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1)—(04)—(010)2014年台州市教研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李芬申报类别市规划课题完成时间2015.03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单位及职务、职称椒江区洪家中学中学二级通讯地址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南汇路16号(邮编318015)联系电话13958541536(短号661536)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一、基本情况课题组其他成员有关情况姓名出生年月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杨成1969.09主要负责整合教材、结合教材进行跨文化教学、撰写教学论文洪家中学中学高级陈晓萍1970.10主要负责收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洪家中学中学高级宁进1974.05主要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洪家中学中学一级黄群妍1981.03主要负责收集英语教学中的涉及到的文化素材、撰写教学论文洪家中学中学二级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县级教研室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年月日评审组意见评审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同意立项类别重点课题规划课题二、研究方案研究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步骤、预期成果以及研究成员的分工、经费预算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家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指出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另外,《新课标》还对教师如何达成目标作了具体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教育部,2003)。新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培养目标的提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又是目前高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也对此作过不少研究,但是目前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机械性讲解多,学生创造性研究少;西方文化知识介绍多,中西文化比较和中国本土文化介绍少;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多,跨文化能力的实践途径研究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教师对跨文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过分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文化教学成了语言教学的附属品,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即使课堂中有涉及文化教学的内容,只是对英美文化进行零散的、肤浅的介绍,缺少系统习性,因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王立美、邓毅群,2004)。文化教学因此不成系统,学生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文化知识和信息。2.学生缺乏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提到外国文化,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西方文化,并且认为西方文化才是优等文化。学生对文化的欣赏和理解比较肤浅,缺乏客观、辩证地评判文化的态度。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对人类间差异的理解,重视人权,尊重差异,承认文化的价值,理解生活方式选择,主张和谐共处(张红玲,2012)。跨文化教育的内涵不是单一地肯定或否定某种文化,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学会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增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要拥有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3.教学材料匮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相应的教学材料,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材料匮乏,再加上教师没能充分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增加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困难。因此,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语言与文化以及文化教学相关理论的阐述,并结合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探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各种可行性策略。(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契合新课改精神,首先,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往知识权威的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探索,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本课题的研究也将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展的教学。再者,还促使教师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促使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本课题正是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查和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究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文化内涵为切入点,以文化障碍和交际冲突为突破口,结合教材有效提升学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文化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为有效顺畅的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已认识到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随着对文化教学研究的深入,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体系也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很多学者和教师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文化教学做了深入研究。在此,笔者对国内外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和概述。“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德语kultur,原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以及天赋的培养。英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Taylor是第一个将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的人。他认为“文化是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难看出,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虽然学者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中国学者往往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界定文化,并且得到广泛的赞同。他们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另外也有学者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食品、建筑等人们生产劳动所得的所有物质产品,制度习俗文化是人们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活动(胡文仲,1999)。具体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新课标》中关于文化有如下描述:“在外语教学,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学,考虑到高中英语教材、课堂教学以及高中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本课题采用新课程标准对于文化的定义。三、课题研究预期目标本课题将根据新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跨文化教学,课题研究预期目标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技能。学会通过多种网络、报刊、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文化的信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包括本族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2.培养学生对比的技能。引导保持文化的敏感性,能够发现不同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个人尊重、包容、理解和欣赏的态度;3.培养学生反思与提问的技能。这是文化学习者最重要的技能,它要求学生具有反思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帮助其用跨文化的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技能,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5.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文化交际策略,保证交际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四、课题研究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在课堂和课外,我们试图立足教材,将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意识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本着“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1.词汇教学方面我们准备采用教师课堂介绍和指导学生课外自主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课堂时间有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自主学习能力。(1)介绍词汇的特殊文化内涵。例如,英语中的“Friday”一词,由于很多英语国家的人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Face”,表示“愁眉苦脸”;“BlackFriday”表示“灾难的一天”。(2)引导学生比较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例如,“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富贵、喜庆和吉祥。然而,“red”在西方文化中却含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常常让他们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等,如:red-faced(不好意思),inthered(亏损、负债、赤字)。在词汇方面,我们准备让学生借助网络等资源收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成语典故”、“《圣经》中的成语典故”、“中西方颜色词比较”和“中西方动物文化含义比较”等。2.语法教学方面(1)对比不同文化下语法本身的差异和汉语在语法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将从从英、汉语法规则的差异入手,介绍英汉构词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增进语法学习的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网上资源学习相关知识。(2)结合时事新闻和学生的生活资源,丰富例句的文化内涵。3.语篇教学方面(1)课前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Module3Unit1Festivals前,我们可以先搜集大量关于中西方节日的资料,可以将这些节日的英文名称、时间、传统食物、风俗习惯等制成一张表格,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来填写,这样不尽能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到大量的文化知识,也能更好的记住这些节日。(2)课中让学生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再引导学生语用所学的词汇介绍本国及本地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学会发达中国的文化,凸显中国文化。(3)课后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等自主探究,进一步学习相关主题的跨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4.写作教学方面教材是英语学习的范例。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信息和词块,学以致用。例如,Module5Unit2TheUnitedKingdom介绍了英国。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中关于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相关的词汇及结构介绍椒江等地方。此外,学习了Module6Unit4GlobalWarming后,我们还以学习运用议论文写作的图式。5.借助英文电影。不少经典电影内容生动、真实,是一种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像电影《刮痧》等表现的就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理解障碍,通过观赏,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该文化现象及其成因,在和中国的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配音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6.利用英语活动。我们准备利用DailyReport等课前热身活动,让学生来介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同时,我们准备进行诗歌朗诵、主题文化海报展展示等活动。另外,我们可以借助在学校的艺术节等平台组织学生参加诸如课本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7.阅读文学作品,体验、感悟跨文化知识。文化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尝试利用文学作品来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8.校本课程。我们希望借助校本课程学习跨文化知识,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跨文化知识,同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五、课题研究方法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研究我校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解决现存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直至找到合适的对策,并继续实践和调整,不断循环提升,逐步完善。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专著和期刊资料,学习跨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分析国内外关于跨文化教学的现状和措施,不断拓展课题研究思路,推进课题研究进程,深化课题研究成果。3.个案研究法。选取若干研究对象进行指导和跟踪研究,了解其对跨文化知识的了解情况,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对照,总结经验和教训。4.调查研究法。在科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跨文化认识的情况,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六、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