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导学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我能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好词佳句。3.我能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重点:解决课文的生字词,并积累语言。知识链接: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预习任务:1.正确大声的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1.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巩固生字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角色朗读父亲及儿子的对话,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我来闯关:1.洛()矶瓦()废()()抖()炸()乱2.解释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3.课文讲述了()发生在()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的感人的故事。学习收获:知识延伸:找一找并搜集相关地震的知识。17《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2.我能体会到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学习重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预习任务:1.正确流利的大声读课文。2.勾画出文中描写父亲和儿子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并大声朗读。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仔细品读相关段落。自主、合作、探究:1.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2.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4.编排课本剧。达标检测: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3.学习本课后我的收获知识延伸:1.收集有关的课文读读,如朱自清的《背影》和描写母爱的课文《秋天的怀念》2.诵读古诗《游子吟》表达母爱的古诗。18*《慈母情深》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会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自主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3.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学习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知识链接:梁晓声,男,1949出生。生长在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儿时家境贫困。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共和国处在艰难时期。国营商店只卖一种肉——“人造肉”,是淘米泔水经过沉淀之后做的。因为粮食是珍品,所以用淘米泔水做的“人造肉”也成了“抢手货”。预习任务:1.积累一些好词。2.了解故事内容。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仔细默读,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读句子,完成练习(1)我穿过一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烤着我的脸。从这段文字中,可见母亲工作的环境。可是她却大度地掏出钱来给我买书,可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4.语言实践,倾诉情感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这位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还可以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我来闯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祈祷()jié()ào()不驯怂()恿()()疮褐()色虎视眈眈()疲惫()攥()2.用“母爱是……”句式续写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母爱是3.仿照下面语段“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写一段话.那些女人热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还是男人的背心,暴露出相当一部分丰厚或者干瘪的胸脯,千奇百怪。学习收获:知识延伸:1.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习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预习任务: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默读全文,并用曲线划出母亲评价的语句。用直线划出父亲评价的语句。自主、合作、探究:1.我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4.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来闯关:1.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能读通句子了!(☆)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搂住自豪慈祥谨慎位置出版歧途糟糕誊写3.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收获: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3.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学习重点:1.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预习任务:1.我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体会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于爱。自主、合作、探究:1.体会母亲、父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如此不同,读一读1—14自然段,划出描写父母的评价的句子并把它读好。出示句子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1)指导读好母亲说的话。(2)同学们,我们读句子还要注意抓住一些词语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这两个句子你都关注到了哪些词,从中有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句子2:“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1)让学生按照学习前一句的方法读好并抓住一些来谈读后的体会。(2)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作者,听了这样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可是满怀希望等着父亲的赞扬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作者少年时代和成年以后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呢?3.后来巴德自己是怎样看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极端的评价的呢?4.假如你就是巴迪,请你帮助他完成获奖感言,并请同学到讲台上来交流,下面的同学客串巴迪的父母进行现场的采访。我来闯关:1.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里。(得意洋洋)——()——()——()——()——(醒悟)2.“精彩极了”是母亲的爱,它像。“糟糕透了”是父亲的爱,它像。3.当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你的爸爸、妈妈各是怎么说的?又各是怎么做的?想好后,把它们写下来。学习收获:延伸:1.文章推荐:《父爱,就在拐弯处》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20*《学会看病》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我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母亲为了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让他独自去医院,自己却在家里饱受煎熬的矛盾心理,体会母亲的心理变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爱。预习任务:1.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勾画词语。2.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解以下词语: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3.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2.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3.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我来闯关:1.把四字词补充完整。()()不休按图()()()()于无毫无()()雪上()()来日()()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4.在生活中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举例说说:5.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的启发是:学习收获:《口语交际习作六》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3.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学习重点: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知识链接:“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学习任务:1.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2.能对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小组汇报、交流:1.把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讲出来。2.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各位代表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