务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7、努力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正确公正地评价学困生。由于学困生数学基础比较差,而且往往带有强烈的自卑感。因此,在找他们回答问题时应安排他们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运用评价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回答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并希望能将这种喜悦维持。8、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是人生启蒙的也是终生的学校,因此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还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转变来说更为显得重要。对学困生,要予以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严禁体罚和各种高压措施,要经常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使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家长开展说服工作,要求家长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多沟通、多谈心,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平等和睦的关系,对孩子既不溺爱、放任、有求必应,又不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对子女要求要切合实际,期望值不能过高,以免造成子女的巨大心理压力,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来激励学困生的上进心,使他们看到光明的前程。七、总结阶段1、后期调查的情况与分析通过实施课题阶段的研究和实践,重新设计问卷调查,此外还浏览了学困生日记进300本,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1)学困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明显提高;(2)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变;(3)学困生已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困生的学习逐渐脱离了教师的指导;(5)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对学困生的提升有很大作用;(6)学困生正在养成纠正作业错误的习惯。2、整理、分析课题实验材料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反思,展开结题讨论与总结,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工作,并请有关部门鉴定结题。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1、更新了教育理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通过试验,课题组教师更新了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