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林淑媛来自课改实验区的消息课程观念得以更新教学面貌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得到改善校长、教师角色有所转变新的培训、教研模式(制度)开始建立教育功能走向全面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也不能成功。——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新课改遇到的主要问题旧有教学观念的沿袭与惯性的冲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制约课程资源的短缺教育管理模式尚不适应配套制度跟进不紧对策与建议加强学习,深入理解新课改实质与价值抓住契机,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转变校长角色,承担起领导课改的重大使命校本培训: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把握难点攻关:课堂教学的重建校本课程开发:课程适应性的增强利用课程资源:教育与社会的整合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保证新课改顺利实施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紧迫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王湛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以“人”的发展为本(1)“全人”发展(2)主体发展(3)差异发展(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苏联)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目标”(日本)尾木的“新学力观”尚凤祥的“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素质教育目标结构的探讨人生发展的“四大支拄”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结构教学目标的“全人”培养教育正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劳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格的成长------把学习活动作为人格的活动加以组织,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甚至无视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认识过程的法则性------所谓学校,就是通过学力成长培养出人格------儿童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会影响儿童的整个人格。态度比天资,努力比能力,品格比才能更具价值。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伪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高创造性而缺乏责任心,那么国家就不能强大。◎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各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不仅要获得专业资格,更要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认识自己、发现他人、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增进国际理解、信奉价值观的平等性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发展人的各种潜力(记忆、推理、审美、体力、社交等)及人格,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最终目的:倡导全人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行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三维目标”是一个整合的结构,是对人的整体关注,不是一个学科的知识问题。学习函数,就不仅仅是公式和曲线,更重要的是掌握数学思想;研究历史,就不仅仅是记住年代和事件,更重要的是打开我们已古鉴今的视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全人”培养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不仅是为了造就博学多才的个体,而是为了提高人类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绝不只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环境;培养审美能力不单纯是为了陶冶个体情感、发展其艺术修养和鉴赏力,更重要的在于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把整个社会建造得更加美好。——桑新民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相信成长的内在力量,走向光明是人的本性。发展是人本身潜在力量的展开,而教育者要相信这种力量。——《现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尽量把他烧制成砖瓦。抓住契机: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立足点:培养什麽样的人重点:校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管理体制的构建课堂教学改革:难点攻关传统教学模式超常的稳定性课堂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教“教材”与用教材“教”预设性与生成性例: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校本培训——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自行规划设计或与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等方式,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及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培训重点新课程的理念与课程意识新课程实施需要的新技能创新精神与合作能力学科知识结构与跨学科知识视野教育理论素养校本培训的操作“查”“实”“活”“新”为何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是对现行教研机制的调整与改进是对校长与教师创新精神的肯定与激发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学校是教学研究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行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参与:教师是研究者系统:目的性、计划性、连续性行动:在行动中研究问题:在现实的实际中发现探索的课题合作:走出个体的、孤岛式的改革行为反思:对教育现象作理性的分析与总结行动研究的步骤问题设计反思行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校本教研的操作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教学案例: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案例研究法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互动交流研讨,提高听评课等教研活动的实效。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步骤前期准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教学案例的形式与基本结构案例背景情景描述案例分析反思与研究案例特点典型性启发性真实性例:关于“集合”享受成功新课程实施与校长角色转变课程实施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学校文化的变革者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指导者改革创新的支持者、合作者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关于学校与校长的评价评价重点的转移评价方式的改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重心的改变评价结果的运用对新课改的再认识是一个“纠偏”与“演进”的过程是学校自主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觉醒与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育走向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过程是新课程文化建构的过程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改变着走出这条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阿依谢谢各位!2003.7.10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