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与思考摘要:在新教材的实验与推广中,以“课题学习”为载体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课题学习”内容的五个特征(整体性、生活性、情境性、合作交流性、创造性)的分析,可以论证以“课题学习”为载体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可行性和必要性。文章随后对如何加强课题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以下三点可操作的措施:①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课题学习”课的认识;②精心设计“课题学习”课;③设计“生活数学”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习惯与实践能力。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关键词:课题学习实践活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实验与推广,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新教材无论从内容设计上还是呈现形式上,都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冲击,也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上好“课题学习”课。课题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合作学习、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学习新知识或者获得问题的结论。新《课标》也给我们明确提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对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在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头脑中所理解的数学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之下,数学教材需要改变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她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而应当具备新的含义: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课题学习实践活动教学。而新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为此,笔者提出:要以“课题学习”为载体推动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二、现状分析及开展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虽然新教材的推行已有数年,课题学习是否成为数学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否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一堂课?是否在推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且看下面的一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请根据你的理解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答案。1、对于数学课题学习,你更愿意选择()A、听老师讲B、社会实践学习2、教师在处理课题学习时,你认为教师的重视程度是()A、不太重视B、重视3、每堂数学课题学习课,教师都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吗?()A、几乎没有B、偶尔4、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课题学习,你认为哪者更能激发学习兴趣()A、前者B、后者5、如果数学作业是做一个题目和参加社会调查,你更愿意选择()A、做一个题目B、参加社会调查调查结果题号数据统计结果分析1A占12%B占88%教师对于课题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是一笔带过就是轻描淡写;学生却是非常期待这样的课题学习,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2A占93%B占7%3A占15%B占85%4A占5%B占95%5A占19%B占81%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教师对课题学习的意识是非常淡薄:很多教师在主观上错误地认为课题学习内容不可能以试题的形式出现,并且上好这样的课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这样就导致他们在教材处理和课堂结构的把握上仍然被知识本位思想所主导;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现成知识的本身,而非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学习新教材的理念上出现了偏差,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仍然继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教学模式。因此,落实好课题学习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及为必要的,是推动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十分重要的载体之一。三、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内容的五个特证分析1、整体性课题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它是灵活的、开放的、形式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实践活动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所谓整体性,就是课题学习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彼此相连的,应该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在课题学习“心率与年龄”中,不管是课外的社会调查,还是课内的分组活动,还是去图书馆或因特网上收集文字资料,都紧紧围绕着认识“心率与年龄”而展开和深入。课题学习狭义上讲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问题提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比如讲“心率与年龄”一课,在进行社会抽样调查前明确以下几点:(1)将调查对象分哪几个年龄段,在每一年龄段中取多少人参加调查;(2)对调查对象在健康、性别、职业、生活条件等方面是否有要求;(3)对调查的环境、测量心率的方法等方面有怎样的规定。至于学生在操作时如何分工,如何将调查对象进行分类,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调查结束后写一份简短报告,汇报一下是怎样开展调查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有哪些证据支持着结论。尽管在调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走“弯路”,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有益的,因为是学生自己尝试的结果,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获取的知识,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心率与年龄”的具体研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2、生活性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课题学习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图标的收集与探讨”的课题学习活动,生活中有很多起着识别、引导或禁示作用的图标,让学生去尽可能多的收集各种图标,并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内在含义与所包含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对收集到的图标进行整理与归类,总结哪些图形出现较多,并用统计语言加以描述,最后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制作图标,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图标世界”,让学生推荐出“最有创意作品”“最有人气作品”“最有内涵作品”,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进行作品交流。在此课题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符号标志在金融、商业、科技等行业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可打破时空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地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如认识了时间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钟面,设计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了面积与周长的计算后,可以实地测量或目测、步测操场的周长;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可以安排学生实地测量河的宽度,楼的高度等;学习了瓷砖的铺设,可以让学生设计房间瓷砖的装设等等。3、情境性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情境,吸引学生投入。(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集中于某个中心点。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代数恒等式,如果单从数的方面入手,那是比较枯燥的、抽象的。而“面积与代数恒等式”课题学习中,改变了问题情境,而是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中认识代数恒等式,既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代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也能从另一方面了解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索、讨论、交流、应用的过程,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学生的处理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对学生而言,在探索中提出的问题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确保了每位学生的有效参与。(2)创设生活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枯燥的数学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代替,将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如“瓷砖的镶嵌”学习中,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让学生认识瓷砖为什么能铺面地面而不流一点空隙呢?瓷砖的形状是否有要求?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授,那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可以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中去亲自探索,收集用平面图形铺面地面的实例,在探索中思考为什么用一种正多边形铺面地面时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很中六边形三种;并探索任意一种四边形铺面地面的理由,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幅用平面图形铺面地面的美丽图案,并与同学们比一比,看看谁设计得更有创意。4、合作交流性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课题学习活动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由于独生子女更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不会欣赏别人。因此,课题学习活动中应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基础。而新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活动课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如“心率与年龄”这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对象的不同自由结合,至于组中谁任组长,谁设计方案,谁记录,谁整理数据,谁写报告,谁发言等等,全留给学生自己处理,给学生充分合作、充分交流的空间。再如“红灯与绿灯”这一课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研究内容,学生喜欢到哪个街道的哪个红绿灯,学生选哪些考察对象,什么时间进行调查,得出什么结论,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可以递送交通管理部门等,教师都应放心地让学生去交流、去合作。5、创造性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强调:“师严乃道尊”,这种定位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创新能力是不可能有重要地位的。而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每册都专门设置了一至两次的课题学习活动,很大程度的改善了以前的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的思想和情感。它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空间,师生可以合理地支配教材,也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校背景,改造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践活动。如同平庸蕴涵于标准化之中一样,创造性蕴涵于个性之中。比如,在进行“通讯录的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用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不用的性格爱好,允许不用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提倡个性化设计;又如“高度的测量”一课中,要接纳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设计出的不同方案,但应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在标准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有个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的知识结构来。通过上述五个特征可以说明课题学习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发现”规律性知识,发展“发现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是学习策略的学习、是可持续的。学生自始至终均处在一种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的状态,其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教材和教师的地位也被摆到了一个正确的位置,在这样的课堂结构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中介,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四、加强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三点措施:1、更新观念,提高对课题学习活动课的认识①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