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新型工业化的科技发展战略思考摘要科技含量高是新型工业化的突出标志,科学技术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坚持科技与教育的持续投入,加大科技扶持与信息服务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从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127.1文献标识码A1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科学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在恩施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根据科技发展趋势,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科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围绕工业发展的科技发展规划,是“科教强州”战略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发展项目规划,对重要资源(如硒资源)的分布结构、贮藏量、应用前景、技术条件与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规划;建立和完善项目基金制度、项目集中储备制度、项目争取责任制度和项目争取的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支持产业发展的超前策划开发,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对重点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保证项目如期完成。论文百事通2坚持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并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对科技与教育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发挥科技与教育的作用,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尤其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富硒绿色食品技术等领域的扶持与投入的力度,保持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增长。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2004年末,《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的统计,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1%。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1%,中国2003年的这一比例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实施科教、人才强州战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培养数以十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振兴恩施州工业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3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培植优势龙头企业科技是企业腾飞的强大推动器,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优势龙头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拉动全州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是支撑恩施州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十五”期间,恩施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得到提升。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中,八峰药化公司有3个项目获省科技厅支持;魔芋加工工艺争取到科技部西部专项《魔芋葡甘聚糖湿法加工工艺》项目;道地药材紫油厚朴的开发争取到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双河紫油厚朴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州有“八峰”、“长友”、“施恩堂”等15件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八峰”牌氨基酸原料药、“长友”牌薇菜等6个产品被确认为省级名牌。有12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43个重点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9个品牌食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长友”牌薇菜获AA级“绿色食品”认证。氨基酸、薇菜、莼菜、茶叶、魔芋等8个品种10多个产品直接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十一五”期间,要按照《恩施州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实施好“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即扶持一批重点骨干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企业、改造提升一批工业企业、招商引资一批工业项目。4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恩施州已有的资源型工业企业分布于食品、水电、煤炭、水泥等基础工业上。其表现特征是经过长期发展,有了相当规模,产值比较大,但生产增长率不高,系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偏低,产品质量、产品的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又是全州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要引进新科技成果和先进设备实行改造,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实现工业新型化。从恩施州本身的资源环境条件和传统产业基础看,可以在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环保、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建材等产业上引进高新技术,涉及的有医药(氨基酸、益宫宁口服液等)、富硒绿色食品(魔芋精粉、野生葛粉等)等多个产品系列,还涉及到水泥、烟叶、水电、建筑材料等产业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更新改造。这些经过改造提升而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恩施州经济增长的亮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研究到实现产业化的连续过程。它大体包括高新技术的发明与研制、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新产品实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即产业化三大阶段。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又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企业规模生产,即某种高新技术产品在单个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二是产业整体扩张,即高新技术产品出现从事专门生产的企业群体,进而形成产业;三是产业多方渗透,即高新技术产品、工艺和技术与其他行业相融合,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现高科技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环节,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的强大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是产业的扩张,因此,在战略选择和政策支持上要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一是技术相对成熟、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带有基础性作用的产业,加快其发展并不断扩大规模;二是对能够带动全局、产业关联度大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对处于起步阶段向规模化扩张的行业和重点企业,扶持其尽快进入规模化生产的临界点,达到规模化生产。5用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替代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组成搭配完整协调,比例恰当。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各发展阶段和不同时点上,优化的具体内容不同。如恩施州的卷烟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为全州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和全省卷烟工业结构的调整,先后关闭了恩施、咸丰、建始、巴东、来凤5家卷烟生产企业,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从而使关闭烟厂所在地的县域经济受到冲击,引起了替代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县域经济的转型。来凤县积极化解“烟厂财政”危机,重建新型产业体系,重构县域经济造血功能取得了成效。2005年1~7月,全县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1%、22.6%、350%、12.3%。全县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催生了薯类淀粉、凤头姜、精制桐油、禽肉和茶叶加工等一批特色龙头企业;引进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电站扩机增容等投资项目10个,到位资金11470万元;投资建成两条万吨薯类生产线、一条万吨肉联加工、双普筷加工、中药饮片加工、桐油精深加工等项目,使县域经济新构架逐渐形成。产业结构优化,既有受国家宏观产业调控政策制约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一定共性,一般都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协调化、高级化、均衡化和高效率等内容及要求。产业创新,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实现产业替代,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6建立科技基础平台,搞好科技服务及项目储备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州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科技资源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成州域内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科技期刊网上资源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水电、矿产、生物等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围绕五大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电力、建筑材料、生物制药等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